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2網頁登錄
beplay2網頁登錄
上海市教委:將理工農醫類本科招生比例提高到50%以上
2024-05-14 10:32
上海市教委
作者:

  近日,上海市教育委員會印發《2024年上海市教育委員會高等教育工作要點》,其中提到,動態調整學科專業招生培養規模。優化高校本科、研究生招生計劃,指導高校主動調整人才培養結構與規模。采取增量傾斜和存量調整結合的方式,將理工農醫類本科招生比例提高到50%以上。

  全文如下:

2024年上海市教育委員會高等教育工作要點

  2024年,上海高等教育工作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和考察上海重要講話精神,全麵深化高等教育綜合改革,著力促進教育、科技、人才融合發展,充分發揮高等教育在建設教育強國中的龍頭作用,為加快推進“五個中心”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一、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1.堅定不移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推進“大思政課”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遴選第二批上海“大思政課”建設整體試驗區、重點試驗區(高校)及實踐教學基地。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課程體係建設,打造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金課”,支持高校開設習近平總書記分領域重要思想或重要論述的專論課和個論課。推進大beplay體育手機思政課一體化共同體建設,開展高校思政課教師集體大備課、教學大比武、教師大培訓。

  2.推動高校課程思政高質量發展。推進不同類型學校的課程思政教學實踐和理論研究。開展第二屆上海市課程思政教學設計展示活動,打造課程思政教學標杆展示與交流平台,提升高校教師課程思政意識與能力。遴選表彰新一批上海市課程思政示範課程、教學名師、教學團隊,讓課程有示範、教師有標杆、團隊有組織、教學有參考。發揮上海市課程思政教學研究示範中心的示範引領和資源共享作用,加強課程思政重點、難點、前瞻性問題研究,形成一批研究成果。

  3.加強新時代高校馬克思主義學院建設和繁榮高校哲學社會科學。整體提升高校馬克思主義學院建設水平,實施上海高校“重點馬院、特色馬院建設支持計劃”“攻堅提質計劃”“民辦高校馬院‘強院工程’”,推進民辦高校、新型(五年一貫製)高職學校馬克思主義學院發展新機製建設。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自主知識體係,強化馬克思主義對哲學社會科學的引領,支持培育一批馬克思主義研究院等學科交叉研究平台。推進上海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專項,提升高校智庫服務治國理政能力,優化新時代高校新型智庫建設體係,開展第二批上海高校智庫驗收評估和第三批上海高校智庫申報遴選。

  4.完善新時代日常思政工作。建好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發展中心”,發揮輻射帶動作用。實施高校“一站式”學生社區育人行動,將學生社區打造成黨建引領前沿陣地、“三全育人”實踐園地、智慧服務創新基地、平安校園樣板高地。加強輔導員隊伍建設,開展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專項調研,製訂上海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行動計劃等文件。完善高校輔導員隊伍培訓規劃,指導高校開展培訓研修基地建設,推進高校輔導員海外研修。啟動第三批上海高校輔導員特色工作法征集工作。開展上海市職業教育德育工作聯盟建設成果展示活動。

 二、深化高等教育領域綜合改革

  5.推進落實高等教育“1+10”重點任務。實施我市高等教育綜合改革“一個《意見》+十大專項計劃”,著力在全麵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培養拔尖創新人才上先行先試,在提高服務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能級上先行先試。落實《上海市全麵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方案》和部市共建教育綜合改革高等教育領域重點任務。

  6.統籌優化高等教育資源布局。服務國家戰略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推進高校設置和布局結構優化調整,加快籌建或新設若幹個高質量中外合作辦學機構、本科層次職業學校、新型(五年一貫製)高職學校。推進實施高校基本建設、大型維修“補短板”專項工程。指導相關高校推進“公園+體育、文化、音樂、藝術、戲曲、紅色資源”等主題功能拓展工作。

  7.推動高等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聚焦國家戰略需求和上海現代產業人才需求,創新辦學機製,穩步發展本科層次職業教育。推進新一輪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群建設,繼續支持10所高水平高職學校建設,開展新一輪30個左右高水平高職專業群建設。完善“中職—高職專科—應用型本科—專業學位研究生”貫通人才培養體係。

  8.引導規範民辦高校高質量發展。完善民辦高校年檢指標及工作要求,進一步規範民辦高校校區建設與管理工作,依法依規加強財務行為全流程監管,規範民辦高校辦學行為。調整民辦高校專業設置,優化專業結構,加強民辦高校內涵建設。梳理民辦高校重大建設項目清單,啟動第二輪市級建設財力支持民辦高校實驗實訓中心建設工作,促進民辦高校辦學條件提升。

  9.推動高等繼續教育提質創優。推進高等學曆繼續教育綜合改革,加強專業設置規劃、統籌、審核與管理,做好校外教學點增設、核驗、檢查工作,編製年度發展報告。推進上海市“雙元製”職工繼續教育高校基地試點工作,完善普通高校、職業院校、開放大學和成人高校多元供給繼續教育資源格局。依托上海市高校繼續教育指導服務中心開展高校“雙元製”師資培訓活動,遴選一批“雙元製”特色專業和精品課程。推進老年大學倍增計劃,遴選建設一批老年友好學校。

 三、優化調整學科專業布局結構

  10.建立高校學科布局優化調整機製。出台學科專業布局優化調整工作方案,建立學科專業結構規模動態調整機製。鼓勵部屬院校在加強前沿學術領域布局的同時,主動優化調整學科結構,做精做優傳統學科,為未來發展預留空間和資源。推進部屬高校和市屬高校學科專業聯動發展。

  11.動態調整學科專業招生培養規模。優化高校本科、研究生招生計劃,指導高校主動調整人才培養結構與規模。采取增量傾斜和存量調整結合的方式,將理工農醫類本科招生比例提高到50%以上。推進高職學校專業結構優化和招生規模動態調整,按年度目標落地落實。擴大重點產業人才培養規模,聚焦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等重點產業和基礎理科,擴大核心學科專業招生規模,鼓勵高校與企業共建專項班,精準培養產業所需人才。嚴控過剩學科專業和辦學條件不足高校的培養規模,調減單點招生規模過大、增速過快、市場需求不足、畢業生畢業去向落實率偏低的學科專業招生計劃。推動文科類專業調整人才培養方向,鼓勵高校圍繞國家戰略需求,加大涉外法治、知識產權、國際組織、國際傳播、數字經濟、金融科技等方向的複合型人才培養力度。

  12.優化研究生教育結構。以新增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單位和學位授權點審核工作為抓手,優化研究生培養結構。麵向國家和區域發展需求,加強重點產業緊缺人才相關學位點布局,加快專業學位授權點建設,優先支持地方高校建設工程類專業學位博士點。加強學科能力建設,新增1-2所博士學位授予單位,爭取民辦高校碩士學位授予單位實現突破。實施學位點培優培育專項計劃,啟動開展學位點建設質量監測評價,爭取上海市屬高校研究生計劃增量。

四、提升高等教育創新服務能力

  13.創新基礎學科人才培養模式。推進“大中銜接”改革,鼓勵高水平研究型大學與優質高中合力開展基礎學科拔尖人才早期發現、科學引導、貫通培養工作,建立基礎研究人才全鏈條、長周期培養機製。支持高水平大學深入實施“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牽頭或深度參與人才培養改革,完善基於興趣和潛力激發的人才選拔和培養模式。支持相關高校深化“強基計劃”人才培養改革,鼓勵開展個性化培養、跨學科寬口徑培養,做好本研銜接和轉段工作。

  14.產教深度融合培養急需人才。落實《上海市深化產教融合協同育人行動計劃(2021-2025年)》,深化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基地建設。推進國家卓越工程師創新研究院(上海)建設,依托若幹“鄰產業”或“鄰高校”的產教園區,形成“1+N”的發展格局。支持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建設,布局若幹市級卓越工程師學院,深化“住企聯合培養”改革,加強卓越工程人才培養。推進現代產業學院建設,開展首批市級重點現代產業學院驗收評審。啟動研究生校企聯合培養基地建設,推動建立一批產教融合研究生聯合培養示範基地。推進產業導師隊伍建設,遴選一批優秀產業導師和優秀產教融合導師團隊。推進評價製度改革,評選一批產教融合優秀成果。推進市域聯合體、行業共同體、開放型實踐中心等產教融合新型載體建設,打造20個職業教育產教融合型專業。

  15.推進高峰高原學科建設。貫徹落實國家“雙一流”建設戰略部署,加快推進本市“雙一流”建設。深化高峰學科建設內涵,分類支持一批基礎和戰略性學科加快建成涵養創新“核爆點”的學科高峰,鍛造核心競爭力,推進高峰學科築牢優勢,聚焦優勢特色領域方向衝擊一流、實現突破,推動解決重大理論、技術和實踐問題,優化年度進展報告製度,強化過程化管理。前瞻布局未來學科,深入謀劃未來學科建設有關工作,引導相關高校把握科技演進態勢和產業需求趨勢,主動前瞻布局未來學科和探索未來學科組織模式,形成新的研究範式,產生新的學科增長點。

  16.開展高水平地方高校二期建設。推進高水平地方高校二期建設,在中期評估和動態調整基礎上,引導建設高校和培育高校聚焦重點方向,找準目標定位,明確發展路徑,實現“轉段升級”和高質量發展,增強人才培養適應性,優化學科專業布局,提升學校“自我造血”功能。優化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設經費投入機製、預算評審機製,開展年度動態監測工作。

  17.強化高校創新策源功能。做實做強前沿科學研究基地、市協同創新中心,實施聯合創新計劃,提升高校開展有組織科學研究和科技攻關能力。推進高校基礎研究高地布局建設,深化複旦大學相輝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學思源研究院建設。推進高校科技成果轉化係統性改革,通過大學創新能力建設促進科技成果“供給側”改革,推動大學科技園重構重塑和高校技術轉移中心專業化服務能級提升,充分發揮市場主體作用協同優化科技成果轉化生態。選取若幹基礎條件好、改革意願強的高校開展科技成果轉化和大學科技園改革試點,優化相關評價體係。

 五、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

  18.加強課程改革與教材建設。深化課程教學內涵改革,建設一批迅速響應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需求的微專業和微課程,加快知識技能的更迭速度,提高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的匹配度。夯實基層教學組織建設,評選優秀教研室和優秀教研案例。加強優質教學資源建設,建設一批市級重點課程和一流課程。推進教師教學能力建設,辦好“第七屆全國高校青年教師教學競賽”(青教賽)和“第四屆上海市教師教學創新大賽”,開展上海高校示範課堂教學展示活動。實施高校教材提升行動,開展老舊教材專項整治,建立教材定期更新機製,合規選用理工農醫類前沿領域的境外最新教材。組織開展市級優秀教材評選工作,根據第二屆國家教材建設獎評選要求,推薦本市優秀教材。

  19.加強實踐教學和基地建設。以實驗教學基地建設為抓手,推進實踐教學改革。啟動實驗教學市級示範中心建設驗收工作,對實驗教學基地的設施、設備、環境、管理、教學改革等方麵進行全麵檢查,開展新一輪實驗教學市級示範中心的申報和認定工作。開展優秀校外實習實訓基地(產教合作人才培養基地)評選工作,推動學校與外部企業、機構合作建立高質量的實訓基地,為學生提供實際操作的平台。開展優秀設計性、創新性教學實驗項目的遴選與示範推廣工作。

  20.加強體育和美育工作。加強優秀體育學生年度招收引進製度建設,落實學校體育場地開放工作,參加全國第七屆大學生藝術展演現場集中展演展示。推進上海高校公共藝術課程改革,豐富校外美育課程內容,加強美育教材、教學資料庫和線上教學資源的開發建設。加強學生藝術團隊建設和“五大”高水平學生藝術團及聯盟建設,建立常態化學生藝術展演機製。開展學校藝術總輔導員培訓班,提升美育師資與教育管理者美育素養。

  21.推進勞動教育和安全教育。建構學校勞動教育課程體係,落實勞動教育必修課時,健全勞動教育清單製度。加強勞動教育基地建設,研製勞育基地和優質項目建設標準。加強資源課程和師資隊伍建設,開展勞動教育特色項目遴選工作。推進大學生安全教育,開展上海市第九屆大學生安全知識競賽、高校識詐反詐專題係列活動、第三屆實驗室安全宣傳月活動。深化開展校外實踐教育地方立法研究。

  22.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落實《全麵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生心理健康工作專項行動實施方案》,按師生比1:3000配齊建強專職心理教師隊伍。推動高校全覆蓋開設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課,舉辦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比賽與展示活動,建設一批心理健康教育精品課程。多渠道開展心理健康宣傳,實施2024年度上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季,組織開展班級心理委員訓練營與技能大賽。提高心理熱線的知曉率與服務效能,加強危機幹預研討與案例督導。

  23.深化創新創業教育。發揮國家級和市級雙創學院和實踐基地示範引領作用,強化雙創課程、師資隊伍建設,融合創新創業教育實踐,開展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依托創新創業教育基礎較好的高校,建設若幹區域共享的大學生創新實驗基地,加強硬件設施和先進的實驗設備建設,加強“課訓賽創”的創新創業教育體係建設,為學生的實踐活動提供必要的保障。辦好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2024)。

  24.推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拓展高校畢業生就業渠道,挖掘不同行業用人單位的政策性崗位需求,推動穩就業政策重點向高校畢業生傾斜,拓展就業渠道,開展各類線上線下招聘活動。推動高校與招聘機構、行業協會、用人單位,建立校企合作長效機製。推進高校訪企拓崗活動,健全生涯發展教育引導體係,引導畢業生樹立合理就業觀、擇業觀,引導鼓勵畢業生多元化就業。做實做細“一生一策”就業台賬,關注落實重點群體的就業指導工作,完善就業指導服務。舉辦首屆全國大學生職業規劃大賽決賽。

  25.加強高校語言文字工作。實施年度報告製度,推進新型高職院校語言文字工作達標建設。加強大學生語言文字應用能力培養,提升普通話水平測試參測率和達標率,做好漢字應用水平測試工作。組織第六屆中華經典誦寫講大賽(上海賽區)係列比賽、“2025中國詩詞大會”上海賽區選拔和上海市第27屆全國推廣普通話宣傳周等活動。以加強國際中文教育和服務為抓手,做優“傳播中國”國際中文教育中華經典教案大賽、“悅讀中國”國際學生講中國故事邀請賽、中華語言文化專題展等項目。依托上海高等學校語言文字工作協同發展聯盟和國家語言文字推廣基地,引領帶動高校服務國家通用語言文字高質量推廣普及。

 六、加強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

  26.強化師德師風建設。把師德師風建設放在首要位置,健全師德建設長效機製。弘揚踐行教育家精神,推進教師思想政治和師德師風建設標準化、規範化、精準化,壓實高校師德師風建設主體責任和學院(係)直接責任。強化師德考核評價,探索師德榮譽體係建設,增強教師職業責任感和自豪感。選樹優秀教師典型,組織開展全國模範教師、全國優秀教師和教育係統先進集體候選對象評選推薦工作,開展“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全國優秀教師”、“全國模範教師”等推選活動。建好新時代上海高校教師國情教育基地。舉辦上海市慶祝第40個教師節主題活動、第三屆師德師風建設月活動。

  27.加大高層次人才引進力度。聚焦頂尖科學家和有發展潛力的傑出青年人才,堅持“引進一個、支持一個”的原則,優化實施高等教育優才攬蓄工程,聚焦資源、加大支持力度,充分發揮高校主體作用,優化協同引才機製,建立主動尋聘機製,實現“以才引才”“平台引才”“以賽引才”等多渠道引才,集聚天下優才英才。支持高校舉辦國際青年學者論壇,引進培育一批領軍人才、青年英才和創新團隊。承辦“海聚英才”高校賽區組織工作,推進“海聚英才”創業學院建設,激發全球英才來滬創新創業活力,加快集聚一批高層次創新人才。

  28.深化高校教師人事製度改革。啟動新一輪高校崗位設置方案調整工作,引導高校根據學科專業布局和招生結構改革優化教師配置,優先增設戰略急需和產業緊缺相關專業教師崗位,遴選部分高校試點自主開展專業技術崗位設置。優化高校績效工資統籌管理,探索高校青年教師績效工資保障機製,試點動態調整績效工資水平申報製。推進職業院校育訓結合激勵計劃。做好職業院校育訓結合激勵計劃額度分配。提升民辦高校教師收入水平。

  29.提升高校教師專業能力。健全高校教師全過程培養體係,實施高校新教師崗前培訓、高校教師專業發展工程,完善跨片、跨校、跨學科的教師專業發展機製,建設高水平教師隊伍培養基地。推進教師國外訪學進修、國內訪問學者、產學研踐習、實驗技術隊伍建設等計劃,提升教師國際視野、學術水平和業務能力。優化實施高等學校本科教學教師激勵計劃,推進高水平地方高校創新團隊建設跟蹤管理,聚焦高水平學科建設需要,鼓勵支持教師緊跟國際學術前沿、攀登學術科研高峰、反哺培養優秀人才、服務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設。督促民辦高校落實《關於加強新時代上海民辦高校教師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推進民辦高校“強師工程”“民師計劃”“民揚計劃”項目,探索實施民辦高校“民雙計劃”“民匠計劃”項目。

七、促進教育交流合作提質增效

  30.推進長三角高等教育協同發展。完善長三角教育協同發展工作推進機製,開展2024年長三角教育現代化監測評估問卷調查、數據填報及統計數據分析等工作。舉辦長三角民辦高校教師教學技能大賽,加強長三角民辦高校教學發展聯盟建設。

  31.深化高等教育對口支援與合作交流。強化“組團式”教育幫扶,以點帶麵,輻射上海高等教育綜合改革成果。做好“引進來”教師培訓工作,重點通過跟崗實踐幫助對口地區培養一支帶不走的教師隊伍。強化產教融合,以“高教幫扶”服務對口地區產業發展和鄉村振興。開展“信息化”幫扶,以數字賦能創新教育對口幫扶新模式。

  32.促進更高水平教育對外開放。支持高校積極參與中非、中法、中阿等高級別人文交流機製,推進中美青少年交流。推動高校探索利用國際STEM教育研究所等相關機構、依托中阿改革發展研究中心等智庫平台,探索涉外人才培養有效途徑。組織舉辦國際暑期學校。推進高水平中外合作辦學,支持上海紐約大學新一輪發展。支持高校加大理工類學科建設力度,鼓勵青年師生跟隨名師赴國外高水平大學學習深造。

 八、完善教育高質量發展保障機製

  33.完善教育經費投入保障機製。聚焦重點領域資源配置,落實“兩個先行先試”目標要求,加大“雙一流”建設投入力度,有力推動高校“雙一流”建設,提升高校科技創新策源能力的戰略能級水平。補齊重點領域投入“短板”,推進高校大型維修專項工程項目建設。深化高等教育投入機製改革,擴大高校經常性經費,優化內涵建設經費投入機製,推進高校綜合預算管理試點探索,激活高校改革發展活力和內涵建設動力。鼓勵支持市屬高校增強服務社會和區域發展能力,拓寬資金籌措渠道,提高多元籌資能力,爭取更多社會資源。

  34.推進高等教育教學數字化轉型。豐富智慧教育和數字教學資源,推進“國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整省試點”工作,優化“上海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等各類網絡學習空間與國家平台之間的技術對接,實現平台用戶互認、數據互聯互通。創建高等教育數字化轉型示範應用場景,推進高等教育數字化轉型實踐探索和信息化應用標杆培育高校創建等,提煉一批相對成熟、富有成效的教育數字化轉型應用場景,支持有條件的高校開展數字化教育教學的深化應用及成果孵化,探索校際數字化協同建設與發展機製。

  35.優化高等教育分類評價改革。開展2024年上海高校分類評價工作,明確評價導向,優化指標體係,拓展結果運用範圍,科學使用綜合評價和效益評價結果。強化服務功能,按照“年度監測+5年一輪實地督導”模式開展實地調研督導。做好本科院校評估和合格評估工作,推進本科教育教學常態化監測,完成上海高校本科畢業論文(設計)抽檢。

  36.推進教育法治工作。做好高校規範教育收費指導檢查,加強對學校新類型收費的工作指導。開展第二批高校法治工作測評,結合高校分類評價和全國依法治校示範校創建工作,加強分類評價結果的運用。加強法治工作隊伍建設,提升法治幹部專業能力,督促高校落實專門機構負責法治工作,加強法治工作機構條件保障,探索建立高校總法律顧問製度。

  37.履行審計監督職責。推進經濟責任審計、預算審計、專項審計調查、大型修繕項目竣工財務決算審計等各類項目審計全覆蓋,做好常態化“經濟體檢”。推動審計發現問題整改,深化審計結果運用,提升審計監督效能。開展新一輪市教委特約審計員遴選,強化內審人員見習基地建設,夯實多層級審計監督隊伍。開展高校內審評價工作,以評促建,推動提升係統內審工作整體水平。

  38.構建更高質量後勤保障體係。完善食堂運行長效機製,推進高校標準化食堂建設試點,做好食品安全、燃氣安全專項督查和隱患排查,優化食堂價格調節補貼、團體采購補貼、平抑基金管理製度,推進食堂原材料可追溯平台建設全覆蓋,完善食堂運行監測體係。修訂《上海市高等學校合理用能指南》,加強高校節能平台建設。推進無廢校園創建工作。開展高校後勤領域商業網點設置、綠化定額、熱水定額、物業定額調研。

  39.建設更高水平平安校園和生態校園。推進高校實驗室和高校智慧安防建設,推進實驗室示範攻堅和智慧安防示範校有關項目落地。推進高校反恐工作,抵禦“三股勢力”向學校滲透,確保校園安全穩定。推動學校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發布《上海市高等學校綠色低碳循環發展行動方案》,統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學校創建,開展第二輪綠色學校創建和第一輪綠色學校複評。做好垃圾分類、愛糧節糧、減塑限塑、節能節水等生態文明宣傳教育工作。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