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編專欄
高考滿分作文爭議背後是對高考作文的誤讀
文 / 陳誌文
2020-08-04
其實這場爭論的背後,存在著對高考作文考試定位的誤解,大家爭議的焦點實際已經偏離了高考作文考試的定位。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引來一片爭議,而爭議的核心觀點比較對立,支持滿分者認為該考生的語文能力,或者說寫作能力很強;反對者說,考生故意炫技,有誤導之嫌,並不值得提倡,至少不應該給滿分。

  我堅信,同一篇作文選10個人去閱卷,如果不給評分標準,估計至少能給出8個不同的分數。一篇文章的好壞,主觀性非常強。路遙的《平凡的世界》贏得了大量讀者的認可,但在專業文學評論界,一直評價不高,不時能看到著名專家或者教授對路遙文學性上的否定,甚至質疑其文字功底。

  這場爭論,從不同角度看都有道理,無法絕對說對或錯。但大家往往忘記了這是高考,是高考作文,不應靜態地爭論這篇文章的好壞,必須放在高考這個環境場景下考慮。

  高考是一個選拔性考試,必須有一個統一的尺子,這個尺子唯一的決定者就是命題人與閱卷人,否則就會陷於無休止的爭論最後影響高考閱卷的公正性。

  曾經有位朋友談到高考的公平性時,對綜合評價頗有意見。他批評說,高考就是高考,就是要分出高低的,不要一會是分數,一會又講綜合素質綜合評價,會導致不公平。他舉了一個例子,足球場上最後打平時,一定是點球定勝負。如果按一些人的想法,是不是也來一個綜合評價,看看哪個隊控球時間長,射門次數多等等,以此最後定一個輸贏?這個例子雖有偏頗,但在具體高考的考試上,尤其是作文上,還是很有啟發的。

  因此,高考作文閱卷,我們還是需要把這個決定權留給閱卷人,否則就永遠沒有一個尺子了,這對大多數人不利。

△浙江省高考作文閱卷大組組長陳建新對該文的點評

  其實這場爭論的背後,存在著對高考作文考試定位的誤解,大家爭議的焦點實際已經偏離了高考作文考試的定位。

  中國高考作文,從命題到閱卷,一直就是一個充滿爭議的話題,當年著名作家梁曉聲曾公開批判高考作文題:命題人腦子進水了。梁先生當年隻是從一個作家的角度出發,也忘記了這是高考,是一個涉及近千萬人的考試,是一個專業的測量問題,不是一個文學問題。

  近年大家評述高考作文題時,經常愛用一句話:今年的作文題出得好,都有得可寫。坦率地講,這句話本身就有問題。高考是選拔性考試,是需要比出高低的,得零分也屬正常,為什麼非要有得可寫?但是普通大眾,包括很多著名專家、文學家都是這樣的要求。希望作文題開放,再開放,怎麼寫都行,也出現了很多荒唐事情。

  此次爭論,讓我想起了當年那些備受關注的作文:2010年江蘇如皋中學的王雲飛劍走偏鋒,以一篇晦澀難懂的駢體古文獲得高分;此前也有考生用甲骨文來寫作文的,甚至被一部分人捧為神人……

  一度在高考作文上,不僅題目開放,題材也不限,出了很多奇奇怪怪的作文。後來,高考作文一般都排除了詩歌這個題材,主要還是因為考試的性質與場景,實在無法考察和測量。

  無論命題,還是閱卷,高考作文到底應該考察考生哪方麵能力?在我看來,高考作文需要考察的核心應該是明確的,即考生的基本書麵表達能力。這些未來的大學生,他們將來可能會當工程師,做醫生,公務員,或者是成為科學家,從事各種行業,因此,高考作文第一項任務就是考察學生的基本書麵表達能力,即基本語言組織能力,與隱含在背後的邏輯思維,而不是文學性。

  高考作文絕不是用來篩選中文係學生的,也不是考作家的,因為不可能考出作家,根本無力也不應該承擔此責任。從這一點上,我非常推崇欣賞近年一些地方高考試卷論述性的命題。但這種作文命題,的確可能存在一部分人不會寫,容易引起非議,讓命題人備受壓力。

  其實不止我們的高考,放眼去看全世界的“語文”測試,哪一個語言測試中的寫作是在測試文學性?從托福到雅思,從美國的高考SAT到ACT,其寫作測試的核心都是表達與邏輯。部分寫作考試甚至是機器閱卷,背後的根本原因,就是書麵表達的邏輯是測試的核心。

  從這個角度來說,爭論似乎不應該存在,浙江這篇作文給高分是沒有任何問題的。表達方式的不同,不應該是我們質疑的焦點,即便是炫技,也得有紮實的語文基礎可炫。

簡介
陳誌文,beplay2网页登录總編輯,多年重點從事教育改革與治理研究。
聯係
手 機 掃 碼 查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