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歐亞學院通識教育學院榮獲“陝西省五一巾幗標兵崗”,向每一個不平凡的她致敬
在歐亞,有這樣一群人,她們穿梭於各棟教學樓之間,在一間間教室裏為學生傳道授業解惑;她們行走在運動場與體育館之間,幫助學生探索體育樂趣,強健體魄;她們活躍於社會各類體育賽事、公益行動中,踐行歐亞人服務社會的使命……她們堅守著自己對教育的執著與熱愛,她們就是西安歐亞學院通識教育學院最可愛的女教師們。
通識教育學院擁有一支年輕的女教師隊伍,全院162名在崗人員中,女性教職工就有118人,約占總人數的73%。
前不久,陝西省總工會授予西安歐亞學院通識教育學院“陝西省五一巾幗標兵崗”榮譽稱號,表彰通識教育學院女教職工群體在教育教學崗位上不忘教育初心、積極協作進取、勇於創新前行的當代女性風采。

今天是五一國際勞動節,西安歐亞學院官微特別推出歐亞「通識她力量」專輯,講述通識教育學院女教師們的故事,感受她們在教學育人時迸發的無限熱情、在課程建設上的專注投入,在社會服務中的盡責與擔當。
她們熱愛教育事業,深耕教育沃土,追尋人生理想。向每一位不平凡的“她”致敬!
01教學育人,給予她們不斷前行的信念
教書育人,是高校教師的本職工作,也是值得傾注一生的事業。教育的快樂,是看到學生的眼裏流露出對課堂的享受、對求知的好奇;是自己的教學創新方法與更多同行交流碰撞,產生新的火花,反哺於新的教育實踐……
通識教育學院老師們在校內全心投身教育教學,積極參與各項校內外競賽,斬獲不少成果與獎項,展示出認真、專業、進取的通識“她”力量。
王茹:“最享受,學生對於課堂的好奇心”
國際語言中心《大學英語》課程教師
第三屆中國高校混合式教學設計創新大賽“設計之星”
全國對分課堂教師發展先鋒教師獎
第二屆全國高校大學生外語水平能力大賽優秀指導教師獎

在歐亞,《大學英語》這門通識必修課程,既注重提升學生語用素養,又堅持思想性原則,引導學生通過比較分析中外文化,堅定文化自信,將語言和文化、思維結合,拓展語言學習的深度和廣度。
國際語言中心的王茹老師立足教學實踐,注重對傳統課堂加以創新,將“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恰當嵌入教學設計,開展學生小組學習、思政教學、四級專項等活動,BOPPPS和對分課堂等前沿教學方法的引入,使學生不再簡單地停留在識記階段,而是上升到高階認知和創造階段。
說到《大學英語》課程教學中最有成就感的時刻,王茹說:“和學生共同探究知識的過程中,特別享受學生們對於課堂表現的熱愛和對於每節課的新奇感,最喜歡聽到學生說‘老師,好期待,下節課你會帶領我們做哪些探究活動’”。
作為國際語言中心的“明星教師”,王茹曾以滿分課堂設計獲得美國TESOL國際英語教師資格證和“全國對分課堂教師發展先鋒教師”稱號,並在2021年榮獲第三屆中國高校混合式教學設計創新大賽“設計之星”。王茹也經常走訪其他院校,為老師們分享和培訓“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得到了國內外專家學者的認可與指導。
任麗娜:“學習競賽相促進,提升學生英語能力”
國際語言中心主任、《大學英語》課程教師
第二屆全國高校大學生外語水平能力大賽優秀指導教師獎

國際語言中心持續為學生提供英語競賽機會,以賽促學,提升學生英語學習興趣和校園英語學習氛圍。
2021年,國際語言中心組織選拔學生參加了“外研社·國才杯”英語演講、閱讀、寫作大賽、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和全國高校大學生外語水平能力大賽。其中,3名學生獲得“國才杯”閱讀比賽三等獎,3名學生獲得“國才杯”寫作比賽三等獎,1名學生獲得“國才杯”演講比賽三等獎,5名學生獲得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一等獎,2名學生獲得全國高校大學生外語水平能力大賽一等獎。同時,國際語言中心主任任麗娜等教師也獲得第二屆全國高校大學生外語水平能力大賽優秀指導教師獎。
一直以來,任麗娜帶領中心教師開展競賽輔導團隊組織、競賽宣傳安排、各項資源協調及學生參賽指導等工作。在帶領學生參賽過程中,任麗娜深刻感受到,學生優秀能力的培養蘊藏在日常的點滴教學中。
“要充分發揮指導教師的引領作用,透徹地研究競賽題目,循序漸進地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表達能力和競賽能力,在學生中形成標杆引領、積極進取的學習氣氛。”任麗娜說,她將和其他同事一如既往地堅持培養與選拔相結合、學習和競賽相促進的原則,為學科競賽儲備種子選手,通過競賽提高學生英語水平。
馬芳琴:“將立德樹人理念貫穿課程思政教學”
思政部《商事法律應用》課程教師
全國首屆“智慧樹杯”課程思政示範案例教學大賽本科賽道卓越獎

思政部的馬芳琴老師近年來致力於研究課程思政在高校教學中的實施與落地,2021年獲得全國首屆“智慧樹杯”課程思政示範案例教學大賽本科賽道卓越獎。
在馬芳琴看來,課程思政就是將立德樹人的理念貫穿於課程教學的全過程,在充分挖掘課程本身思政元素的過程中,促進課程的“知識、能力與素養”三維目標的實現。學生通過教師在課堂上的引導,正確認識社會發展中存在的現象,看待問題能夠有自己獨特的思維方式,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素養、職業道德、職業倫理、職業精神。
馬芳琴在《商事法律應用》課程的思政實踐中,選擇真實的商業案例,引導學生通過情境模擬、角色扮演等形式,深入理解市場經濟體製下的商事組織製度和商事交易製度,提升學生的法律思維與法律分析和判斷能力,幫助學生逐步成長為法商結合、精商明法、德法兼修的應用型專業人才。
一位商科專業的學生反饋:“大量真實的商業案例模擬與研習,讓艱澀的法律條文變得更加有溫度。通過老師和同學的相互分享,我了解了法律製度背後的故事,也牢記在未來的職場中要恪守法紀,踐行職業精神,做合格的商業人。”
唐王娜:
思政部《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概論》教師
首屆全國高校大學生思政課分眾式優秀學習成果評選活動三等獎

同為思政部教師的唐王娜,教授《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概論》課程,在首屆全國高校大學生思政課分眾式優秀學習成果評選活動中榮獲獲得三等獎。
在日常教學時,她更多地嚐試發揮互聯網平台的作用,實現教師校際合作挖掘教學內容。就思政元素挖掘而言,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網的“高校思政供稿係統”是她經常瀏覽的典型經驗交流學習平台。此外,唐王娜也通過高校同類專業、相同課程的專門微信、QQ等資料交流群,共同探索專業課思政元素的挖掘和教學。
02課程建設,她們用匠人精神精雕細琢
自2015年起,通識教育學院圍繞學校人才培養目標,開啟了全方位課程改革,建立起通識基礎課、歐亞DNA課、通識選修課、拓展類課程四大課程模塊,致力通過高質量通識課程提升學生表達溝通能力、批判性思維與創新思維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分析與綜合信息能力。
經過多年的課程深耕與改革創新,《Office高效辦公》《思考與創新》《寫作與表達》三門課程分別在權贇、楊璐璐、盧卓元三位課程負責人的帶領下,率先被陝西省教育廳認定為一流本科課程(金課)。
一門高質量課程的誕生,往往是一個團隊共同努力的成果。奮鬥在課程建設第一線的每一位老師,堅定“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堅守課程專業性,持續深耕課程內容,不斷提升課程質量,打造出了通識教育學院閃亮的課程品牌。
權贇:“有格局,能控局,會定局,須入局”
《Office高效辦公》課程負責人

《Office高效辦公》課程旨在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和計算機應用技能,使學生能夠利用計算機知識和技能解決所學專業及未來工作中的實際問題,以適應現代信息社會的需求。該課程於2019年獲評“陝西省精品在線開放課程”(線上金課),2020年獲評“陝西省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課程”,2021年獲評智慧樹“十萬金課”稱號。
權贇老師是《Office高效辦公》課程負責人,她用12個字總結自己身上的擔當:有格局:有目標,有方向,能夠知風險識機遇;能控局:遵守規則,充分溝通;會定局:重諾守信,隨機應變;須入局:沉浸、誠敬、成精。未來,權贇希望《Office高效辦公》課程能真正讓學生有收獲、有成長,更多維度地思考,綜合應用信息技術解決實際問題。
楊璐璐:“組織管理和規劃未來的責任”
《思考與創新》課程負責人

《思考與創新》課程作為歐亞DNA課程之一,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創造力、合作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們通過掌握設計方法,從而在生活、學習、工作等場景中能夠更加從容地應對難題,尋找各種解決問題的方法。2019年,該課程先後獲評陝西省教育廳“陝西省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和“陝西省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課程”。
《思考與創新》課程負責人的身份,讓楊璐璐老師多了一份組織管理和規劃未來的責任。她需要把握課程建設方向,規劃師資隊伍的培養;同時,以最高效的方式完成上傳下達,讓課程組的工作成果得到最全麵的展現,也讓需要完成的任務變得切實可行。
未來,楊璐璐希望能帶領課程組的老師們繼續關注學生的思維成長與培養,依照學生學情提升課程質量,打造課程品牌,讓課程的內容遵循學科發展的規律並不斷迭代,培養和激發學生創作更多優秀的作品。
盧卓元:“戴著'課程負責人’帽子的普通教師”
《寫作與表達》課程負責人

“學生們身上往往有各種優點,例如青春、熱情、充滿創意,但很多時候也會很著急,比如明明有思想、有觀點卻總是表達不出來,或者不能恰到好處地表達;又比如局限於自我的思維模式,很難有邏輯地說服別人。”這是歐亞DNA課程《寫作與表達》課程負責人盧卓元老師在授課過程中的真實感受。
盧卓元希望借助《寫作與表達》這門課,讓學生們發現,通過寫作和表達訓練可以改變自我,可以成為一個更優秀的自我,而這種優秀或許就表現在願意閱讀、理性思考、勤奮輸出、悅納他人和自我。“這種蛻變需要一個過程,是觀念和認知的轉變,寫出第一行字第一個篇章的艱難,但是堅持到最後,會發現它所產生的力量是巨大的。”她說。
盧卓元選擇用“一個戴著‘課程負責人’帽子的普通教師”來形容自己。“與課程組內其他老師的區別,大概就是課程負責人需要以最好的心態麵對每一種處境,以最大的努力去做好每一件事。”
談到課程組的發展,盧卓元希望《寫作與表達》課程能夠真正為學校人才培養助力,寫作與表達能夠成為被學校、教師、學生共同認同的核心素養與能力;她更希望課程有足夠豐富、出眾的積累和成就,能和全國同行交流學習。“我們的教師在這個過程中會感受到育人的成就感、自我價值的實現感、被人認同的榮譽感,再長遠一點,希望老師們都能成為行業專家、學術領袖。”對此,她充滿期待。
03社會服務,她們彰顯專業責任與擔當
在校園裏,老師們是教書育人的實踐者,是深耕教育教學的研究者,是推動教育行業發展的探索者。在社會中,她們更是毫無保留地奉獻著自己的力量與知識,彰顯著歐亞教師的責任與擔當。
在2021年十四運會的賽場內外,在2020年疫情期間的公益雲健身課堂、社區抗疫誌願行動,在城市角落的公益誌願組織,每一位“不平凡的她”如螢火之光,微弱而又柔和,但一點點的螢火彙聚起來,便是一片燦爛星河。
洪秀岩:“非常榮幸能深度參與全國性賽事”
體育與健康課程中心教師
十四運組委會大型活動部開閉幕式保障組成員

2021年7月中旬,體育與健康課程中心的洪岩秀老師被借調到十四運會組委會大型活動部開閉幕式保障組工作,負責全運會開閉幕式演員排練對接、場地時間協調、服裝用車、誌願者、餐飲等各項需求保障事務工作。
在集中封閉排練的兩個多月裏,和一萬多名演職員一起連續多日排練至淩晨兩三點,每天休息時間不超5小時,每日十幾場的排練方案協調會議,開幕式上大家默契協作成就的完美效果,這些都成了洪秀岩最有意義也是最難忘的全運會回憶。
“作為一名高校教師,能深度參與全國性賽事,我感到非常榮幸,在全運會組委會工作,我受益良多。開閉幕式保障團隊領導的高效決策、演員團隊的協同配合、保障團隊的敬業奉獻都讓我深深感動。”洪秀岩說。
唐玲:“很自豪參與全運會裁判工作”
體育與健康課程中心教師
十四運會自行車項目技術官員

十四運會期間,體育與健康課程中心的唐玲老師作為自行車項目技術官員,分別擔任鹹陽BMX小輪車泥地競速賽檢錄組裁判、黃陵山地越野自行車賽終點組裁判和商洛公路自行車檢查組裁判。賽後,她榮獲“優秀裁判員”稱號。
每個小項開賽前,裁判組會組織早、中、晚三次集體學習,相互討論交流,讓大家更加熟悉裁判規則。比賽全程不過七八天,唐玲利用每一次實戰機會進行學習,提升自己的業務能力。除了做好裁判的本職工作,天氣條件不佳時,裁判員還會和工作人員、誌願者一道忙碌,收拾場地,保障運動員們安全順利地比賽。
“身為歐亞人,很榮幸能參加全運會裁判工作,非常感謝學校的大力支持和對老師們職業發展的重視。”唐玲說。
鄔丹丹:“為全民健康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
體育與健康課程中心教師
國家一級健身瑜伽裁判員
健身瑜伽高級教練員
陝西省健身瑜伽協會副秘書長

2020年春疫情期間,不少人都麵臨著長期居家生活和辦公帶來的身心健康困擾。通識教育學院的老師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發揮自身的專業力量,主動承擔起社會責任。
為幫助市民朋友們居家也能保持運動,增強免疫力,保持身心愉悅,鄔丹丹受邀參加了陝西廣播電視台體育休閑頻道七星直播新媒體平台的公益科學雲健身課堂,課程主題為“抗疫減壓瑜伽”,累計觀看量達11.8萬人次。
“為全民健康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是我個人喜歡也是義不容辭的事。學校體育與社會體育息息相關,我希望能做一些正能量且有意義的事,為我的學生作榜樣。”鄔丹丹說。
除了以上三位老師,還有許多通識老師在每一個有需要的地方,發光發熱:
○ 人文與藝術課程中心顏珺老師參與了西安商貿行業迎“十四運”全員服務禮儀素養提升公益培訓活動,擔任禮儀培訓總負責人,為十四運會培養服務人員近千名;
○ 國際語言中心王秋子老師多次給西安紅石榴流浪動物保護中心捐款捐物救助流浪動物,為無家可歸的流浪動物提供暫時的住所,獻出自己的愛心;
○ 數理與信息技術應用課程中心王瑾老師是罕見病組織的誌願者,每年暑假會去為參會者服務,並獲得“優秀誌願者”稱號;
……
2022年是西安歐亞學院通識教育學院建院十周年。10年來,通識教育學院曆經改革與探索,努力發掘適用於應用型大學的通識教育實施模式,逐步建立起具有歐亞特色的通識教育品牌。
未來,通識教育學院老師們將繼續以“讓每一位學習者因通識教育受益終身”為宗旨,在更廣闊的平台上實踐與傳播通識教育理念與信念,服務社會、成就學生、成就自我。(通識教育學院 劉遲曉霏/供稿)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