8月19日上午,由全國高校信息資料研究會主辦、中國人民大學評價研究中心承辦的“教育強國建設與高校評價改革”論壇在中國人民大學召開。中山大學原校長黃達人、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黨委書記黃寶印、中國勞動關係學院黨委書記劉向兵、教育部教育質量評估中心主任範唯以及馬陸亭、王戰軍、王蓉、申素平、劉惠琴、陳誌文、張曉京、周光禮、周海濤、施曉光等來自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北京理工大學、beplay2網頁登錄、《中國教育報》《中國青年報》《中國科學報》等高等教育領域的專家學者、媒體記者共30餘人參加會議,2600餘人在線觀看了本次會議的視頻直播。會議由全國高校信息資料研究會會長、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教育學院院長秦惠民教授主持。
秦惠民主持
中山大學原校長黃達人
中山大學原校長黃達人就高校評價改革發表了精彩觀點,他認為目前對高校的各種評估雖然在側重點上有所差異,但本質都是綜合評估,是對學校工作的全麵檢查。他強調,“雙一流”建設強調的是兩個核心任務,一個是人才培養,一個是社會服務,包括對國家的科研貢獻等。在做各項評估的時候需要找準切入點,做好各部門之間的協調,減輕學校的負擔,減少不必要的重複評估。他還強調,要在評估過程中更加重視財政專家的作用,加強對評估專家組成員的培訓等。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黨委書記黃寶印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黨委書記黃寶印就深刻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強國建設重要論述的重大思想內涵發表了觀點。他強調,一是深刻理解和把握重中之重,即建設教育強國,龍頭是高等教育,要把加快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學和優勢學科作為重中之重,大學和學科建設要紮根中國大地,評價要體現特色性、原創性;二是深刻理解和把握生命線,要把高質量發展作為各級各類教育的生命線,要把服務高質量發展作為建設教育強國的重要任務,在這一方麵我們還有很多工作要做,評價改革必須圍繞高質量發展來思考、設計和深化,要體現內涵性、開放性;三是深刻理解和把握質變,要認識到治理能力現代化是質變的重要基礎,大學作為一種特殊的社會組織,服務和支撐教育現代化和大學強校建設對內部治理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評價改革必須體現包容性。
中國勞動關係學院黨委書記劉向兵
中國勞動關係學院黨委書記劉向兵以《關於教育強國要義的思考》為題作主旨發言。他指出,教育強國的內涵包括“教育如何使國強”及“如何在國際範圍內建設教育競爭力強大的國家”兩個方麵,需要重點解決好“教育質量高不高”“教育貢獻大不大”“教育國際影響力(競爭力)強不強”三個問題,可從教育的硬實力和軟實力兩大要素著手。他認為,應該從七個方麵把握教育強國的核心要義: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是終極目標,高水平大學是重要主體,高素質人才隊伍是核心支撐,高質量師資隊伍是重要保障,教育與其他係統的良性互動是機製保障,創新性文化是關鍵動力,廣泛深入的國際交流合作是重要推力。
北京理工大學研究生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王戰軍
北京理工大學研究生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王戰軍教授強調,教育強國是幹出來的,需要教育戰線上一大批教師、領導、管理幹部紮紮實實地幹;同時要認識到教育強國的建設需要一個較長的周期,教育強國建設一定是久久為功的。他指出,教育強國建設首先要有先進的教育理念,理念的先進與否表現在是否把握了教育規律、是否適應社會的發展、是否適應人的發展。他呼籲,廣大教育同仁紮紮實實地做一些原創性的工作,為建設教育強國共同努力!
beplay2網頁登錄總編輯陳誌文
beplay2網頁登錄總編輯陳誌文表示,此次會議是繼續落實去年總書記在人大的講話精神,強調不要跟著別人建世界一流大學,而是要勇走新路。他認為,任何一種高校評價的方法,都自成體係,核心是自洽。同時,也要做好推廣宣傳工作,把我們的評價體係傳播出去,贏得社會、各級用人單位的認可。
北京大學中國教育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王蓉教授
北京大學中國教育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王蓉教授談到,高校評價要回歸初心,思考其基本功能到底是什麼。教育主管部門在高校評價中應該發揮什麼樣的作用?高校評價的理論構建應該是什麼?人文社會科學在促進教育公平效率方麵應該發揮什麼樣的功能?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重要問題。她強調,教育要關注弱勢群體,高等教育要回歸人民性。
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黨委書記劉惠琴研究員
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黨委書記劉惠琴研究員圍繞“教育科技人才一體統籌推進”發言,她強調注意三個關鍵詞——活力、創新力和競爭力。她指出,要實現教育科技人才相協調,中國式的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是非常關鍵的。教育強國建設需要大家在基本概念、強國理念等方麵進一步加強共識,從科學、邏輯和國家定位等方麵加強共識,這是評價的基礎。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馬陸亭研究員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馬陸亭研究員從三個層次對教育強國進行了分析:從宏觀角度來看,教育強國就是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開放;從中觀角度來講,教育強國就是完備的教育體係;從微觀來講,就是辦學模式和教學模式達到一流水平,要適應紮根中國大地辦大學和數字時代所帶來的挑戰。他同時指出分類評價的重要性,強調要重視同類高校的個體差異。
北京大學教育學院施曉光教授
北京大學教育學院施曉光教授指出:評價很重要,但怎麼評更重要。評價是一種手段,是一種工具,要服務並促進大學的發展。他強調,當今世界正經曆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高校評價應順應時代變革,具備全球視野和人類關懷,要麵向世界、麵向未來、關照可持續發展。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黨委書記張曉京研究員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黨委書記張曉京研究員在發言中強調,學術評價特別是涉及專業和學科的評價,需要密切地關注到我們中國社會科學界現在對於中國自主治理體係建構這樣的一種努力和探索,高校評價的專家要和人文社會科學各個領域的學者結成一種更緊密的學術夥伴關係,共同促進學術評價的發展。
北京師範大學高等教育研究院院長周海濤教授
北京師範大學高等教育研究院院長周海濤教授對《境外大學學科分級目錄(人文社會科學)》給予充分肯定,他認為這項工作是一項開拓性探索,主要表現為:一是儲備性很強,涉及了13個國際通用的人文社會科學學科;二是共識性強,使用客觀數據說話,目錄的基礎性、真實性能夠有力支撐它的影響力;三是動態性強,在人文社會科學的範圍內,從科研成果和人才成果這兩角度評判全球高等教育界,評價的過程與實踐的動態變化近似同步。
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院副院長申素平教授
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院副院長申素平教授表示,評價製度必須牢牢地和公民受教育權的實現聯係起來,也就是說教育評價作為政府滿足公民受教育權實現的一種手段,它是一種權力,這個權力應當得到有效的規範化。因此,在教育評價這個體係的建立當中,如何實現或者體現出法治所要求的這樣一些價值和精神是非常重要的。
教育部教育質量評估中心主任範唯
教育部教育質量評估中心主任範唯談到要關注評價過程中三種關係:一是內外部的關係,類似經濟談內外雙循環,評價也有內外之分,學校自身的內部評價非常重要。學校對待評價要保持正確的心態,如果太過功利一定會導向非常極致的狀態,越是心態平和看待評價其實就越可能接近真相、越可能起到它應有的價值;第二個是管辦評的關係,要明確評的初心是為發展而去比較,我們希望管辦評不是對立的關係,而是質量共同體的關係;第三是辯證的關係,任何評價體係都有利弊,都有不同的考量,勇敢走出第一步是很不容易的事,我們要允許它有一個不斷完善的過程,要有慢慢積累、成長的空間。
全國高校信息資料研究會副會長、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院院長、評價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周光禮教授
會議的最後,全國高校信息資料研究會副會長、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院院長、評價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周光禮教授介紹了《境外大學學科分級目錄(人文社會科學)》的相關情況。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