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鄉村振興是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關鍵一環,是縮小城鄉發展差距,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有力保障。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斷發展,經濟增長迅速,但是卻也出現了鄉村地區勞動力流失、城鄉發展不平衡等問題。本文通過探尋科學勞動理論在新時代背景下於鄉村發展中的應用,解決鄉村發展出現的問題,助力鄉村振興,縮小城鄉發展差距,推動城鄉一體化,確保共同富裕的實現。
關鍵詞:科學勞動;鄉村發展;共同富裕
一、科學勞動融入鄉村發展的重要意義
1.科學勞動助力鄉村振興。2020年12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提到,“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的重中之重,把脫貧攻堅作為全麵建成小康社會的標誌性工程,組織推進人類曆史上規模空前、力度最大、惠及人口最多的脫貧攻堅戰,啟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動農業農村取得曆史性成就、發生曆史性變革。”自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勞動的重要性,號召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努力勞動,在勞動中實現自我價值,全體人民共同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在當今世界,科技已經成為推動生產力發展的第一要素,科學勞動成為社會生產中的重要力量。我國作為傳統農業大國存在著廣袤的非城市地區和大量的農業人口,科學勞動助力我國鄉村地區科學發展。要在勞動中學習先進管理經驗、運用先進生產技術、提高個人勞動素質,響應我黨和人民的號召,將自我價值的實現與鄉村振興緊密結合、與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緊密結合、與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緊密結合。重視科學勞動,改變鄉村地區的傳統勞動模式及勞動理念,在科學勞動理念的引領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在科學勞動理念的應用中促進鄉村地區健康可持續發展、在科學勞動理念的不斷豐富與發展中將鄉村振興戰略與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目標緊密結合。
2.科學勞動推動分配公平。分配公平問題長期以來受到我國社會各界的關注和熱議,也是我黨和政府著力解決的工作重點。黨的十七大提出,合理的收入分配製度是社會公平的重要體現;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處理好效率和公平的關係,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隨著我國鄉村振興戰略的施行,鄉村地區的分配問題愈發受到關注。鄉村是農民的鄉村,鄉村振興理想是所有參與到其中者的共同理想,然而在不同的理想之間各有各的訴求,利益分配和力量的不對等與不平衡是鄉村振興難以形成合力的最大難題。在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關懷下,我國鄉村振興戰略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隨著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目標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理想的推進,仍然需要加強鄉村地區建設、建立起科學合理的利益分配機製、協調好鄉村地區內部的利益分配及力量不對等問題,推動鄉村地區健康、可持續發展。我國作為農業大國,鄉村地區在我國的經濟建設中起著十分關鍵的作用。提高鄉村地區勞動力素質,充分利用科學技術、學習先進管理經驗、在科學勞動中提高鄉村地區勞動效率,將鄉村這塊“蛋糕”做得更大,吸引更多的人才投入到鄉村建設中來。鄉村不僅是農民的鄉村,更是所有參與鄉村振興者的鄉村;在做大鄉村這塊“蛋糕”的同時不能有失偏頗,要協調好鄉村地區內部的利益分配,使每個理想及訴求都能得以尊重;通過科學勞動建立起更加科學合理的利益分配體係,解決好鄉村地區內部的利益分配問題。在尊重每一個理想及訴求的同時將每一份建設性力量集中起來,共同為鄉村振興保駕護航,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提供牢固的後方保障。
3.科學勞動確保共同富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在我黨的重要工作會議中提出要堅持共同富裕,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我們說的共同富裕是全體人民的共同富裕,是人民群眾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數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齊劃一的平均主義。”隨著脫貧攻堅戰略的實施,在我黨的領導和全體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顯著的成果、曆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盡管已經解決了絕對貧困這一曆史性難題,但城鄉區域發展不均衡問題仍然存在,仍需全體人民繼續艱苦奮鬥以達到共同富裕。城鄉之間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核心是農民收入低且增收較為困難。長期以來我國鄉村地區為城市的建設提供著物質基礎、卻並沒有及時地將自身發展起來;將科學勞動融入到鄉村地區傳統勞動中,改變傳統勞作模式、加強個人勞動素質、提高勞動生產效率,通過科學勞動提升農民人均收入水平、並進一步解決城鄉區域發展不均衡問題。城市是鄉村的城市,鄉村是城市的鄉村;城市的發展帶動鄉村的發展,鄉村的發展為城市提供更為堅實的物質基礎。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建設中,鄉村和城市是緊緊聯係在一起、密不可分的一個整體;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需要的不僅是發達的現代化城市,還需要發達的現代化鄉村。縮小城鄉發展差距,將鄉村和城市的力量凝聚起來、確保全體人民共同富裕。
二、科學勞動融入鄉村發展的現實困境
1.科學勞動意識狀況與時代新人全麵發展要求的非一致性。
勞動意識是勞動主體態度的體現,能夠影響勞動主體的行為以及勞動過程和勞動結果。[1]新時代要求時代新人具備有較強的科學勞動意識,尤其是在當今的疫情時代、全球經濟低迷、要靠內部的經濟發展來帶動經濟的增長。從科學勞動的主體方麵來看,雖然我們黨、我們國家長期以來重點強調科學勞動的重要性,但是全社會,尤其是在農村地區,勞動人民還普遍沒有意識到科學勞動的重要性,缺少科學勞動意識、並沒有及時的將科學勞動與傳統勞動方式融合在一起,仍舊是以傳統的勞動模式為主。從科學勞動的客體方麵來看,我國廣袤的鄉村區域缺少能夠普及科學勞動意識的環境及設施,沒有良好的意識環境來支持科學勞動意識的推廣。隨著脫貧攻堅戰略的順利實施,我黨號召全體人民繼續保持良好作風、繼續艱苦奮鬥、要為了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而不斷前行,這就需要全體人民具備科學勞動精神,擁有科學勞動意識、在勞動中運用科學技術來提高勞動生產效率,加強個人勞動素質建設、提高個人勞動能力水平。自我黨向全社會提倡科學勞動以來,社會的勞動生產效率有了明顯提高、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距離我們想要到達的科學勞動水平仍然是有著較大的差距,因此全體人民,尤其是鄉村地區的勞動人民,仍需在辛勤勞動中去體會、去學習我黨所號召的科學勞動精神,力求在不斷地勞動中去豐富自我勞動意識、提高自我勞動水平、增強自我勞動素質、具備新時代所需要的時代新人素質。
高素質型人才同建設科技型鄉村的非耦合性。自古以來,無論在哪個社會人才都是推動一個社會發展進步的重要力量。尤其是進入新時代以來,在這個我們黨、我們國家愈發地朝著目標不斷前行的關鍵時刻,更是需要穩定的人才儲備來進行支撐。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我國攻克了絕對貧困這一難題,但是距離科技型鄉村、距離現代化文明鄉村仍舊是有著一定距離,因此將高素質型科技人才與鄉村發展有效結合到一起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就目前社會的普遍情況來說,想要有效將人才與鄉村結合到一起是存在著困難的。首先就人才是否願意到鄉村地區這一問題來說,盡管在我黨的號召和政府工作的推展下有大批的青年人才紛紛奔向鄉村地區進行建設,但是相對比每年畢業的高校畢業生及其他青年人才來講比例仍舊較低。在每年眾多的高校畢業生中,即便有著三下鄉、西部誌願等政策的鼓勵,絕大多數的畢業生仍舊是選擇去往北上廣這樣的大城市,而不是某些偏遠鄉村,對於高校畢業生及青年人才來說經濟收入仍舊是擺在他們麵前的一個關鍵問題。第二就是青年人才的待遇問題,即便有著國家政策的補助,但是對於青年人才來說仍舊是遠遠不夠;並且鄉村地區地環境較城市來說差距是很大的,對於熟悉了城市生活的青年人才來說是比較難以接受鄉村較為簡單、落後的工作環境及設施的。第三就是思想意識及文化水平差距所帶來的溝通問題,不同文化水平的人在溝通上是有著差距的。溝通上存在的問題往往會影響青年人才的心境,工作狀態、會導致青年人才不願意留在鄉村地區。以上的種種問題對於鄉村建設與發展來說是很關鍵的,直接影響到了鄉村地區發展動力及後備力量的強大與否,因此解決青年人才留在鄉村地區這一難題是十分關鍵的。
3.科學勞動實踐空間與各方資源配置的非協調性。自黨中央強調科學勞動以來,許多地區紛紛響應黨的號召,科學勞動於鄉村發展中的應用進展比較迅速。盡管全國上下對於科學勞動的認知到達了一個較高的水平,但是仍出現了科學勞動在某些地區應用不順利的情況。究其原因,科學勞動在這些地區沒有得到應有的實踐空間。科學勞動與鄉村發展的結合不僅需要在意識形態上做出改變,更需要在實踐空間上為科學勞動的應用做好鋪墊。科學勞動的應用需要社會各界的支持以及各種社會資源,在科學勞動的實踐過程中,鄉村區域難以及時和上級政府進行溝通,在遇到問題及困難時較難得到及時幫助;同時往往會缺少上級政策的指導及支持,相關部門辦事效率較低,難以及時為鄉村區域解決問題。社會上的資源總量在一定時間內是有限的,無論是物質資源還是人力資源、盡管有黨和國家的號召,但是人們的中心依舊是在城市的發展上,並沒有將社會資源傾注到科學勞動與鄉村地區的實踐以及鄉村地區的發展上來。科學勞動的實踐需要社會各方共同努力,需要社會各界將一定的資源向其進行傾斜;現階段對於科學勞動的重視程度以及資源傾斜程度是遠遠不夠的。首先,在科學勞動上投入的物質資源還未能達到理想水平;科學勞動的實施需要物質資源、物質條件的支持,需要為相關人才及工作人員提供良好的物質基礎;第二,在科學勞動上投入的人力資源依舊不夠;科學勞動的有效實施需要有關人才,缺少相關專業人才就很難有效實施相關政策及開展相關技術,難以發揮出新技術及新理念的優勢所在。無論是物質資源還是人力資源,抑或是社會上的其他資源、對於科學勞動的實踐來說都是很重要的;科學勞動的有效實踐需要社會各方協調好,為科學勞動提供相關資源配置。
三、科學勞動有效融入鄉村發展的實踐路徑
1.加強科學勞動意識,做高素質時代新人。在現階段加強科學勞動意識對繼續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是至關重要的。在疫情時代,全球經濟萎靡,受疫情的影響我國經濟增長速度下降;社會上勞動效率不高,因此加強科學勞動意識、提高社會勞動效率、穩定經濟增長速度,為社會主義事業保駕護航。隨著我國進入到社會主義新時代以來,黨和國家對全體人民提出了新的期盼,不僅僅是要在生活物質上富足、更是要在精神層次上達到一個時代新人的要求。勞動受意識的指揮,個人勞動的結果受到頭腦中勞動意識的引領。科學勞動意識不僅僅是一句口號,而是真真切切的勞動思想、能夠給予勞動人民以真實的幫助。新時代對於全體勞動人民提出了更高的勞動要求,因此要在原本的勞動方式中加入科學勞動意識,提高個人勞動素質、提升勞動效率。加強科學勞動意識,要在鄉村地區加強勞動意識教育,開展科學勞動相關講座,吸引鄉村地區勞動者更多的參與到科學勞動培訓之中來,用科學勞動理論豐富思想,指導鄉村地區勞動實踐。加強科學勞動意識,提高勞動素質、不僅是新時代對於我們的要求,更是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對於我們的要求。在這個信息、技術、資本互相交融的世界,繼續保持傳統的勞動模式而不去改變或是進行創新的話是行不通的。所以不僅僅要把眼光放在國內,更要將眼光看向世界。西方國家人口比我們少得多,但是其經濟發展水平、人民生活水平都是很高的;這其中就有值得我們反思的地方,那就是勞動素質、勞動效率和勞動意識。西方發達國家普遍有著很高的勞動效率,而相比之下我們仍需繼續努力;這其中的一個比較關鍵的因素就在於勞動意識的差距,所以我們要在新時代強調科學勞動、加強我們的科學勞動意識,提高勞動效率,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建設做出屬於我們自己的貢獻。
2.引進高素質型人才,建設新時代新鄉村。人才的引進,尤其是將人才引進到鄉村地區是一個綜合性問題;不僅是要引進人才,更重要的是如何留住人才,隻有留住人才,才能真的為鄉村地區的發展建設提供新動力。關於人才的引進,首先要在全社會進行號召,號召青年人才積極走進鄉村、從鄉村開始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在鄉村中進行奮鬥、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在小天地裏也能綻放出自己的光芒。其次是要給與青年人才及高校畢業生大力的政策、好的政策會吸引到大量的優秀人才;比如經濟補貼政策、考公政策、抑或是給予家中人員一定政策,對於青年人才走進鄉村來說都是很關鍵的。第三,要完善鄉村地區基礎設施,為青年人才提供良好的環境。對於青年人才來說,給予經濟補貼等還是遠遠不夠的,更要在其工作環境、工作條件上給予大力支持。尤其對於想要去鄉村地區一展拳腳的高校畢業生來說,生活在城市地區、習慣了較好的生活環境、一旦進入鄉村地區、無論是生活環境還是工作環境都會出現較大的差距,這就無疑會給青年人才以較大的心理落差;會讓青年工作者們心生退意,較難留在鄉村地區一展拳腳。談到條件的改善,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開展。第一,改善鄉村地區交通狀況;盡管我國的基礎設施建設已經達到了較高水平,但是在一些偏遠鄉村仍然存在著交通不便的情況,這就為青年工作者在鄉村地區的工作和生活帶來了一定的困難;改善鄉村地區的道路情況不僅可以留住人才,更可以為鄉村本身的發展提供良好的物質條件。再就是要改善衛生條件,修建標準化廁所、浴室等,解決洗澡難、廁所難等問題。新時代鄉村的建設離不開青年才幹,更離不開每一位關注鄉村地區的人民,在全體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一定會將我國鄉村地區建設成更為美麗的新時代鄉村。
3.加強科學勞動實踐,協調各方資源配置。用科學勞動理念武裝頭腦,在科學勞動實踐中提升自我能力,加強科學勞動實踐首先要從娃娃抓起。在鄉村地區的beplay體育手機中,有很多學生並不知道什麼是科學勞動,也不具備科學勞動的素質和概念;因此要在beplay體育手機生中開展科學勞動教育、推動科學勞動實踐;比如學校有計劃開展科學勞動實踐活動,組織beplay體育手機生們走進田間地頭,在勞動實踐中體會勞動精神,感受勞動魅力、領悟科學勞動價值。第二,加強科學勞動實踐要從傳統勞動中吸取優秀經驗。盡管要大力發展科學勞動,但是傳統勞動並不是一無是處的,有很多值得借鑒的地方。在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傳統勞動中,勞動人民在自己辛勤的勞動中得到了寶貴的勞動經驗,因此科學勞動的發展不可脫離優秀傳統勞動經驗,吸收其精華、棄掉其糟粕。第三,要想加強科學勞動實踐就一定要緊跟黨走,堅持用中國共產黨的思想武裝頭腦。堅持用黨的思想武裝頭腦、堅持馬克思主義勞動價值觀,不僅有利於正確價值觀的形成、更有利於科學勞動實踐的開展。科學勞動一定要緊跟黨的路線,不可脫離或偏離;要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協調各方資源配置,堅持更多的照顧鄉村地區,助力鄉村地區健康發展。資源分配在科學勞動實踐的開展中是一個很關鍵的問題,資源的分配既要重點關注鄉村地區,又不可在資源的分配問題上出現不公,因此分配的政策和機製十分關鍵。科學勞動實踐的開展需要社會各界共同努力,絕不可將科學勞動變成一句口號,要認真、切實地貫徹好科學勞動精神,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添磚加瓦。(作者:西安建築科技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 郭年瑞)
參考文獻:
[1]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510.
[2] 李仙娥,劉躍強.勞動教育融入大beplay體育手機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的重要性及其路徑探析[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21(16):66-68.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