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2網頁登錄
beplay2網頁登錄
中國式現代化的曆史脈絡與推進路徑研究
2023-05-30 18:02:00

  摘要: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指出,從現在起,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麵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因此,要深入把握並梳理中國式現代化形成的曆史脈絡,從而毫不動搖地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路徑的形成,在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基礎上繼續奮鬥,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領先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關鍵詞:黨的二十大;中國共產黨;中國式現代化;

  引言:

  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是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邁上全麵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在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長期探索和實踐基礎上,經過十八大以來在理論和實踐上的創新突破,我們黨成功推進和拓展了中國式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於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

  一、“五位一體”內涵意蘊的邏輯生成

  (一)傳統外源性現代化引申

  鴉片戰爭後的中國人民及中華民族飽受磨難困苦,並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從那時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就成為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而如何發展生產力使中國走向現代化,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這一問題便浮現在眼前。由此可見,中國走上通向現代化之路的大變革是由外力推動的,中國式現代化的動力來源主要是由於西方資本主義滲透和帝國主義的侵略,外來因素的衝擊和壓力形成為主要的推動力。在外部因素的刺激下,中國人民不斷探索,把現代化從社會大變革諸流向中的一個流向逐漸上升為主流,即占主體地位。

  (二)建國後三次闡述現代化內涵

  1949年新中國成立前夕,中國共產黨召開第七屆二中全會指出,要將黨的工作重點從農村轉移到城市,盡最大努力將中國由落後的農業國轉變為工業國的現代化任務。對於占國民經濟90%左右的農業和手工業經濟,必須謹慎地、逐步地而又積極地引導它們通過合作社的形式,向著集體化和現代化的方向發展。隨後提出了實現四個現代化的思想,1954年9月第一屆全國人大第一次會議上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我國經濟原來是很落後的,如果不能及時建立起先進的現代化農業、工業及國防和交通運輸我們就不能擺脫落後和貧困,我們的革命就不能達到目的。”且科技現代化是實現四個現代化的關鍵。此外,更要建設適合我國國情的中國式科學技術現代化。1956年全國先進生產者代表大會上提出中國必須走社會主義工業化道路,我國人民的共同目的是要把我國建設成為一個偉大的、有強大的工業和農業、有高度文化的社會主義國家。即首先要以農業和手工業為發展重心,其次要大力發展重工業,這是中國農業國轉向向工業國的必經之路,最後在此基礎上繼續發展農業和輕工業。現代化建設戰略思想之所以能夠成功正是因為這是一條切實符合我國國情的現代化建設道路。

  (三)新時代“五位一體”內涵的闡釋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曆史方位。”“五位一體”共包括五個方麵: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

  經濟建設,即建設現代化經濟體係。新時代以來,我國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全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工作要求,也是十分重要的政治要求。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製度,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的政府更好結合。

  政治建設,即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既要健全人民當家作主製度體係,又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與核心,國家一切權力屬於人民,建立健全法律製度和體製機製,保證人民依法管理國家各項事務。同時要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積極穩妥推進政治體製改革。

  文化建設,即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作為新時代中國青年,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定文化自信,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對於傳統文化,要批判地繼承;對於外來文化,要批判地吸收。

  社會建設,即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提高和保障民生水平,首先要優先發展教育事業,提高就業質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其次要健全多層次的社會保障體係,全麵推進健康中國建設。要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創新社會治理體製,改進社會治理方式,同時還要加強預防和化解社會矛盾機製建設。

  生態文明建設,即建設美麗中國。要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秉承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發展理念。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新格局,要把節約資源放在首位,堅持保護優先、自然恢複為主。加快生態文明體製改革,必須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定不移走綠色文明發展道路,建設美麗新中國。

  二、中國式現代化演進的實踐脈絡

  (一)一元單線的趕超型現代化戰略(1949-1978)

  一元單線的發展論就是指每種社會經濟形態隻有一種生產方式,每種生產力在曆史過程中隻同一種生產關係相結合,而生產關係適應於生產力水平又是一次性完成的。在建國初期,我國的工業基礎十分薄弱,在很多工業領域甚至還是空白。因此,中國共產黨把實現國家工業化確定為我國經濟建設的主要任務。為了彌補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經驗的不足,我國學習和借鑒了蘇聯工業化建設的經驗。《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中指出:“要走一條有別於蘇聯的中國工業化道路。”鑒於我國社會生產力落後、經濟基礎薄弱的情況,要以工業為主導,把重工業作為我國經濟改革重點,以逐步建立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基礎工業體係和國防工業體係,這是維護國家獨立、統一和安全,實現國家富強所必須的,但同時必須充分注意發展農業和輕工業。要以農業為基礎,以工業為主導,以農輕重為序發展國民經濟的總方針,以及一整套“兩條腿走路”的工業化發展思路,即重工業和輕工業並舉,中央工業和地方工業並舉,沿海工業和內地工業並舉,大型企業和中小型企業並舉等等。

  為走好中國工業化道路從而進一步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第一,必須要明確戰略目標和戰略步驟。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戰略目標是要把中國建設成為一個具有現代農業、工業、國防和現代科技的現代化強國。為了目標的實現,第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提出“兩步走”的發展戰略,第一步,我們要建成一個比較獨立而完整的現代化工業體係和國民經濟體係;第二步,全麵實現工業、農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現代化,使中國走在世界前列。第二,必須采取正確的經濟建設方針。黨的八大提出了既反保守又反冒進、在綜合平衡中穩步前進的方針。要在自力更生的基礎上積極爭取外援,開展與西方國家的經濟交流,引進先進技術、設備和資金,學習西方國家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管理經驗。第三,必須發展科學技術。黨中央提出了“向科學進軍”的口號,強調實現四個現代化關鍵在於科學技術現代化,要實行重點發展、追頭趕上的科技發展戰略,努力趕超世界先進水平,不搞科學技術,生產力就無法提高。第四,必須調整和完善所有製結構,把資本主義經濟作為社會主義經濟的補充。第五,必須積極探索適合我國國情的經濟體製和運行機製。

  (二)新時期現代化戰略(1978-2017)

  改革開放後,我們黨深刻總結正反兩方麵曆史經驗,深刻認識到貧窮不是社會主義,打破傳統體製束縛,允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區先富起來,推動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

  黨的十三大報告提出了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是領導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奮鬥。建設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是基本路線規定的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奮鬥目標,體現了社會主義社會全麵發展的要求。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集中體現了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戰略布局。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的現代化道路,中國共產黨人以“中國式的現代化”命題為出發點,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為基礎,以“小康”來展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具象化形態,以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推進經濟發展,更加重視科學技術現代化的作用,接連形成“三步走”“新三步走”的發展戰略,初步提出“五位一體”現代化布局,在一些國家發展重點領域取得了重要進展,為早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提供體製保證和快速發展的物質條件。

  (三)新時代現代化戰略(2017-)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曆史方位。”作為新時代中國青年,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這個特殊的曆史交彙點,我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而共同富裕則是社會主義現代化的一個重要目標與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現在,我們正在向全麵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邁進。

  中國式現代化承載著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光榮使命,是中國共產黨、中華民族、中國人民獨創的,以自身的實踐打破了對西方式現代化的迷信,超越了線性發展的邏輯,超越了資本主導的邏輯,超越了“國強必霸”的邏輯,是一條人間正道。中國式現代化拓寬了後發型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豐富了世界文明的多樣性。在相當長的曆史時期內,西方早發型現代化國家壟斷了對現代化問題的解釋權,將自身的現代化途徑和方式在全世界推行,而一些照抄西方模式的國家並未成功實現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成功則為後發型國家走出了一條實現現代化的新路,為後發型國家實現現代化提供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三、中國式現代化的推進路徑

  (一)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麵領導

  中國共產黨是領導探索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核心力量;是中國實現現代化的最大優勢和保障。從登上中國政治舞台的那一刻起,中國共產黨就始終不渝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複興。我們要堅定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使黨始終成為全體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確保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正確方向。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不是自封的,是由黨的性質決定的,是曆史和人民的選擇,是由我國憲法明文規定的。中國國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的最大優勢。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麵領導,關係黨和國家的前途命運,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必須有領導中國人民前進的堅強力量,這個堅強力量就是中國共產黨。

  中國共產黨百年來帶領人民追求現代化的光輝曆程,既展示了黨和人民艱苦奮鬥的偉大功績,又為我們開啟全麵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提供了前進方向。其中,最根本的就是實現現代化必須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麵領導。這是從中國現代化進程的曆史脈絡中得出重要結論。在此基礎上,中國不斷推進社會主義製度與現代化建設的良性互動,正確處理物質生產進步和人的全麵發展、人類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國內和國際兩個大局的辯證關係,在新的百年必將奪取全麵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偉大勝利。

  (二)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在十一屆三中全會上,中共中央領導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成功地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相結合,使黨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重新回到馬克思主義上來。深刻總結我國社會主義建設正反兩方麵經驗,借鑒以往世界社會主義曆史經驗,作出把黨的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曆史性決策;明確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設有別於其他社會主義國家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堅持把國家和民族發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點上,堅持把中國發展進步的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是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首次提出來的,是指全體人民都是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和生態文明的建設者、參與者和推動者,同時又是平等共享社會發展成果的主人。人民群眾是曆史的創造者,這是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基本原理,人民主體地位是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價值導向。堅持以人民的利益為根本,不斷增進民生福祉,增強人民的幸福感,使發展為人民、發展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人民的利益始終是是中國共產黨一切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凝聚人民群眾的智慧和力量、堅持共享發展成果。人是社會曆史的主體,而歸根結底作為實踐主體的人民群眾是曆史的真正創造者。人心是最大的政治,立國先立人,治國先治人,治人先治心,推進發展思想的落實和執行首先必須凝聚共識,凝聚人心。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新征程中,需要攻堅克難,解決人心向背、力量對比問題,必須達成最大共識、贏得廣泛認同。

  (四)堅持深化改革開放

  改革開放是中國共產黨在新的曆史時期最鮮明的旗幟。麵對全麵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曆史重任,我們要以新的戰略眼光和新的戰略思維看待改革開放。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深化改革開放。不斷推進改革創新,擴大開放,充分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製度優勢,增強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動力和活力,將製度優勢更好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

  改革開放使我國發展具有更為堅實的物質基礎和更為完善的製度保證,同時改革開放和中國式現代化的深入推進,也為我國經濟快速發展提供了新機遇,深化改革開放,形成全麵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強大動力。自從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實現了從生存型階段向發展型階段的曆史性跨越。首先是從工業化初期到工業化後期的曆史性跨越,其次是從短缺經濟時代到消費新時代的曆史性提升,再次是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對外開放的曆史性轉變。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係,我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經濟高速增長的同時,需要進一步提高經濟發展質量,讓經濟成果惠及廣大民眾,破解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兩難困局,如今我國經濟發展已然到了轉折的關鍵節點,必須盡快轉變發展方式,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找到新的突破口。

  (五)堅持發揚鬥爭精神

  作為新時代中國青年,我們要深刻意識到,黨和人民所取得的一切成就,不是天上掉下來的,也不是別人恩賜的,都是通過不斷鬥爭贏來的。敢於鬥爭、敢於勝利,是黨和人民不可戰勝的強大精神力量,百年來我們黨麵臨的種種艱難困境,是一步一步在磨難中成長,使國家和人民從一窮二白到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曆史性轉變。中國共產黨誕生之時,就將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複興確立為初心使命。黨團結帶領人民進行的一切奮鬥、一切鬥爭,歸根結底就是一個主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要不斷增強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誌氣和骨氣,不懼怕任何困難,堅定理想和信念,迎難而上,勇敢麵對前進道路上各種困難和挑戰,為早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而奮鬥。

  結語: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今天,我們比曆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目標,同時必須準備付出更為艱巨、更為艱苦的努力。全黨必須堅定信心、銳意進取,主動識變應變求變,主動防範化解風險,不斷奪取全麵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勝利!”我國僅用幾十年時間,就走完了發達國家上百年才走完的路,體現了中國式現代化之快,得益於堅強的執行力,推動發展目標快速實現;得益於穩定的政治和發展環境;得益於完整的工業體係及其鍛造的巨大韌性,使我們掌握了發展主動權。站在如今這個特殊的曆史節點上,在習近平總書記的核心領導下,未來將持續拓寬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

  (作者:西安建築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馬克思主義理論專業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 代子越)

  實習編輯:梁豔姬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