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軍工程大學簡介
火箭軍工程大學地處曆史文化名城、十三朝古都西安,是火箭軍多兵種專業類高等教育院校,是軍隊“雙重”建設院校,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的首批博士、碩士、學士授予單位之一,擔負著為戰略導彈部隊培養骨幹軍官和未來領導者的神聖使命,被譽為中國戰略導彈部隊軍官的搖籃。學校原是一所為地麵炮兵培養初級指揮軍官的軍事院校,1951年1月,西北軍區司令員彭德懷、政治委員習仲勳簽署命令,由西北軍區炮兵教導團與第一野戰軍野炮團合並改編為西北軍區炮兵學校。1951年3月,更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炮兵學校。1955年8月,遷至西安。1969年10月轉隸第二炮兵,12月更名為“第二炮兵技術學院”,1986年6月更名為“第二炮兵工程學院”,2011年6月改建為“第二炮兵工程大學”,2016年1月更名為“火箭軍工程大學”。
學校位於西安東郊滻灞生態區,東依驪山、西臨灞水、環境優美、景色秀麗,綠植覆蓋率達70%以上,先後被評為全國綠化模範單位、全軍首批生態營區。學校現有工學、軍事學、管理學3大學科門類,擁有5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7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其中“導航、製導與控製”、“兵器發射理論與技術”為原國家重點學科。在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控製科學與工程”學科被評為“A-”,“兵器科學與技術”學科位列全國第四。擁有4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8個軍隊“2110工程”重點建設學科專業領域和5個碩士專業類別。師資力量雄厚,擁有一支以院士為代表、專家教授為支撐、優秀中青年教員為主體的師資隊伍。96.4%以上的教員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現有教授、副教授333名,博士生導師72名,碩士生導師244名,火箭軍導彈專家30名。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1名,特聘院士4名,國家高等學校教學名師1名,“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中國青年科技獎獲得者各1名,“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獲得者1名,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5名,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4名,“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7名,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專家1名,中國科協“求是”獎獲得者10名,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資助對象4名,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7名,全國全軍優秀教師10名,軍隊院校育才獎“金獎”獲得者25名,軍隊傑出專業技術人才獎獲得者4名,軍隊和陝西省學位委員會委員各1名,全軍科技領軍人才培養對象4名、學科拔尖人才培養對象11名,有3名教員被中央軍委榮記一等功。
科研學術成果豐碩,近年來,學校先後完成科研課題2000多項,其中獲國家科技進步一、二等獎21項,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2項,軍隊和省級科技進步獎700餘項,授權國家國防專利400餘項。同時,承擔國家“863”、“973”和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60餘項,軍委和火箭軍裝備預先研究項目200餘項,成為火箭軍科研體係中的重要力量。近十年,先後獲國家和軍隊優秀教學成果獎40餘項,出版學術專著180餘部。教學訓練設施配套完善,大禮堂、體育館、遊泳館、訓練棚、格鬥館、田徑綜合訓練場、輕武器射擊場、野外導彈綜合訓練場一應俱全。擁有火箭軍部隊各種型號導彈武器裝備,教學實驗樓鱗次櫛比,有實驗室45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1個,軍隊重點實驗室5個,省級軍民共建重點實驗室1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8個,省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2個,數字化圖書館被列入國家火炬計劃。信息中心機房達到國家B級標準,建成現代化的雲數據中心,網絡用戶終端12000餘個,數字化校園信息係統全麵覆蓋。人才培養效益明顯,先後為部隊培養輸送了5萬多名優秀軍事人才,成長為將軍的150餘人、導彈專家120餘人。目前,火箭軍導彈旅絕大多數的旅長、參謀長、總工程師和導彈營、連長都是火箭軍工程大學畢業學員,成為火箭軍部隊建設的骨幹和中堅,為建設強大的現代化戰略導彈部隊、維護國家戰略安全、支撐我國大國地位作出了突出貢獻。
熱烈歡迎廣大考生報考火箭軍工程大學!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