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開展以來,河海大學強特色、向家國、踐使命,聚焦高質量發展主題主線,圍繞學校優勢短板、機遇挑戰和改革方向,真正解決一些國家所期、發展所需、改革所急、師生所盼的真問題,達到學在深處、謀在要處、幹在實處的目標,在新時代“大哉河海奔前程”中打頭陣、當先鋒、挑大梁。
強特色:鑄牢河海之魂
“要持續把推動事業發展作為最終目的,以主題教育為契機,切實把學習成效轉化為開創學校事業發展新局麵的生動實踐,以實際行動交出一份‘教育強國,河海何為’的滿意答卷。”在河海大學主題教育讀書班結班式上,校黨委書記唐洪武如是說。
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學校緊扣“持續推動學校高質量發展”主題,堅持目標導向與問題導向相結合,圍繞加強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助推科技自立自強和文化自信自強、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等領域,結合高水平推進“雙一流”建設、高起點啟用常州新校區、高質量籌備第十四次黨員代表大會、高標準開展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等重點工作,開展問題大梳理和難題大排查,切實摸清情況、找準問題、提實對策,係統性回答百年辦學的經驗啟示是什麼,新時代新征程黨和國家需要什麼樣的河海大學,以及河海大學如何主動超前布局、有力應對變局、奮力開拓新局等事關發展的重大課題。
特色是學校生存發展之基,也是立身立業之本。學校通過大學習、大討論、大調研,找準國家重大戰略之需,找出水利高質量發展之勢,找對水利科技創新之要,堅定不移圍繞行業辦學,深化與主管部委、行業龍頭企業、流域機構的深入對接,深度整合校內人才科技優勢和校外工程實踐優勢,強化大科學交叉和多尺度融合,持續擦亮水利特色品牌,加強水災害防禦全國重點實驗室等高能級創新平台建設,以“水”為核心推進創新鏈、科技鏈、產業鏈、人才鏈、資金鏈等多鏈協同,打造國家水利戰略科技力量,強化承擔國家重大科技任務和內源性技術創新的能力與貢獻,提升水資源供給的保障標準、保障能力和保障質量。
向家國:涵養河海之誌
在主題教育期間,學校廣泛組織校外思政資源走進校園,引導師生心係“國家事”、肩扛“國家責”,以強國有我的誌向積極投身中國式現代化國家建設。
不久前,數百名師生校友在河海大學禮堂聆聽了一堂別開生麵的“大思政課”。曾向習近平總書記作彙報的廣東省水文局工程師李蘭茹,與師生分享了環北部灣廣東水資源配置工程建設及當地優化水資源配置情況。與李蘭茹同台的還有來自三峽水利樞紐、南水北調、白鶴灘水電站、平陸運河、紅旗渠等大國重器的先鋒榜樣,他們緊扣“河海鑄神針”主題,共同講述超級水利工程背後的動人故事。
在2023年“勞模工匠進校園 思政教師進企業”省級示範宣講會上,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奮鬥者”號總設計師葉聰,大國工匠、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十四研究所數控車高級技師胡勝,全國勞動模範、蘇州太湖雪絲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胡毓芳等勞模工匠,用生動的案例、動情的故事,將勞動精神、勞模精神、工匠精神的精神傳遞給師生。在江蘇省科學家精神宣講團走進河海大學活動中,周顯信教授講述了郭永懷、南仁東、屠呦呦、華羅庚等科學家的故事。在聽完報告後,水文水資源學院學生任瑞傑深有感觸到“宣講中提到的數學家華羅庚與河海大學頗有淵源,華羅庚先生的啟蒙老師王維克是河海大學早期畢業生,這讓我很振奮。”
大江大河蘊含大智慧,水利人艱苦創業、奮發砥礪、堅韌不拔的優秀品質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也是一堂生動的思政大課。通過榜樣的力量,讓主題教育更加鮮活動人,更加入腦入心。在教育部2023年高校黨組織示範微黨課上,全國優秀教師楊海霞講述了學校徐芝綸院士光輝的一生,用一個個生動的小故事講述徐老“學無止境,教亦無止境”的育人思想,傳遞老一輩科學家的家國情懷。在一個個先鋒榜樣的感染下,在一次次如鹽在水的浸潤下,河海師生牢固樹立起“天下有溺猶己溺,此誌毋稍弛”的家國情懷,努力將個人理想融入服務黨和國家事業發展,讓青春之花綻放在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踐使命:激揚河海之為
在2023屆畢業生代表座談會上,當大禹學院的袁浩宸得知河海科研團隊在我國西北阿拉善沙漠中找到了飲用水,為當地居民解決了飲水難的問題時,認識到專業知識和科技力量的作用,萌生了攻讀博士的想法。他希望在不久的未來,可以突破某項技術,造福於祖國和人民。
學校紮實做好主題教育的深化、內化、轉化工作,教育引導黨員幹部在以學鑄魂、以學增智、以學正風、以學促幹上下功夫見實效,著力念好調查研究“深、實、細、準、效”五字訣,全力推動思想大解放、能力大提升、作風大轉變、工作大落實。
借助即將啟用的常州新校區,謀劃如何賦能地方產業發展和城市能級提升。在主題教育期間,校領導就帶隊20餘次考察新校區建設進展,現場辦公解決問題,全力打造高標準國際化校區。圍繞常州“新能源之都”建設,聚焦於智慧製造、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布局建設十大學院,與常州市重大創新平台簽署合作協議,致力突破關鍵未來技術,建設高端創新平台,落地產學研標誌性項目,有力推動城市和高校雙向奔赴、相互成就。
聚焦有組織科研方麵存在的問題,壓實“校領導帶頭-學校布點-學院建點-團隊駐點”責任體係,建立“平台主導-任務導向-交叉組建-穩定支持”團隊組建機製,著力構建“一體化”配套製度體係、創新平台和科技服務體係,推進有組織科研新範式。成立智慧水利研究院、調水工程研究院、黃河研究中心等前沿研究機構,布局建設點對點映射並輻射全流域的智力中心,打造國內及國際大江大河治理中心;依托基本科研業務費設立種子基金,圍繞國家重大科研攻關任務及數字孿生水利、水利行業通用模型等行業重大需求,開展前瞻性、基礎性、戰略性預研究和集成攻關,提升項目攻關能力和行業服務實效。
“要持續把強化理論武裝作為首要任務,把提高能力本領作為根本要求,把學查改貫通作為關鍵抓手,把推動事業發展作為最終目的,不斷把學習成效轉化為開創學校事業發展新局麵的生動實踐。”河海大學校長楊桂山在主題教育讀書班結班式上說道。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