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邀請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趙辰昕、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單忠德、財政部經濟建設司司長符金陵、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市建設司司長胡子健、商務部市場運行和消費促進司司長徐興鋒、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標準技術管理司司長劉洪生出席會議,介紹最新發布的《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有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兩新行動”有四大特點
趙辰昕指出,推進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是黨中央著眼於我國高質量發展大局作出的重大決策,這個決策將有力促進投資、促進消費,也會促進節能降碳,既利當前、更利長遠。具體來看,主要有四大特點:
一是意義深遠。趙辰昕表示,我國是機器設備、耐用消費品保有的大國。據有關機構測算,目前全社會設備存量資產淨值大約是39.3萬億元,其中工業設備存量資產大概是28萬億元。我國每年工農業等重點領域設備投資更新需求在5萬億元以上,汽車、家電換代需求也在萬億元以上級別。“所以說,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市場空間是非常巨大的。這次的《行動方案》係統部署了這項工作。”
二是任務明確。《行動方案》提出了“四大行動”,每個行動方向都非常明確,重點也都非常突出。如設備更新行動是以節能降碳、數字化轉型等為重要方向,推動工業、農業、建築、交通、教育、文旅、醫療這七個領域設備更新改造;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聚焦汽車、家電、家居等耐用消費品,讓更多高質量消費品通過這種方式進入老百姓的生活;回收循環利用行動則是要落實全麵節約戰略,健全回收利用體係,提升循環利用水平;標準提升行動,就是要對標國際先進水平,加快完善節能降碳、環保、安全、循環利用等方麵的標準。
三是目標清晰。《行動方案》在認真摸底測算的基礎之上,提出了到2027年的一些具體目標。如在設備更新方麵,提出設備投資規模要較2023年增長25%以上,重點行業主要用能設備的能效要基本達到節能水平。
四是舉措務實。《行動方案》從加大財政支持、完善稅收支持、優化金融支持、加強要素保障、強化創新支撐五個方麵明確了強化政策保障的一些具體措施。如在資源回收企業向自然人回收報廢產品的時候,推廣這些企業向自然人出售者“反向開票”的做法等。
重點任務將進一步細化明確
趙辰昕表示,《行動方案》涉及經濟社會發展的方方麵麵、多個環節,要推動落實好,既要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方麵的決定性作用,也要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打好政策“組合拳”。國家發展改革委正在會同有關方麵,分工負責,積極推進這項工作。“其實很多工作已經在有力有序開展,各地和很多企業也都動起來了。我們相信,這項工作會取得越來越大的成效。”
趙辰昕表示,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建立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工作機製,加強統籌協調,做好部門間的協同,而且要強化央地聯動,形成推動工作的強大合力。“第一次工作機製推進會,前幾天已由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鄭柵潔主持召開。”
“這項工作部署了‘1+N’政策體係。”趙辰昕介紹,其中“1”就是指《行動方案》,“N”則是指各領域的具體實施方案。如市場監管總局牽頭製定的《以標準提升牽引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工業和信息化部牽頭製定的《推動工業領域設備更新實施方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牽頭的《推進建築和市政基礎設施設備更新工作實施方案》等文件都已出台。此外,重點行業節能降碳行動計劃以及交通運輸、教育、文旅、醫療等領域的實施方案,也都在製定印發的過程當中,將很快對外公布,重點任務將進一步細化明確。
“換新+回收”兩手抓
消費品以舊換新關係千家萬戶,怎麼換備受關注。對此,徐興鋒表示:“總的思路就是,以提高技術、能耗、排放等標準為牽引,以政策為激勵,以暢通循環為驅動,在充分尊重消費者意願的基礎之上,逐步建立‘去舊更容易、換新更願意’的有效機製。”
此外,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會帶來大量的廢舊產品設備報廢淘汰,如何能確保這些廢舊物資在後期得到有效的回收和利用?趙辰昕表示,其實所謂的廢舊物資“渾身是寶”,進行有效的回收利用相當於開啟了“第二礦山”。今年2月份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加快構建廢棄物循環利用體係的意見》。下一步,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會同有關部門,聚焦重點領域和重點產品,認真做好回收循環的大文章,提升循環利用水平。一些具體的做法包括:
一是暢通回收渠道。加快發展“換新+回收”物流體係和新模式,鼓勵電商平台、生產企業落實生產者責任延伸製,上門回收廢舊消費品;進一步完善再生資源回收網絡,力爭全年推動全國大中城市新增標準化規範化回收站點2000個、其中供銷係統1000個。
二是支持二手商品流通交易。將持續優化二手車交易登記管理,促進便利交易;推動二手電子產品交易規範化;推動二手商品交易平台企業建立健全平台內經銷企業、用戶的評價機製,加強對信用記錄、違法失信行為等信息共享。
三是提高資源化利用水平。鼓勵對具備條件的廢舊生產設備實施再製造,有序推進產品設備及關鍵部件梯次利用;提升廢有色金屬利用、稀貴金屬提取等技術水平;推動再生資源加工利用企業集聚化、規模化發展,建設一批廢鋼鐵、廢有色金屬等再生資源精深加工產業集群等。“今年資源循環利用產業產值有望突破4萬億元。”趙辰昕說。(記者 陳薈詞)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