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生杯”智能無人係統應用挑戰賽在西北工業大學成功舉辦
為加快推進智能無人係統高端前沿技術創新,推動無人係統行業應用及產業發展,促進無人係統領域創新型、應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培養。8月15-17日,“愛生杯”無人係統應用挑戰賽在西北工業大學長安校區舉行。
本次大賽由中國工程院、西北工業大學、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聯合主辦,國防科技大學等單位協辦,由西安愛生技術集團有限公司冠名支持。大賽設置基礎賽道、算法賽道、自主賽道3大賽道,分為無人車競速、無人車避障、飛行避障、快遞速達、協同追蹤5個科目,來自西北工業大學、國防科技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海軍航空大學等20餘家高校/單位共計50餘支參賽隊伍報名參加本次比賽。
經過前期緊張準備,大賽於17日正式開幕。

大賽開幕式現場
西北工業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詹浩致開幕辭,他指出本次大賽是智能無人係統領域裏的一次創新應用,也是智能無人係統麵向未來產業應用的一次實踐。希望通過本次大賽,為智能無人係統研究領域展示更多的新進展、新成果、新應用,凝聚更多的研究力量,持續促進智能無人係統領域的交流與合作。

西北工業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 詹浩致辭
北京海鷹科技情報研究所總師張冬青及西安愛生技術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副總經理高廣元在開幕式上分別發表致辭,高度肯定了本次大賽對智能無人係統學科發展及人才培養工作的促進意義。


北京海鷹科技情報研究所總師張冬青、西安愛生技術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副總經理高廣元分別致辭


西北工業大學楊韜老師代表裁判進行宣誓;國防科技大學李旭東同學代表參賽隊員進行宣誓

開幕後領導專家參觀比賽現場
比賽過程中,各參賽隊伍紛紛展示了競賽作品。經過激烈角逐,大賽各項賽事順利完成,最終來自西北工業大學的“M3避障無人機”、哈爾濱工業大學的“多無人機協同自主跟蹤與定位係統”等6個作品獲特等獎,來自西北工業大學的“Lift-鯤鵬無人機”、杭州靖安科技有限公司的“飛鳶無人機”等6個作品獲一等獎,來自湖南雲箭集團有限公司的“雲箭之翼無人機”、西北工業大學的“0J519樹莓派小車”、等6個作品獲二等獎、來自成都工元科技有限公司的“智能避障小車”、哈爾濱工業大學的“HITMA避障無人機”、空軍工程大學的“鷹擊長空無人機”等7個作品獲得三等獎,共計25個獎項。
具體獲獎名單如下

比賽精彩瞬間







談到這次比賽,西北工業大學無人係統技術研究院副院長符文星教授表示,“我們希望通過這次本次大賽,以及9月份即將舉辦的國際自主無人係統大會等學術活動,聚集我校及國內優勢單位,發揮學術和行業引領作用,後續我們將繼續與相關高校及企事業單位共同努力,推動無人係統高端前沿技術創新,加快智能無人係統與經濟、社會等深度融合。”
“大賽為我們提供了良好的競技和交流平台,我們與各支優秀隊伍互相學習,共同進步,為我們後續作品的完善提供了更好的思路和靈感。”來自北京理工大學的參賽隊員說。
本次大賽的裁判員楊韜老師高度讚揚了參賽隊員們在比賽過程中展現的態度:“所有的隊員都拿出了看家本領,盡全力將智能無人係統的科技之美展示給大家”。
大賽閉幕式上,西北工業大學無人係統技術研究院黨總支書記毛昭勇、副院長符文星、黨總支副書記徐曉峰及大賽專家為獲獎隊伍頒獎。
本次大賽作為國內無人係統領域頂級賽事,與九月份即將舉辦的國際自主無人係統大會、無人係統高峰論壇相輔相成,共同組成“2022年國際自主無人係統大會”,形成更加完善的學術交流體係,共同打造無人係統領域“產、學、研、用”四位一體的產業化鏈條,構建協同、開放、共享、融合的深度學習平台,為智能無人係統領域前沿技術創新發展及行業領軍人才培養提供助推力。
大賽介紹:
為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智能無人係統與經濟、社會、國防深度融合,充分發揮智能無人係統領域學術引領作用,推動無人係統高端前沿技術創新,開展無人係統多層次人才培養,推動無人係統行業應用及產業發展。由中國工程院、西北工業大學、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聯合主辦,國防科技大學等單位協辦的2022年國際自主無人係統大會(ICAUS)擬於2022年9月23-25日在陝西省西安市陝西賓館舉辦,大會以“智能無人係統創造未來”為主題,共包含三大板塊:國際自主無人係統大會、無人係統高峰論壇、“愛生杯”智能無人係統應用挑戰賽。
“愛生杯”智能無人係統應用挑戰賽作為本次大會的重要賽事,由西安愛生技術集團有限公司冠名支持,主要麵向國內智能無人係統領域的高校學生團隊及企事業單位研究團隊,為無人係統領域的賽隊和選手提供廣闊的競技展示交流平台,推動無人係統領域創新型、應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培養。大賽設置基礎賽道、算法賽道、自主賽道3大賽道,分為無人車競速、無人車避障、飛行避障、快遞速達、協同追蹤5個科目,比賽核心內容與未來無人係統應用高度契合,將進一步推動無人係統智能感知、認知、交互、協同等關鍵共用技術的創新發展。
3大賽道,5個科目的情況簡介:
1.基礎賽道
(1)F1TENTH 無人車競速中國賽
比賽設置:分為計時比賽部分和競速對抗部分。計時比賽部分的目標是以最快速度完成一圈賽道,比賽結果會用來排名和設置對陣,以進行競速對抗部分,競速對抗部分以撞線時間判斷勝負進行排名,評選出相應的獲獎隊伍。
2.算法賽道
(2)無人車避障
比賽設置:分為初賽和決賽兩個階段。
初賽階段參賽隊伍已提交仿真模型以及仿真報告。專家評委組對模型仿真結果和仿真報告進行評分,按得分高低入圍決賽。
決賽階段,入圍的參賽隊伍在比賽場地進行實物演示,專家評委組對無人車實物演示進行評分。實物演示評分標準和初賽仿真模型評分標準一致。按照總分高低以及獎項條件,評選出相應的獲獎隊伍。
3.自主賽道
(3)飛行避障
比賽設置:各參賽隊伍需設計無人機,使其全自主完成場地中穿越交錯牆、穿越隧道、穿越迷宮、穿越大圓環,穿越多個小圓環等五個避障任務。飛行過程中需嚴格按照順序完成任務,但各隊伍可以根據自身能力選擇要執行幾個任務。
(4)快遞速達
比賽設置:各參賽隊伍需設計無人物流車,使其全自主完成起動、紅綠燈路口通行、靜態避障(錐桶)、定點交付、躲避行人、靜態避障(車輛)、及終點停靠等項目任務。
(5)協同追蹤
比賽設置:以無人機係統搜索多個地麵靜止或移動目標為應用背景,各參賽隊自主設計無人機及其係統,執行固定目標搜索定位任務和移動目標搜索追蹤任務。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