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誌願填報表麵上複雜,但實際也比較簡單,我認為搞清楚這三個核心問題,根據自己的需要,排出優先級,再根據曆史錄取數據,基本就知道怎麼填報了。
專業:學什麼不幹什麼是普遍現象,不必糾結和堅持學什麼專業
我們填報誌願時,最糾結的就是專業,原因就是我們希望選對專業,找一個好就業的專業,換句話說,選對一個職業,未來可以更好就業,希望未來發展更平順。
但是,學什麼就幹什麼嗎?或者說幹什麼就必須學什麼嗎?顯然不是。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學什麼不幹什麼是一個普遍現象。
淘寶的馬雲是學英語的,京東的劉強東是學社會學的,YY的老板李學淩是學哲學的,百度的李彥宏是北大圖書館係畢業……互聯網行業有很多的文科生,更不要說學計算機互聯網了。1979年上了北大中文係的陸步軒,最後出名是因為賣豬肉,一年收入超過8個億。
所謂專業對口的理念或者說法對於當今的社會越來越不現實,甚至越來越荒唐了。這其中的原因是複雜的,有時代發展的原因,比如發展節奏的加快,學科的交叉融合等。因此大學更強調通識教育,更強調淡化專業教育的原因就在於此。
哪個專業未來發展好?
對於很多家長,希望孩子選擇一門可以走上安穩人生的專業。心情可以理解,但坦率地講,這種專業根本不存在。
任何一個行業,都有其波動周期,所謂30年河東,30年河西。90年代初,能源行業蕭條,大家紛紛逃離石化行業,逃離中石油、中石化,但是10年後,石化行業如日中天,中石油中石化滿血複活。近年,石化行業則再次陷入短期的蕭條。短則10年,長則30年,必要有顛覆性變化。近日上海那個40多歲失業在家待業的外企高管就是一例。90年代,外企是大家的第一選擇,國企則是逃離的對象,但現在,這一關係早已顛倒。
能否成功,能否安穩,能否有成就,不在於今天的選擇,而是你是否足夠努力,做到了這個領域的佼佼者。
不妨從長計議,從7年去規劃專業的選擇
2021年碩士研究生招生超過了120萬,對於一些家長與孩子,原本就沒有打算讓孩子大學本科畢業就工作,又何必死盯某個專業的好壞?我們更需要從長計議,比如從7年的時間周期去做孩子的學業規劃、專業選擇,而不是緊盯著本科的四年。
未來更需要的是交叉學科或者複合型人才,我們完全可以考慮數學+計算機,或者N+新聞,N+會計這類。
計算機為代表的信息學科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我們現在喜歡用一個詞“互聯網+”,或者說“人工智能+”,其實都從側麵反映了未來的一個必然趨勢:信息技術與各行業的深入滲透結合,也就是任何行業都不可避免地被數字化,互聯網化,人工智能化。
從這個角度說,學習以計算機為代表的信息技術,從大概率角度,未來就業都不會太差。
相比專業,更應該計較的是上什麼大學
專業第一還是學校第一?對於這個經典的問題,我的答案是肯定的,學校第一。原因還是就業,就是競爭門檻的問題。
去年某互聯網企業招聘一個算法的崗位,上海交大的一個博士應聘,但該用人單位得知其本科是非211學校後拒絕了。
看出身是錯誤的,不僅違規,甚至違法,我也是反對的,但現實很殘酷,不僅是一般的企業,即便是國企,各級政府機構,也都在看出身。2018年上海市落戶新政公布,北大清華畢業生不再計算積分直接落戶,但限定清華北大應屆本科畢業生,碩士博士也沒有用。同樣,作為培養黨的後備幹部的選調生製度,各省也嚴格限定了出身。山東限定為22所高校,江蘇限定15所高校,上海則限定在10所高校。
在招聘時,崗位要求往往會寫XX專業或相關專業,幾乎都不會限製死,但在出身上則卡得死死的,不是某些學校畢業的,連簡曆都投不進去,連參加競爭的資格都沒有。
因此,隻要分數允許,我們不得不先解決這個門檻的問題。
但我想提醒的是,這個門檻是指211、985、雙一流(140所)這種水平或者層麵的硬門檻,而不是一本二本。一本二本是一個錄取流程上的產物,從來就沒有確定的標準,因此沒有一個省的一本二本高校名單是一致的。
很多高校既在一本招生,也在二本招生,你認為這是幾本學校?北大多年前在北京也有二本招生的專業(護理),難道我們說北大是二本?正因為此,在現實的招聘中,很少有限定一本或二本的要求。我們沒有必要為追求一個沒有什麼意義的一本,而放棄專業,值得你放棄專業的,主要是上麵的這些硬門檻。當然,還有一個就是到哪裏上學。
雙一流是未來高校的一個層次概念,分一流大學建設高校與一流學科建設高校,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可以簡單類比過去的985,一流學科高校類比過去的211。
211、985是固定的名單,但雙一流5年一次動態評估,有進有出,可能發生的情況是你進去的時候學校是雙一流,畢業時不是了,怎麼規避?
坦率地講沒有辦法規避,但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這個風險比較小,被刷下來的學校永遠是極少數,最保險的辦法就是你努力多考一點分數。
學校第一,但是,想提醒的是,當你的分數隻夠選擇一個普通本科時,甚至是一個高職高專時,專業第一。這時的學校選擇已經沒有任何門檻的意義了,所以專業第一。對於多數考生來說,能上雙一流的是很少的,也就是說,多數孩子還是專業第一。
到哪裏上學可能更為重要,這時專業與學校都可以考慮放棄
前年,我曾建議一個猶豫中的學生放棄了北京一所985,轉深圳一所高校。原因就在於深圳的發展機會,以及實際學校教育質量。
在哪個城市讀書,某種程度上比專業與學校還重要。
首先,見多大世麵做多大事情。中國城鄉之間,東西部之間差距較大,當你從一個小縣城到了省會城市,到了北京上海,你對世界的看法可能都改變了,你對自己發展定位就更不同了,立大誌是與視野格局直接相關的。
第二,東南發達地區的發展機會是不一樣的,不僅僅是多,更重要的是,發達地區管理更規範,社會治理水平較高,發展機會的獲得過程更為透明,更為公平公正。
第三,大學生就業還是有強烈的地域色彩的。比如深圳互聯網企業裏,深圳當地大學畢業生占比就很高。同樣,在美國紐約,紐約大學甚至紐約城市大學的畢業生比其他著名大學進華爾街的機會就多很多。至少從實習角度,便利很多。
第四,教育質量相對較高。同一個層次的高校,東南部發達地區的高校質量普遍還是高一些。
正是因為這些原因,我覺得選哪個城市讀書,是非常重要的。
這些城市裏,我優先推薦深圳,當然,還有北京,上海,南京,杭州,廣州等。武漢,西安,成都,重慶都有自己獨特的優勢。
報誌願沒有一定之規,核心是想清楚以上三個重要的原則問題,排出自己的優先級別後,我們實際上可以選擇的範圍是非常有限的,因為我們的分數就最大程度局限了選擇。
比如我考了600分左右(理科),在東部的北京、上海上一個211或985是困難的,但是到中西部應該問題不大。如果我把上學城市排在第一位,那我就可以考慮選擇東部一個不錯的學校和專業,因為我的分數在專業選擇上還是有優勢的。但是我如果考慮大學畢業進體製內,比如考一個公務員,可能更適合到中西部去讀一個985,至少到中部保障一個211,對於進入體製內可能更有利。
如果很多人還想不清楚,那麼我們務必需要有一個“負麵清單”,即不想上什麼專業,什麼學校,到哪裏上學。
這些原則確認後,我們再根據曆年的錄取位次(分數),大概測算一下自己的可能,填報就是了。事實上,這時你能猶豫的學校或者專業,就非常有限了。
最後我想提醒三個事情。
第一,不要一上來就算計分數最大化,比如如何實現600分上603分的學校。首先是算計你要什麼,你的方向,我們再說算計分數最大化。否則就是南轅北轍。
第二,可以征求專家的意見,但你一定要根據自己的需要做出選擇。絕不能簡單甩給別人,讓別人全包。注意,這是一個關鍵的人生規劃,不是買東西,我們怎麼可以隨便把自己的人生給了別人?
第三,誌願填報上,家長一旦和孩子發生嚴重衝突,請務必尊重孩子,必須規避社會歸因現象的出現。一方麵,有想法的孩子其實都值得我們鼓勵支持,哪怕錯了,這就是成長;更重要的是,一旦孩子後麵發展不順利,比如因玩遊戲耽誤了學業,他往往不會檢討自己,更多是歸罪於家長:都怪你當初非要讓我讀這個……一旦發生這種狀況,對於家長和孩子,都是一場噩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