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編專欄
2024年教育,除了7條主要工作,更需要重視3個認識
文 / 陳誌文
2024-01-12
要跳出教育看教育,從國家發展戰略需要角度看教育的主攻方向,才能不迷失於微觀教育的小圈子自美。

  2024年教育的主要工作是什麼?昨天召開的全國教育工作會給出了7條明確答案:

一要著力構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新生態新格局。二要強化高等教育龍頭作用。三要進一步夯實基礎教育基點。四要增強職業教育適應性和吸引力。五要不斷開辟教育數字化新賽道。六要堅定推進高水平教育對外開放。七要以教育家精神為引領強化高素質教師隊伍建設。

  對於落實2024年教育工作,會議上給出了詳細的部署。但是,最後要落實好,要做好這些工作,可能更需要廣大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教育的管理者跳出教育看教育,要有係統思維,從國家發展的戰略需要出發,深刻認識領悟到當下國家對教育的定位與需要,自覺對標,找到核心與重點。

  相關領導的講話中對此著重強調:必須跳出教育看教育,聚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這個最大的政治,深刻認識教育強國的主攻方向和戰略布局,書寫好以教育強國建設支撐引領中國式現代化的新篇章。

  也就是說,我們不能在教育圈裏打轉轉,必須跳出教育看教育,站位國家發展戰略看教育的主要任務與發展方向。黨的二十大報告其實早就講得很清楚了,即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麵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戰略性、基礎性支撐。高質量發展是實現現代化的首要任務,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是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如何實現高質量發展?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這也是教育強國建設的核心目標與任務。

  有了這樣的戰略認知,我們才能深刻認知教育強國建設的主攻方向,戰略布局,而不是迷失於細枝末節,才能抓住重點。

  正因此,相關報告特別強調了三點:一是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屬性,更加突出從國家利益的大政治上看教育,堅定不移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二是牢牢把握教育的戰略屬性,更加突出從教育科技人才一體推進的大戰略上辦教育,堅定不移服務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三是牢牢把握教育的民生屬性,更加突出從經濟社會發展的大民生上抓教育,堅定不移促進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最廣大人民群眾。

  也就是說,第一,還是為誰培養人的問題,我們是要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第二,要明白教育對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戰略支撐屬性,但這種屬性與價值的實現,是和科技人才一體推進中才能實現的。第三,重視民生屬性,但更強調的是從整個社會經濟發展的“大民生”上看教育。

  在最後,報告再次強調,“要準確把握教育與中國的關係,在中國式現代化的進程中找準定位,明確方向”。

  坦率地講,我們的教育實踐中,經常會陷於微觀的教育理想中不能自拔,忘記中國的國情文化,忘記中國教育的特殊屬性。教育是促進每一個人的全麵健康發展,但我們同時不能忘記國家的戰略需要,尤其是教育的決策者、管理者,大方向要清楚,必須基於國家的戰略需要和方向,平衡好個人與國家,教育自身規律與國家需要之間的關係。

簡介
陳誌文,beplay2網頁登錄總編輯,多年重點從事教育改革與治理研究。
聯係
手 機 掃 碼 查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