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即將讓出世界留學生第一生源國位置,印全麵接棒
疫情結束後,中國赴美留學人數繼續下滑0.2%,印度赴美則大幅增長35%。
根據最新公布的美國門戶開放報告(2023)數據顯示,2023年赴美留學人數達到105.7萬,同比增長11.7%,增幅是近40年最高。疫情造成的影響顯然已經過去,正在全麵恢複中。但中國內地留學生繼續下降0.2%,為289526人,比上年減少約600人,占比也繼續下降至27.4%。
雖然總人數與占比仍然位居各國第一,但僅領先印度兩個百分點。印度2023年赴美留學人數達到了268923人,比上年大幅增長35%。而此前的2022年,印度大幅增長18.9%,但中國仍然是下降8.6%。
與此同時,ETS也公布了近年GRE的參考數據。2023年(2022年7月-2023年6月),中國籍考生57769人,增長13.8%,比上年增長約7000人。但印度考生為113304人,幾乎是中國考生的2倍。在2021年,中國考生是70136人,比印度考生多1萬人。但是兩年過去,印度考生實現倍數增長,遠遠超過中國考生。
美國是世界第一大留學生目的國,也是中國留學生第一目的國,具有標誌性意義。
有很多人誤以為是疫情影響了中國赴美留學。其實近10年,我們赴美留學人數的增量一直在下降。2013/14學年達到最高,年淨增長41568人,此後淨增長人數連續下降11年。疫情前的2019年僅增長2984人,幾乎陷於停滯。此後則受疫情影響大幅下滑,連續下降5.5萬與2.7萬,今年繼續下降600人左右,淨增長人數連續3年為負數。
雖然美國大使館發布聲明,2023年中國赴美留學生簽證發放7萬多人,出現大幅反彈。但實際上,美國發放給印度的更多。截止2023年10月份,美國給印度學生發放了近9萬留學生簽證,和疫情前相比大漲160%。考慮到門戶開放報告是存量數據,如果簡單按美國發放的留學生簽證看,則印度已經超越中國。
考慮到2023年數據可以忽略疫情對留學的影響,我們基本可以確定,2024年,中國將徹底讓出美國第一留學生源國地位,印度實現對中國的超越。
赴英保持增長,但增速下降,也遠遠低於印度
英國是我國留學生的主要目的國之一,位居第二,根據英國高等教育統計局 (HESA)數據顯示,2021—2022學年英國國際學生總人數接近68萬。中國內地仍為除歐盟外的最大生源國,達到了151690人。2017—2018至2021—2022的五年期間,中國內地學生人數增加了44475人,從10.7萬上漲到15.2萬,整體上漲了42%。如果加上香港、澳門、台灣,這一數字為17萬左右。
印度則排名第二,有12萬,和中國內地留學生僅差3萬,關鍵是增長速度驚人。5年漲幅達522%,是我們的10餘倍。換句話說,在英國,我們也即將失去第一生源國地位,隻是時間問題。
加拿大是我國留學生另外一個重要的目的國,但從2018年起,印度就已經全麵超越中國,成為赴加留學的第一生源國。根據媒體報道,加拿大部分公立高校印度學生占比竟然超過40%。
也就是說幾乎所有西方國家,中國留學生都出現了類似的現象,下滑或者增長乏力,印度則在全麵趕超。
西方圍堵中國是重要外因,但新一代人價值觀的變化也是重要內因
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比較複雜。這裏不全麵展開了,主要從宏觀角度談兩個方麵的問題。
從外因看,美國帶領西方發達國家圍堵中國是一個重要的原因。
美國國務卿公開宣稱歡迎中國留學生,但顯然,遏製中國的戰略已經產生了全方位的影響。
為遏製中國的發展,美國從貿易到技術對中國進行了全麵圍堵。他們深刻認識到,隻要有人才,這種圍堵,包括技術脫鉤都隻能是暫時的,於是美國從2018年起開始限製中國留學生簽證,對於學習“敏感專業”的高層次留學生(研究生尤其是博士,包括訪問學者)全麵叫停,甚至直接把十餘所中國高校列入“黑名單”。
近年,英國、德國、日本等國家也紛紛出台類似政策,加強對學習相關敏感專業進行限製。美國則對所謂敏感專業逐漸覆蓋到所有理工科專業,甚至放大到部分文理交叉的學科專業。
包括清華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西工大、北航等著名理工科大學的出國留學人數出現大幅下挫,甚至跌去2/3。根據相關高校2023年的最新出國數據,也沒有出現明顯反彈。比如清華大學2023年本科生出國率僅有15.6%,和疫情期間13-14%區別不大,但和2018年相比,下降超過10個百分點。顯然還是簽證因素,而不是疫情因素。我留學生在入境美國時被遣返的案例越來越多,甚至成為常態。
雖然美國國務卿稱歡迎中國留學生,但顯然是說一套做一套。當然,對於學習人文社科的學生,他們的確熱烈歡迎,本科生以下也受影響不大。
還有惡化的留學環境。
拜登政府上台後團結帶領整個西方圍堵中國,全麵妖魔化中國,留學環境進一步惡化。皮尤的調查表明,美國對中國負麵評價人群占比已經超過80%,幾乎是3年內實現了倍增,讓更多家長對於留學安全產生了疑慮。
與此相關,為了遏製中國,在脫鉤斷鏈的同時,美國帶領西方全麵扶持印度、越南等國,試圖替代中國。這種扶持是係統性的,不僅僅是產業鏈的轉移。
美英等國家相關資源已經係統性向印度傾斜,比如各種公益基金、企業對教育的扶持資金等全麵轉移為支持印度等國家的留學生。同時,很多跨國企業撤出了中美等雙邊合作,即便是中國出資的各類科研合作項目也被迫全麵暫停,導致中美教育交流的基礎支撐在逐級消失。
國際間學生流動是國與國關係的晴雨表。美國帶領西方全麵圍堵中國,是一個係統性的外部因素,印度成為這種博弈的獲利者。在經濟與政治雙重追捧中,印度成為西方發達國家的模範生,印度留學生超越中國幾乎成為必然。
△國內部分高校本科畢業生出國留學率
從內因看,新一代年輕人留學意願也在快速下降。
伴隨00後進入舞台,這一代人不再熱衷留學。
一方麵是內生的民族自豪感,對西方不再崇拜。
這批人是中國快速發展的20年成長起來的,中國在城市建設等各方麵硬件建設上不輸西方發達國家,甚至超越西方發達國家。在這個過程中,這批年輕人內生的民族自豪感是前所未有的。
與之相關,中國傳統文化在這一代人身上明顯出現了回歸,漢服、唐裝盛行,2023年,美國好萊塢大片全麵敗給國產電影也是一個明證,《長安三萬裏》被熱捧就是經典代表。
另一方麵,在優越的條件下成長的一代,對出國留學缺乏動力和熱情。
在父母、祖父母“非常6+1”的嗬護中成長起來的一代人,現在卻要一個人遠赴重洋,獨自麵對語言、文化、學習、生活等多方麵挑戰,無異於新的“上山下鄉”,對於很多人來說,缺乏足夠的動力去留學,甚至是畏懼留學。
當然,中國高等教育質量的快速提升,也讓出國留學不再必須。中國高校在世界各種排名中快速提升,我們暫且不論各種綜合排名,就拿當下最熱門的計算機等學科為例,更重視學術評價的CSRanking中,清華大學長期位居世界第二。
從更宏觀的視野看,這似乎也是一個必然規律。80年代初,日本在社會經濟高速發展之後就開啟了留學快速發展的時代,但經過20餘年的快速增長,隨後進入大約10年的平台期,近10年則開始出現明顯的下降。對照我國的留學發展階段,有著驚人的相似。經過最近20年高速發展之後,近年也已經開始逐漸進入平台期。
出國留學仍然是我國高層次人才成長的重要渠道
根據公開的信息統計,2023年新晉兩院院士中,超過54%有海外留學背景。在新當選的中科院院士中,超過76.3%有海外留學經曆。出國留學顯然是我國高層次拔尖人才重要的成長、培養渠道,這也是美國阻擊我們理工科專業學生赴美留學的根本原因之一。
在科學技術上,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仍然遙遙領先,美國不讓我們優秀的人才去留學就罷了,如果能出去,為什麼不出去?
對於普通人的成長來說,出國留學,不僅僅是學習知識,也是一次難得的擴展視野,見世麵的機會。如果有條件,為什麼不去?
更重要的是,出國留學也是破解西方圍堵中國、妖魔化中國的重要戰略。每一個留學生都是中國鮮活的發言人與代表,有著外交部發言人難以替代的真實性、可靠性與說服力。事實上,近年衝在愛國一線的,也大多是我們的留學生,他們每個人以自己的力量,在溝通交流中破解對中國的妖魔化。
從這個角度,我們必須堅定支持出國留學,對一些妖魔化留學的輿論堅決說不!留學隻是成長路徑的選擇,無關愛國與否,更不等於不愛國。即便是暫時留在海外發展的人,也不等於不愛國。事實上,美國2018年推出的中國行動計劃,就是針對在美華裔科學家,以防止他們與中國進行科技合作。
因此,無論從哪個角度,我們都需要對一切妖魔化留學的論調堅決說不。
最後,想提醒一點,相比西方發達國家,一帶一路國家的留學更值得我們普通人關注,不僅僅是性價比,更重要的是發展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