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2網頁登錄
beplay2網頁登錄
喜報!長安大學斬獲多項“挑戰杯”國賽獎項
2022-03-30 14:45:00
長安大學

  3月26日至28日,由共青團中央、中國科協、教育部、中國社科院、全國學聯和四川省人民政府主辦,四川大學承辦的第十七屆“挑戰杯”工商銀行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簡稱“挑戰杯”課賽)終審決賽以線上答辯方式舉行。

  長安大學報送的6件參賽作品獲一等獎2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1項,以總分280分的成績位居全國高校前列,在本屆“挑戰杯”賽事取得重大曆史突破。


  一等獎:

重大賽事下城市綜合交通風險預測與防控策略——基於全國“十四運”的調查與思考

  城市交通風險預測與防控對於保障重大賽事的順利進行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近年來,疫情防控與交通資源存量優化等新要求對賽時交通管控提出了更大的挑戰。本項目從需求與風險兩個角度出發,首先結合城市常態出行時空大數據、涉賽交通需求預測量與疫情防控要求搭建需求預測模型,再利用模糊綜合評價等方法對專家訪談數據進行建模,構建具有3個維度22個評價指標的風險研判模型。

經管學院

指導教師:馬飛、孫啟鵬、李永平

作者:劉若雲、藏雨婷、張耀中、鄭雨欣、

魏苗苗、李冠華、方芷柔

  一等獎:

城有所治,車有所棲——智慧城市視域下“時間+空間”社區共享停車模式研究

  停車難是長久以來困擾城市居民的一大問題,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機動車保有量大幅增加,城市停車難問題愈發棘手。該團隊依托多學科背景聚焦城市停車難問題,構建了智慧城市視域下“時間+空間”社區共享停車係統,從停車空間改造擴容和提高停車位利用率兩個維度入手,實現城市存量發展下的停車資源最大化利用。該團隊提出的“政府主導、社區融合、媒體宣傳”的共享停車策略為有效緩解城市停車難問題、提高城市居民出行效率以及未來社區智慧管理提供新思路、新轉變與新改造!

建築學院

指導教師: 劉勇、袁荔、樊娜

作者:白孟委、崔雪瑩、郝家歡、梁學亮、彭媛媛、

萬秋蘭、陳奕羽、張聰聰

  二等獎:

點石成金—鋁土礦全量化綜合利用新技術

  該技術通過對一水硬鋁石的高效活化和有用組分的協同提取,成為首項鋁土礦全量化處理工藝,並在無鈣燒結催化活化、水酸聯合分步溶出、鋁矽高效分離提取、工藝流程內原料循環利用四方麵取得開創性突破,不僅有效降低了燒結溫度、原料消耗與礦石要求,而且提高了產品質量與經濟效益,並實現了固體、液體廢棄物的零排放。該技術推廣應用後,可盤活我國90%以上的鋁土礦資源,打破氧化鋁行業主流技術無中國自主技術的曆史,解決赤泥排放這一世界性難題!

資源學院

指導教師: 潘愛芳、王麗萍、馬昱昭

作者:胡神濤、李奎夢、鄭新如、許力、徐一天、張璠、慕世航

  二等獎:

“點渣成金,變渣為寶”——一種助鋼渣蛻變的改性劑

簡介:隨著我國道路事業的不斷發展,天然集料的快速消耗,直接導致環境破壞和資源匱乏等惡劣現象。鋼渣的物理性質和石料類似,但鋼渣作為煉鋼的工業副產品,由於其利用率低,被大量堆積廢棄。針對此問題,團隊研發了一種凝膠型鋼渣改性劑,不僅降低了鋼渣吸水率,而且改善了鋼渣和瀝青的黏附作用,使鋼渣可以代替天然石料用於瀝青混合料當中。

材料學院

指導教師:牛冬瑜、田耀剛、耿九光

作者:黃山、陳惠坤、楊俊傑、汪嚴、

胡玲、師偉博、劉凱、趙晨昊

  二等獎:

秦嶺的綠水青山,你我的金山銀山—秦嶺北麓水環境調查與對策研究

  團隊組建於2019年秋,由教育部青年長江學者李培月教授和吳健華副教授牽頭指導,依托於長安大學優勢學科和共青團陝西省委秦嶺科考項目,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致力於秦嶺水資源生態環境保護和研究工作。為查清秦嶺北麓水環境現狀,團隊由點到線,由線及麵,開展了秦嶺北麓河流、地下水及土壤質量調查。根據分析結果,專項專治,提出秦嶺北麓水環境保護和治理對策;呼籲更多的人關注並參與到水環境的保護工作當中,進一步提高水環境質量,助力生態環境及社會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基於該研究,團隊成員發表多篇高質量學術論文,成果被納入多家科研機構及政府組織的秦嶺生態環保技術成果庫。項目還得到包括中國工程院在內的多位業內專家的高度認可。

水環學院

指導教師:吳健華、李培月

作者:崔興翰、許琳琳、李涵、冶兆霞、

鄭磊、畢怡晴、羅琪、杜婭珍

  三等獎:

廣域動態地質災害監測預警雲平台

  廣域動態地質災害監測預警雲平台項目組是以星-空-地地質災害監測預警相關數據為基礎,基於建立的Spark Hadoop分布式大數據處理與管理係統進行數據的處理、管理與分發,實現大範圍地質災害體的早期識別、大範圍地質災害體的風險評價以及災害體的實時時空動態預測警。基於本平台數據采集端、數據處理與管理端、Spark Hadoop大數據處理與管理係統、電腦Web端、手機APP端以及用戶端的6個部分,實現地質災害相關監測數據的采集,處理,管理與分發。用戶隻需登錄電腦Web端或者手機APP端即可進行地質災害監測預警相關的數據查詢與下載以及數據分析,避免相關單位部門企業對同一數據多次冗餘處理,大大提高地質防治工作的工作效率。

地測學院

指導教師:趙超英、席江波、王麗萍

作者:王哲、李汶洪、陳海祿、梁世川、

王婷、薑卓、高壯、侯曉琦圖片

  此外,在第十七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黑科技”專項賽中,長安大學地測學院景策等同學的作品《無人機投放式北鬥滑坡監測預警係統》獲“星係”級作品(特等獎),機械學院田小鋒等同學的作品《分體式自協同陸空兩棲無人係統》獲“行星”級作品(二等獎);在第十七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紅色專項活動中,學校公路學院曹昱傑等同學的作品《風展紅旗 如畫泰寧——鄉村振興背景下革命老區紅色文化挖掘研究》獲三等獎及“最具感染力”獎。圖片

  為了認真做好“挑戰杯”競賽參賽工作,在校黨政領導的高度重視和各相關單位的共同努力下,長安大學於2020年6月啟動了“挑戰杯”課賽立項申報工作。校團委高度重視、周密部署,組織工作經宣傳動員、立項申報、專題培訓、中期檢查、初賽評審、決賽答辯、終審答辯等7個階段,共收到來自20個院(係)的立項申報作品414件,立項資助參賽作品152件,資助經費40餘萬元,參賽作品421項,直接參賽學生4000餘人。

  賽事期間,學校組織校內外專家舉辦專題培訓10餘場、參與評審130餘人次。國賽彩排期間,校黨委副書記黎開誼前往比賽現場看望慰問參賽團隊,並對參賽項目給予了指導與鼓勵。圖片

  “挑戰杯”係列競賽被譽為中國大學生科技創新創業的“奧林匹克”盛會,是目前國內大學生最關注的全國性競賽,也是全國最具代表性、權威性、示範性、導向性的大學生競賽之一,激勵了一代又一代青年學子以真才實學服務人民,以創新創造報效國家,成為培育青年科創人才的搖籃。

  “崇尚科學、追求真知、勤奮學習、銳意創新、迎接挑戰。”自1989年首屆競賽舉辦以來,“挑戰杯”。長大學子將繼續以“挑戰杯”為契機,不斷提升自身的科研創新水平,以創新熱情和實幹精神在科研創新的征程上一路前行,為長安大學“雙一流”建設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貢獻青春智慧。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

相關新聞
SRC-1163381385 2022-02-28 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