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編專欄
丘成桐院士為什麼笑了?
文 / 陳誌文
2021-06-01
成為世界數學大國不難,國內學數學的人很多。但要真真正正地打造一個有建樹的團隊,絕對不容易。

  在剛剛結束的第十二屆丘成桐大學生數學競賽中,清華大學取得曆史性勝利,攬獲31塊獎牌,其中包括3項個人單項賽金獎、個人全能金獎和團體賽金獎。

  丘班同學展露崢嶸。2018級丘成桐數學英才班學生陳起淵表現最為突出,一舉摘取個人全能賽金獎、團體賽金獎,以及分析與微分方程方向銀獎、幾何與拓撲方向銅獎。

  此外,北京大學此次獲得25塊獎牌,包括兩項個人賽金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得4塊獎牌。複旦大學獲得2塊單項賽銅獎;山東大學獲得1塊銅獎;上海交通大學獲得1塊銀獎。

丘成桐先生在第十二屆丘成桐

大學生數學競賽頒獎典禮的講話實錄


  謝謝清華大學的校領導,一路支持這個競賽。我要感謝富力集團對賽事的慷慨支持,對於老朋友,我很感謝。

  我來講講我的感想,我很感激海內外的華裔學者不遠千裏,來做評委的工作,讓競賽能夠公平地展開。浙江大學許洪偉、徐浩在杭州也很給予了很大幫助。公正的評委是很重要的。假如一個競賽不公平,那完全沒有意義,所以我很感謝他們。

  同時,我很感激這麼多一流的年輕學生,來參與這個賽事。好學生踴躍參與,一個競賽才有意義。這12年來,中國學生成長不少。從前中國學生去哈佛,考博士資格考不好,到現在考得最好,這是學生數學能力成長很明顯的指標。

  如今,80%以上的學生選擇繼續進修、做數學研究,這對我來講是很欣慰的。中國要成為數學強國,正如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數學學院教授胡森和UCLA數學係教授劉克峰所言,這是老師陳先生一輩子最大的願望。

  其實,成為世界數學大國不難,國內學數學的人很多。但要真真正正地打造一個有建樹的團隊,絕對不容易。我這幾十年來,看到其他國家成長的一些經驗,也看到海外院校成長的經驗。

  首先,學生基本學識一定要抓好,十多年前,我第一個想要抓的就是中學生教育。中學生教育不行,大學生也不可能好。所以我花了不少工夫培養中學生。到了今天,我可以很高興地講,中國的中學教育,至少前一兩百個名校是辦得很好的,最好的中學比得上美國的好中學,有些方麵甚至更好。

  去年,習近平總書記批示成立數學領軍班。一大批一流的中學生進了清華。我每個禮拜跟他們一同吃飯、一起聽課。他們很有才華,有些可能還需努力。但大部分都是能夠體會數學之美的。這一批年輕小孩子,沒有這麼功利。我認為,這會是一個重要的轉折。

  從1979年改革開放以來,我觀察中國數學很久了。這十年來,我可以講,中國數學具備了建設數學強國的可能性。領軍班的成立,求真書院的成立,讓我們能夠培養全中國最好的學生,他們未來將是中國數學實力所在。

  我讀了很多曆史,最近看到一個事情。歐拉是全世界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數學家之一,位列前三是絕對不能否認的。歐拉在13歲的時候,由Johann Bernoulli帶領他、教導他,所以很快成才,16歲博士畢業,一路成長,成為歐洲繼牛頓之後最重要的數學家。年輕的時候,大數學家來指導,是很重要的。

  還有很多數學家,我們親曆他們成長,比如哈佛大學我的同事,他們都是在很年輕的時候,就有教授帶領成長了,比如Joseph Bernstein 和 David Kazhdan也是如此。絕對不是說,我們招了一批一流的小孩子進來,就不理他,讓他自生自滅。我們要花工夫好好培養他們,讓他們從小就立誌成為世界一流學者。

  這10年間,中國大學生學業水平已經達到世界水平。但要成為世界數學強國,不但要靠大學生,還得靠研究生。在中國的土地上,假如不能產出世界一流水平的論文,始終還不是一個世界數學強國。從人才培養到完成世界一流水平研究,都在中國土地上,才算是真真正正的數學強國。讓數學在我們中國本土生根,這是個很重要的事情。

  我研究日本數學曆史,發覺日本數學主要的變革是從高木貞治回到日本才開始的。以前日本數學也不大行。他回到日本,1915年,自主完成了一項重要工作,在世界數學大會發布,得到很多數學家的認可和尊重。我們的留學生很多成功了回到中國,也在做一流的工作。但是畢竟,還是在國外工作時的一些思想。

美國也是一樣,看看哈佛大學的數學係曆史。19世紀後期,美國很多留學生到法國、德國學習。哈佛大學有好幾個出名的教授,都是從德國和法國留學回去的。他們將歐洲的學問帶到了哈佛。

  但哈佛真正的成長是在1915年,George David Birkhoff成為哈佛第一個重要的數學家。他沒有離開過美國,主要的工作都是在哈佛完成的。從此,帶來了整個美國數學的改觀。

  1915年以後,他帶領一大批學生,其中出了四個偉大的學者。今天他的數學門徒接近差不多一萬個數學家了,美國差不多一半以上的數學家都是他一路傳下來的。

  我們就是要在本土做出一流的學問,Birkhoff 做到了,很多人講 Birkhoff 很受競爭對手 Norbert Wiener的打擊,我認為沒有。

  Norbert Wiener是MIT數學的創始人,也基本上是MIT大學的創始人之一,Birkhoff當年在哈佛,與Wiener的競爭,我覺得其實是良性的。Birkhoff就講Wiener真偉大。他們的出現代表美國真正的數學家誕生了。

哈佛數學的改變,帶來整個美國數學的改變再回來看日本數學的發展。高木貞治完成了理論突破以後,開始培養學生。這位偉大的數學家寫了16本中學教材,我都嚇了一跳。

  他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年輕數學家。1938年到1940年間,日本產生了至少七八個偉大的數學家。1938年的一篇日本數學家的論文引起世界關注,標誌著日本從一個完全名不見經傳的國家到立足於世界數學舞台之上。

  1940年又湧現了一大批一流的數學家。到了上世紀40年代,日本可以講成為了世界數學強國。可今天,日本數學反倒比不上當年。

  為什麼講這個事?我們一定要有勇氣抓住年輕人,一同培養,一同上進,教他們好的學問,從根上開始改變他們,好好學習,好好栽培我們國家的這些幼苗。

同時,我也希望這些我們培養出來的大學生不要覺得自己國家不行。到了今天,我們的環境並不差,無論北大也好,清華也好,環境比大部分美國、歐洲的學校都還要好。

  舉個例子來講,清華大學的數學大師也不少。英國劍橋大學菲爾茲獎得主Caucher Birkar很快就要到清華來做長聘教授。這周已經到上海了。他會教我們領軍班、英才班的學生。

  Caucher Birkar是一代大師,年輕有為,很有才華的一個人。我們還有一個大院士Donald Rubin教授,統計方麵的大師。我自己也在清華帶很多幾何以及其他方麵的學問。

  更重要的我們有一大批年輕學者,我們數學所平均年齡35歲,都是一流的學者。我記得我畢業沒多久做教授。

  24歲的時候,帶了一個我一輩子最重要的學生Richard Schoen。當時我24歲,他比我小一歲。那時,我跟學生們從早到晚在一起,天天一起吃飯,一起做研究。就在他做博士論文的時候,我們一起寫了不少重要的文章。而如今,他已經是大院士,拿了很多獎。

不要小看年輕老師,他們有能力帶著學生一同努力做成一流學問。所以同學們不要以為這些老師名氣沒那麼大。事實上,他們能夠給你很好的指導,指導你的方向,一同向前走。

  今天我們整個研究氛圍、研究能力,不比哈佛大學、MIT差。我期望學生們能夠考慮留在國內。我們絕不比那些國際院校差。

  最重要的是未來十年,我們要在中國建成世界一流的研究院。能不能成功,決定權在諸位。我們有一流的學者,還要有一流的學生一同參與,你一定會得到最好的指導。我們一同努力,一同將國家的數學發展好。

  我聽了習近平總書記在兩院院士大會中國科協十大上的重要講話,個人很受鼓舞,因為總書記提出要有優質的研究,培養優質的學生,也願意大力支持。我想總書記願意這麼講,也願意支持基礎學科,這是一個很重要的事情。我期望我們的學生能夠明白,我們能夠一起做成大事業。

簡介
陳誌文,beplay2網頁登錄總編輯,多年重點從事教育改革與治理研究。
聯係
手 機 掃 碼 查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