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曆成了我下不了的高台,更是孔乙己脫不下的長衫”,這是一個大學畢業生的慨歎,也成了最近一個熱門的話題。
日前一個自述“二本”畢業的大學生,發展遇到瓶頸,對目前的工作與狀態不滿意,於是感慨到:“如果沒有讀書,沒有攀登過九尺高台,我就可以心安理得回到鼠洞,就這樣心安理得平淡度過此生。但是偏偏見過外麵的精彩的世界,一無所獲回到鼠洞又怎可能安於現狀?學曆成了我下不了的高台,更是孔乙己脫不下的長衫。”
一句話道盡了目前一些大學畢業生就業的困境與尷尬,因此引起了大家的共鳴。
這句話大約可以這樣理解:因為就業去向狹窄,雖然我已經是一個大學生、本科生,或者是研究生了,但仍然沒有體麵、滿意的工作,實在不甘心、不願去從事一些和自己的學曆“不匹配”的“不體麵”的工作,也很難承認自己的平庸。
大學生就一定是穿上了長衫,站上了高台嗎?
很顯然,這個結論是難以成立的。
我們身子已經進入高等教育大眾化,但腦袋還停留在精英教育時代,生生把自己架上了高台,穿了一個虛擬的長衫。
2023年高校畢業生1158萬人,如果加上近百萬回國留學生,大學畢業生總量可能達到1250萬以上,逼近新增勞動力的80%。2023年政府的就業目標也隻有1200萬,如果解決了大學生的就業問題,就完成了全部就業目標。也就是說,大學生在今天隻意味著普通勞動者,有人開玩笑說,一個磚頭下去,必砸死一個大學生。這就是今天的中國,高等教育已經全麵進入普及化時代。
但遺憾的是,我們仍然有意無意在錯誤地用精英教育時代的尺子,量今天大學生的就業、發展的定位。
為了讓大家更透徹理解這個變化,再舉幾個數字。
先不說1977年高校僅招生27萬人,即便是到了1990年,全國本專科合計也隻招了60.88萬人。在當時,本科生,甚至專科生留校當大學老師是很普遍的,因為研究生全年也僅招了3萬多人。這就是精英教育時代,招生量太小了,因此大學生被稱為“天之驕子”。
在那時,每一個大學生都天然能有一份體麵的工作,即便是中職學生也如此。
1998,高考恢複20年後,高校招生第一次突破100萬,本專科合計達到了108萬。1999年開啟的大擴招,拉開了高等教育飛速發展的序幕,高考招生一年淨增長近52萬,達到了160萬。一年淨增長超過了整個90年代前8年的總和。從此,高等教育規模擴張的步伐再未停歇。2021年,全國高校本專科招生超過了1000萬,絕對錄取比93%。
近10年來,沒有一個省能完成招生計劃,普遍存在有學也不上的情況。2021年,本科錄取分數線最低的僅有280分(黑龍江),大量省市也隻是300出頭,而專科線在廣東僅有100分(第二次征集誌願)。如果嚴格地剔除賦分製下的兩個起評分30分,那分數線就隻有40分了。
2021年部分省市理科本科錄取分數線
滿分750分的情況下,280分就能上本科,100分上專科。
在今天的中國,考不上大學變成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研究生也一樣,如果看這20多年的招生增幅,本專科的增幅遠遠低於研究生。1990年,研究生招生3萬餘人,1998年也隻是招了7.2萬人,2022年,招生超過了124萬,遠遠超過了1998年本專科招生的總和。根據最新數據,2023年北京地區高校畢業生中,研究生占比超過了本科生。
如果我們回頭看看錄取分數,就知道beplay中心錢包體育錢包有“多麼難”。雖然beplay中心錢包體育錢包報名人數不斷創下最新紀錄,競爭越來越激烈,大家都喊難,但是看全國錄取控製線就明白到底是不是真難。
在剛剛公布的2023錄取線最高的A類考生中,當單科滿分為100分的情況下,18個專業門類中,要求50分以上的僅有文學與教育學,分別是54與51,其餘16個專業超過40分的僅有6個,10個專業均為30餘分,其中最低僅有30分。再強調一下,滿分是100分,這是研究生招生考試的合格線。
再說名校的稀缺度。
直到90年代中期,一個高校招生2000多人就算比較多的,而且幾乎都是本科生,研究生占比可以忽略。但是在當下,完全不同了。2022年,頂級名校每年招生總量均超過了1萬,最高可達16000-17000,其中最著名的幾所高校,本科生占比僅有30%左右,70%都是研究生。比如複旦大學15651名新生中,本科僅有4120人,占比僅有26%,其餘均為研究生。
名校的稀缺度顯然都在大幅下降,名校的研究生稀缺程度更無法和幾十年前相比。大約也因為此,所以香港落戶限定內地9所高校,但限定本科畢業生,如果加上研究生,可能就容納不了了。
換句話說,目前頂著名校光環的畢業生,是20多年前的6、7倍,甚至更多。
說了這麼多,隻想提醒一個殘酷的現實:當下的大學生隻是一個普通的勞動者,從稀缺度來說,還不如90年代的高中畢業生,包括職高。1998年,在適齡人口與新生兒均遠遠大於當下的背景下,全國普高+職高合計招生僅有930萬人,在校生2445萬,但2021年,大學招生就超過1000萬,高校在校生就超過了4400萬。
簡單從稀缺度角度講,當下大學生又何談對標“孔乙己”?
1947年是民國高等教育最發達的一年,招生大約11萬人。在上世紀3、40年代,能讀到高小(6年小學)的人,已是屈指可數。
高等教育普及化,是因為社會的進步,國家的強盛,給了我們更多受教育的機會,大學生並不天然高人一等,並不天然會有體麵的工作,更不等於坐上高台,穿上了長衫!
要走下高台,脫下長衫,首先我們自己需要撤下想象的高台,自己脫下並不存在的長衫。因為大部分人從來就沒有走上過高台,穿上過長衫。
當然,我們也必須承認一個現實:就業期望值與學曆直接相關。社會輿論錯位的定位也把大家送上了高台,穿上了長衫。
一個職高畢業生去餐館當服務員,去流水線打螺絲,輿論不覺得有什麼,因為你是一個普通勞動者。
但是一個大學生去當服務員,去打螺絲,輿論就不適應了,更不要說一個本科生去當服務員,打螺絲。一有211畢業大學生送快遞、研究生送外賣,就頻繁登上輿論熱榜。這背後,是陳舊錯位的觀念、錯位的輿論把大家送上了高台,穿上了長衫。
還有父母。即便大學生自己願意去當服務員,打螺絲,可能父母還嫌丟人,恨不得把孩子五花大綁留在家裏啃老。很多的父母無意間按自己曾經的經曆去判斷現在的大學生,也因此,我們可以看到越來越多的緩就業、慢就業,甚至不就業的大學畢業生,beplay中心錢包體育錢包、考公,“二戰”“三戰”,循環往複。
記得一位重要的負責人曾公開強調,要讓大學畢業生體麵地就業,也贏得了大家的讚賞。但什麼是體麵?在幾乎人人都是大學生的時代,我們如何保證都有體麵的工作?
高等教育在快速邁進到普及化,我們腦袋還停留在精英教育時代,所有人都發生了錯位,不僅僅是大學畢業生。
因此,要讓大學生走下高台、脫下長衫,社會輿論與公眾也需要與時俱進,明白當下已經是一個高等教育普及化的時代,大學畢業生隻是一個普通的勞動者,幹什麼工作都是正常的。這也是發達國家高等教育普及化後的結果。
還有,就是輿論傳播形成的誤導。每年高大上的就業崗位有多少?互聯網大廠招多少人?公務員招多少人?看看納稅人的總量,就知道拿著高薪的人是極少數。2022年統計年鑒顯示,我國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的人,僅有大約10%。但輿論傳播的篩選作用,讓很多大學畢業生陷入了虛幻的期望中。
當然,要讓孩子們徹底走下高台、脫下長衫,最後還需要經濟的發展,創造更多需求崗位,同時,也需要改革社會保障與分配製度,縮小不同崗位階層的福利待遇,也就淡化了高台與長衫。薪酬待遇懸殊的現實,的確讓孩子們很難走下這些虛擬的高台,脫下這些本不存在的長衫。社會也需多一分寬容,更多地共情和理解年輕人,尊重體力勞動者、技術工人。
當然,我們也可以把這句話理解為,讀書讓自己看到了更大更精彩的世界,無法甘於平庸,那很好,拚搏奮鬥就是了。真正想要走上高台、脫穎而出的孩子要明白,那意味著不能再僅僅依靠你所獲得的一紙文憑,因為大家手中都有,而是要靠實力、能力和持久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