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媒體報道,一些地方高校出台各種措施,要求學生上課需要坐到教室前排,否則給與相應處分,或者在相關評比中不予評選資格。
對於一些學校的這種做法,輿論給與了不少批評與嘲諷。毫無疑問,首先老師需要檢討,講得好,何必愁學生躲著?多數輿論也是這個論調。大概意思就是如果老師講得好,大學生早就擠滿了課堂,比如某某教授的課堂,一座難求,何必驅趕著聽課?
這個說法沒有錯,但能否讓老師個個都是名師?顯然不現實。同時,大量理工科的基礎課,很難講出花樣來。更重要的是,我們也必須看到這個問題的另一麵:大量大學生缺乏基本的學習意願與習慣,這是高等教育普及化後必須麵對和解決的一個重大問題。
大家可能沒有注意到,出台類似措施的學校,大多都是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即所謂二本院校、三本院校甚至專科學校,鮮有著名大學,為什麼?
伴隨高等教育的快速普及化,一些知識基礎差,缺乏良好學習習慣,甚至不願意學習的孩子也進入了大學。於是,大學不得不把大學生當中學生管,從基礎的學習習慣養成做起。
我們都知道高等教育進入了普及化,但可能還沒有意識到已經普及到什麼程度了。
簡單從錄取率上看,近年高招錄取率基本都在90%左右;而從錄取分數看,則已經不能更低了。2023年,媒體關注到吉林本科線僅有292分,一片驚呼。但隨即發現,黑龍江更低,僅有287分。其實早在2021年,黑龍江的本科線就僅有280分。滿分750分,考到280這個分數是什麼水平?
至於專科線,大多隻有100多分(新高考地區因為賦分原因,起評分就120分或60分,略微高一些)。2021年,廣東專科線150分,第二次征集誌願降至100分,廣東是新高考地區,後2門科目搞賦分製,起評分30分。如果扣除這30分,是多少分?但如果扣除起評分,滿分750分下,100多分甚至更低就可以上大學,這樣低的分數是因為智商問題嗎?顯然不是,是因為不想學,不願意學。即便如此,目前一些高職院校都不得不在9月開學後進行二次補錄,因為批量考生不報到,導致招生計劃大量浪費,不得不二次錄取。
換句話說,在高等教育普及下,大量不願意學習的孩子都順利地進入了大學。
其實老師好與壞,已經不是決定性的因素,高校麵臨著艱巨的質量問題,也是前所未有的困境。不僅僅是如何講好課的問題,而是如何讓不喜歡學習的孩子去學習?
這是以前的大學,尤其是精英教育時代所不同的。比如剛剛恢複高考時,因為複雜的曆史原因,高校的老師良莠不齊,很多老師也往往是照本宣科,但卻阻撓不了學生們學習的熱情。在那個精英教育時代,上大學的機會是稀缺的,絕大多數大學生知識不一定豐富,但都有著良好的學習習慣與學習動力,都在拚搏奮鬥,不會因為老師的好壞就不去學習。
▲清華大學1977級的學生在課堂上。(新華社發)
▲1978年3月,北京師範大學1977屆新生在學習中交流。(新華社發)
那個時代的大學課堂,都是對學習充滿了渴望的麵孔。但是現在不同了。即便是有優秀的老師,同學們也未必想學習,願意學習。為什麼大家喜歡搶教室後麵的位置?因為可以在老師的盲區方便摸魚,溜號。
一位高職的老師曾在網上吐槽說,一節大課,八九十人隻來了7個,這7個人課堂上外放打遊戲,看視頻,如若無人。在憤怒下,他咆哮了一番,後來他有點後悔:好歹這些孩子還來了,其他孩子徹底就沒有到教室上課。但他也感慨道:最後還不敢給這些孩子不及格,萬一有個尋死覓活的,他就吃不了兜著走了。
於是,高校不得不想各種辦法,把孩子們驅趕進教室、圖書館。比如東北某專科學校為了防止學生缺席課堂、打遊戲,索性把宿舍樓鎖上,上午十一點前不開宿舍樓大門,就是防備孩子們溜課,回到宿舍睡覺打遊戲。提前回宿舍需要向輔導員等相關負責人申請,獲得批準方可提前返回宿舍。為此,還被同學投訴到網上,形成不小的輿情。
一些高職學校索性進行封閉管理,輔導員下沉到學生宿舍,班級課堂,嚴管作息與宿舍電力、網絡供應,以防備學生通宵打遊戲,比如到時間斷電,斷網。日前江西也出台規定,為加強高校的教育質量管理,禁止大學生手機隨意進課堂。
一些學校不得不把大學生當中學生管,因為他們在學習行為習慣上還沒有養成,像beplay體育手機生。
其實不僅僅是普通大學會遇到這個問題,著名大學也存在類似的問題。日前,某著名大學教授感慨:以前學生上課是偶爾缺席,現在是經常性的,這個學期最全的時候也隻有70%。
怎麼辦?
第一,還是需要解決老師與課堂質量的問題,恰恰越是層次低的學校,對老師的水平要求越高,絕不是越低。
當然,最根本的是,我們的高校必須針對這種變化,在辦學定位與培養模式上做出調整、變化。絕不能再用“千校一麵”的課程體係與培養模式去培養這個層次的大學生了。對於這批孩子,如果知識基礎很差,甚至不願意學習,他們可能更擅長和喜歡的是動手,而不是傳統的課堂與知識學習為主。如果還按以前的大學模式去培養,對大家而言都是浪費,是雙輸!
坦率地講,如果不願意學習,何苦非要上大學?我們的大學生與家長都值得想想。雖然學費低廉,但是我們至少還搭上了時間、發展機會,為什麼不考慮一下更適合的發展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