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編專欄
學而思進軍美國說明了什麼?
文 / 陳誌文
2019-09-27
縱觀全世界,可能沒有哪個民族比中國人更重視孩子的教育,其中一個表現就是要求高,希望一路名校...

  有媒體報道,經過很長時間的籌備,學而思全麵進軍矽穀開辦分校,10月將首先開辦針對AMC8的考前衝刺班。

  AMC指美國數學競賽,8指8年級以下,美國高中是4年,我們可以簡單理解為我們的初中+小學。這應該隻是學而思國際發展戰略的開始,它絕不會僅僅隻做一個競賽培訓,數學培訓必然是其戰略選擇。

  伴隨中國移民,尤其是大陸新移民的快速增長,以矽穀為代表的華裔社區培訓班迅速崛起,如星星之火,形成了巨大的校外培訓市場。

矽穀華裔聚集社區很多beplay體育手機門口,往往都可看到華裔或者韓國人舉辦的培訓班,從數學到語文,從ACT到SAT,比比皆是,會讓你恍如到了海澱黃莊。我認識的一個華裔在舊金山主辦的培訓機構,年入上千萬美金。

  據美國媒體報道,近年紐約的beplay體育手機培訓班也快速增長,而主要增長地區在法拉盛和日落公園,也就是華裔社區。華人對教育的重視,輔導班的興盛,帶來了一個意想不到的結果:紐約中考政策的改革。

  紐約地區9所公立的特許高中(可以簡單理解為最好的9所公立高中)一直按考試錄取製,即分數是核心依據。近年,這9所高中新生,超過60%是亞裔,其中核心是華裔。

  於是紐約新任市長白瑞德提出重要的教育改革措施之一,就是改變目前這一“不公平”的招生製度,取消考試錄取方式,代之以族裔分配製度,其目的就是壓低亞裔尤其是華裔的比例。按照這一新政,華裔的錄取比例有可能低於25%。

  以白市長為代表的西裔、黑人等族群是這一政策的支持者,其反對現行中考招生製度的理由是:看分數的錄取是最不公平的,華裔有錢,都去上輔導班,最後全考的高。這其中,近年紐約興起的校外培訓班功勞不小。這一說法很有點文革期間白卷先生張鐵生的感覺,在華裔看來是荒謬的,但在其他族裔看,卻不一樣,這就是美國。

  學而思作為一家上市公司,哪裏有需求,必然就到哪裏去,因此,學而思到美國隻是遲早的事情,加拿大等世界各地華裔聚集區也必然是其目標之一,這背後的根本原因就是存在巨大的市場需求。

  2002年,新東方就曾在多倫多辦了分校,中國人到英語國家培訓英語?聽起來荒唐,但原因也一樣,有需求。雖然是英語國家,但應試技能卻幹不過我們。

縱觀全世界,可能沒有哪個民族比中國人更重視孩子的教育,其中一個表現就是要求高,希望一路名校,而追求的方式往往也比較功利,對各種考試競賽都非常重視,讓孩子參加各種輔導班就是其表現之一。

  在華人社區裏,“爬藤聯盟”比比皆是,家長們關心的也都是哪個學校好,買哪裏的房子可以去上好學校,以及內地又來了一個名師之類。

  在這種文化的推動下,華人走到哪裏,哪裏的輔導班就崛起,學區房價格就高漲。從這個角度看,負擔重,應試教育等等,並非教育理念與教育製度、招生製度的問題,中國人到哪裏,哪裏的教育似乎都會被傳染。

  換句話說,無論所在國是哪種教育理念,教育製度,招生製度,中國人都會瘋狂追求高質量教育。也就是說,把世界上最好的教育製度般過來也沒有用,該怎麼樣還怎麼樣!

  因此,我們的教育問題,甚至是主要問題,並非是我們教育製度、教育理念存在問題,實際上更是文化問題、社會問題,也和我們發展的階段相關聯。

  教育問題其實是文化與社會問題的映射,因此,當我們分析這些教育問題時,不能也不宜把板子都打在教育身上,打在既有的教育製度上,更不能基於這種淺薄的認識去製定教育改革與治理辦法,忽視我們的國情文化,尤其是盲目照搬借鑒別人所謂先進的東西,不僅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會破壞原來的平衡體係,陷入更為糟糕的惡性循環。

  減負的治理就是一例。我們校內減負,3點半放學了,教材也不斷簡單化,於是校外輔導班全麵興起,負擔並沒有減少的同時,家長的經濟負擔卻顯著增長。同樣,對於線下課外輔導班圍追堵截,於是大家都轉移到線上,相關部門的打擊重點隻好跟著轉移到網上,窮於應付。

  重視孩子的教育本來是一個好的文化傳統,對於追求卓越的孩子,其負擔必然也是重的。習總書記多次講,幸福的生活是奮鬥出來的,奮鬥是什麼意思?肯定不是輕鬆的。

  中國5000年文明的發展中,有一個重要的文化或者說品質就是勤勞。這個世界上根本就沒有輕鬆快樂上名校有出息的教育,也從來沒有快樂輕鬆就能成功的先例,因此,我們的孩子比其他國家民族的孩子負擔重是必然的,這也是我們能在世界保持領先的一個基因,是我們應該驕傲的事情,為什麼必須讓所有孩子都輕鬆呢?

  基於這種基本的文化認識,我們應該給一部分有更高追求的孩子與家長合適的空間與機會,而不是一刀切,圍追堵截,不讓多學,多教,不讓參加競賽。這既不利於拔尖人才的培養,也不符合中國文化,更是與家長追求更高教育作對。更重要的是,這種治標不治本的做法是徒勞的,除了破壞原有的平衡外,並不會在本質上有任何改進。

  這幾十年的減負與應試教育的治理不就是一個負麵典型嗎?負擔越減越重,應試教育越打越嚴重。小升初取消考試,不得以考試選拔人才,於是小學成了beplay體育手機負擔的重災區。把升學考試妖魔化,標簽化,非常有點紐約中考的味道。當考試不是上學的門檻,隻是因材施教的手段時,真的會出現大家想要的結果嗎?

  我相信學而思還會進軍加拿大、澳洲、英國,以及每一個華人的聚集地,難道我們還要去這些國家拯救上輔導班的華人學子?

  學而思進軍美國,給我們的專家與相關部門再次提了一個醒:需要基於我們的國情文化,全麵深刻認知我們的教育問題,號準脈,才能治好病!

簡介
陳誌文,beplay2網頁登錄總編輯,多年重點從事教育改革與治理研究。
聯係
手 機 掃 碼 查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