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編專欄
高考改革中不應過度放大學生的選擇權
文 / 陳誌文
2021-09-15
在中國教育進入新的發展階段的時候,高考改革強化學生的選擇權,的確是一個非常大的進步,也是時代發展的結果。

  江西、甘肅等第四批新高考改革地區正式啟動,采用的方案基本上與第三批保持一致,即“3+1+2 ”模式。考生仍需在物理與曆史兩科中限選一門,然後才能在其餘4科中選擇2科作為選考科目。

  這是新高考改革沉寂2年後的再次啟動。

  針對“3+1+2”方案化學選考人數再次下降的新情況,此次並未作出進一步的選科方案調整。

  沒有調整,並不代表著忽視了這一問題,而是采取了其他策略,以不變應萬變。

  7月,教育部正式印發了《普通高校本科招生專業選考科目要求指引(通用版)》,和2017年底試行的《指引》相比,這個《指引》對考生的選考科目作出了更為嚴格的限製。

  兩個方案對比,新指引明顯加強了對物理和化學科目的選擇要求。有兩點比較突出:首先,對報考經濟、金融、管理類的一些專業增加選考物理的要求,包括醫學專業,過去中醫可以不選物理,現在要求選考物理;第二,對於大多數理工科專業,要求選考化學。比如過去計算機可以不選化學,現在必選化學。也就是說,雖然方案仍是“3+1+2”,但因為加強學科專業上選考限製,有人評價說,對於理工科專業,實際上變成了“3+2+1”。

  當然,對於政治的選考要求也有所加強。

  很明顯,第四批高考改革從現實人才培養的需求出發,對學生的選科作出了實際上更為嚴格的限製。這一調整顯然不僅僅是針對第四批高考改革省份,而是今後所有地區和考生,所有的改革方案和模式都適用,以不變應萬變。

  這一做法不僅是明智的,也是極其重要的。

  2014年,新高考改革正式啟動,強調了學生的選擇權:除“語數外”之外,考生可自由地在“史地政物化生”6門學科中自選3門作為選考科目(浙江多一門信息技術,故為“7選3”),計入高考錄取分數。我們俗稱為“3+3方案”。

  2017年,新高考第一次在浙江、上海落地。高考改革政策本來希望孩子能選擇自己最喜歡、最擅長的科目,但多數孩子選擇的是自己最能拿高分的科目,從而出現了嚴重的功利性選科現象。因為不分文理,分數最大化,但物理因其投入產出低,學習難度相對較高,被大量考生棄考。這就是震動業界的物理選考人數下降問題。

  物理學科在人才培養中的基礎性和重要性是6門備選中任何一個學科都無法替代的,物理選考人數下降也為高校理工科人才的培養帶來了難題。為解決這一問題,遏製功利選科,教育部根據相關學科人才培養需求,及時公布《指引(試行)》版的同時,2018年第三批8省啟動改革時(正式公開宣布已經是2019年),將“3+3”方案調整為“3+1+2”,把物理與曆史列為限選科目,即首先需要在物理與曆史兩科中二選一,然後才能在後四門中自選兩門。

  這一方案保護物理的目的非常明顯。對考生的選擇權作出了進一步的限製。

  這一方案在對考生的選擇權作出必要限製的同時,對高考改革的資源成本是一次有效的降低,即學科選擇組合從理論上的20種降至12種,為順利推動高考提供了現實的便利。

  但這一方案,並沒有從根本性上解決功利選科的問題。在采用這一方案之初,就有很多人擔心,保護了物理,難度位居第二的化學就可能成為學生再次棄選的科目,功利算計的目標。

  新方案公布不久,江蘇就曝出化學選考人數大幅下降,重演浙江物理選考人數顯著失衡的一幕。網絡傳聞,第一年江蘇考生化學選考人數占比僅有14%。這一數字並未得到江蘇相關方麵的確認,但日前江蘇相關部門公開談到了化學選考人數比例過低的問題,並呼籲家長和考生不要功利選科。

  第四批新高考改革啟動,並沒有把化學列入限選之列,但卻紮緊和提高了高校這一端門檻的設置,這就是同步出台的最新版《指導目錄》。

  在高校92個專業大類中,有7成需要學生具備紮實的物理基礎,6成涉及化學。因此,在新的指導目錄中,對於大量的理工科專業根據培養要求,選科科目上做了更為嚴格的限製,物理和化學往往不再是任選其一,而是都需要選考。這就意味著無論是“3+3”模式,還是“3+1+2”的改革模式,如果想學理工科專業,物理、化學是必要的選項。

  這一措施是給功利性選科的有力一擊,同時也是不得不采取的強力措施,對學生選科作出進一步限製。

  因為不單是物理、化學選考人數下降,而是偏理科生整體減少的問題,不考就不學,功利性選科與學習,給一些高校的人才培養造成了明顯的隱患。

  福建某高校曾對浙江新舊高考考生做了對比分析。因為培養的需要,在該校的一些專業培養上,無論選科結構如何,普通化學都是必修課。2015/2016年老高考時期,來自浙江的考生普通化學平均分為81分左右,但到了2017年新高考第一年,浙江的新生平均分則隻有61分,直線下降20分。老高考時期,浙江考生幾乎全部及格,但2017級浙江新高考入學的考生不及格率則大幅飆升40個百分點。究其原因,就在於這部分考生在高考中選考了生物就可以報考該校相關專業,沒有選考化學,事實上也基本放棄了中學化學學科的學習,才導致這種現象的出現。

  出現這種現象的,不止一所高校。許多高校對同一專業的同學,不得不搞“分層教學”,一些學校甚至不得不安排補學中學的課程。

  背後的原因就在於,在功利環境下,隻要和高考無關,不選考的科目,學生基本就放棄了該學科的認真學習,隻要糊弄好合格考即可。而一些中學,也在積極配合學生的應付與糊弄。這與過去高中會考製度形同虛設的狀況如出一轍。

  有專家曾和我爭論說,無論是否作為選考科目,作為一個高中畢業生,都是需要學習該科並達到合格水平,才能正常參加高考的。理論與製度設計上的確如此,但現實卻是另一番光景。雖然一些省市甚至明確規定合格考通過率98%,但實際上,誰敢不讓一個學習了三年的孩子參加高考?

  這次《指引》的調整,就是紮緊高校選考的籬笆,應該說是想從根子上去解決這個問題。但“功利選科”的壓力也因此全部轉移到高校身上了,高校能否落實到位,這本身也存在著不小的挑戰。

  如果堅持物理、化學必須同時選擇,就意味著錄取分數會低一些。對學校社會聲譽造成嚴重的影響,所以學校的壓力也很大。

  今年高考錄取中,很多嚴肅媒體不斷曝出某著名師範院校錄取分數直逼清華北大。這其實是不了解新高考製度下,各學校與專業錄取分數高低無法做簡單的比較,而是和選科要求相關。比如材料專業要求選考化學與要求同時選考物理和化學,其錄取分數會截然不同。一旦要求同時選考物理、化學,則意味著分數線會非常低。一旦要求寬泛,則分數線會看起來比較高。

  去年某新高考省份,在最後一次本科補錄階段,如果考生選考了物理等較難的組合,上一個本科則不足300分,但如果是選考了最容易的組合,錄取線則高達500多分。後三門是賦分製,起評分就30分的情況下,一個不足300分的學生,理工科專業如何培養?高校也是左右為難。

  從這個角度看,紮緊高校的籬笆還不夠。要徹底係統地解決功利性選擇帶來的難題,需要基礎教育與高校全麵聯動,包括對學生和家長的科普、宣貫。

  我們也有必要在理念上,對學生的選擇權進行全麵係統的認識,或者說是檢討:絕不應該過度美化選擇權,盲目放大學生個人的選擇權,而忘記國家的需要與權利。

  首先,趨利避害是人的本性,選擇好學的,甚至是“好混”的,也是孩子的本性。在功利文化作祟下,麵對不考就不學的現實,不宜過度強調學生的選擇權,否則就必然會出現一些更複雜的問題,遠比文理分科更嚴重的問題。所謂的“基礎”,就是意味著必須都學,沒有太大的選擇,選擇隻是在基礎之上的選擇。如果不考則不學,動搖的是基礎教育本身。

  其次,麵對一個15、16歲青春期的孩子,我們也不能過度放大他們的興趣愛好。不僅僅是處在一個多變的年齡,更主要的是學科之間是有區別的,尤其是在學習年齡階段上不同,一旦錯過,就無法彌補,比如物理等自然科學,和人文社科完全不同。在不選就不學或者不好好學的現實情況下,更需要謹慎。不加任何限製,放任選擇,恰恰是不負責任的。

  最重要的是,我們在教育理論與理念上也不宜過度美化學生的選擇權,需要深刻全麵地認識到選擇權這種理念背後的文化與製度區別。

  西方教育理念上對學生選擇權的崇尚,實際是和其意識形態相關的,絕不簡單是一個教育理念的問題。美國的憲法,核心就是強調保障個人權力,私權,如何最大程度限製公權。在教育上,自然也是沿襲這一點,從人權角度,私權角度,甚至是不得不充分保障,不得不退讓的,比如個人的興趣愛好必然超越國家的需要。至今美國連戴口罩都統一不了意見就在於此。

  但中國不同。無論是意識形態還是社會製度都與西方國家截然不同。我們首先強調的不是個人的權利,是集體、是大家,是國家的權利。疫情之初,1700萬人口的武漢說靜止就靜止,說封城就封城,為全國疫情勝利作出了重要的貢獻。我們的教育方針第一位就是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強調的是我們對國家的意義,是國家的權利,而不是個人。過度強調個人的選擇,又將國家的需要與選擇至於何地呢?

  因此,從這個角度來講,在中國教育進入新的發展階段的時候,高考改革強化學生的選擇權,的確是一個非常大的進步,也是時代發展的結果。但同時,我們也絕不因此對學生選擇權絕對化、放大化、簡單化,必須依據我們的國情文化,根據國家人才培養的需要,對學生的選擇權作出必要的限製,以保障人才培養的需要,國家建設發展的需要。

簡介
陳誌文,beplay2網頁登錄總編輯,多年重點從事教育改革與治理研究。
聯係
手 機 掃 碼 查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