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2網頁登錄
beplay2網頁登錄
中國式現代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遵循
2024-01-05 12:34:00

  摘要:新時代新征程上,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經過長期探索和實踐所得出的新命題,具有重大的曆史價值和現實意義。中國式現代化中蘊含著豐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明確中國式現代化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要求,並將其豐富內涵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有助於為中國式現代化的推進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同時更好地更好地發揮思想政治教育的鑄魂育人功能。

  關鍵詞:中國式現代化;思想政治教育;實踐遵循

  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在長期的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踐中所形成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這一進程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對青年人的影響塑造具有重要作用。研究中國式現代化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問題,是當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認真鑽研的重要方向。

  一、中國式現代化中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意蘊

  黨的二十大擘畫了黨和國家發展的宏偉藍圖,對中國式現代化的內涵進行了明確界定,也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賦予了新使命。因此,深入考察中國式現代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時代價值。

  (一)豐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中國式現代化彙聚著黨的百年奮鬥經驗,形成於中華民族革命、建設、改革的偉大實踐中,是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文明建設全麵推進的現代化。它緊隨時代潮流並不斷發展,其中蘊含著的人民至上、文化自信和生態文明理念等鮮活的思想政治教育素材,對於及時更新和擴充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實效至關重要。同時,中國式現代化與思想政治教育的這種內在關聯,也有利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高創新能力,轉變教育方式,使之更加符合社會發展要求,從而與時俱進、因勢而新。

  (二)強化對大學生的價值引領。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為青年人意識形態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大學生價值觀念的形成有著重要的引領作用。全麵把握中國式現代化的曆史特點和豐富內涵,並將其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利於大學生堅定理想信念,強化時代新人的責任擔當和本領意識,從而為中國式現代化的推進凝聚強大的精神動力,提供堅實的思想引領保障。

  (三)助推立德樹人教育目標的實現。立德樹人作為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務,是黨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中國式現代化的偉大實踐能夠促使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勞動觀、擇業觀,這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樹人的目標相一致,兩者的融合有利於大學生擔當曆史使命,實現人生價值。

  二、中國式現代化中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遵循

  在中國式現代化的新征程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將會更加彰顯,必須緊扣時代脈搏,與社會進步同頻共振,結合高校學生的特點,持續強化思想引領、明確政治導向、重視價值塑造,從而更好地為中國式現代化凝魂聚力。

  (一)利用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主渠道作用。培養合格的建設者和可靠的接班人是賡續黨和國家事業的關鍵。中國式現代化不僅蘊含著豐富的科學知識,而且包括著創造性的治國理念,這些都擴充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的教學內容。要充分發揮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主渠道作用,針對中國式現代化的核心內容進行深入發掘,加深學生對於中國式現代化的理解深度。一方麵,要將中國式現代化的內容寫入思想政治教育課的教材中,並發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校本實踐內容。另一方麵,高校思政課教師也要具備較高的學術研究能力和紮實的理論功底,才能準確把握中國式現代化理論體係的內在邏輯,提升教學的實踐性和理論性。

  (二)把握大學生自我教育的主體性特征。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終將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奮鬥中變為現實”,新時代大學生既享受時代發展所帶來的契機,又要應對時代洪流中的挑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精準對接中國式現代化對廣大青年學生的要求,培育青年勇於擔當、敢於鬥爭、善作善成的實踐品格。在大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中滲透自我教育的意識,充分利用中國式現代化的教育資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自覺主動學習中國式現代化的深厚意蘊,並進行自我評價、自我反思、自我調整,做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堅定建設者和信仰者。

  (三)發揮網絡信息技術的科學性優勢。現代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已經滲透到了生活的方方麵麵,也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應該做好以中國式現代化為主題的校園網絡平台的建設,充分重視中國式現代化的宣傳工作,可利用網絡搭建中國式現代化教育平台。例如學校微博、官網、公眾號等媒體平台,設置以中國式現代化為主題的專欄,突出中國式現代化的學習與宣傳,使其成為中國式現代化傳播的重要平台。同時,建立相應的反饋機製,以便及時準確的掌握學生的了解程度和認知情況,從而更好地並對融入現狀、存在問題進行準確分析,精準把握融入特點,提升科學性和精準化水平。

  (作者:西安建築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碩士生導師 李誌紅教授、西安建築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馬克思主義理論專業在讀研究生 張衛平)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