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分鍾!西北工業大學仿鳥飛行器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日前,西北工業大學航空學院宋筆鋒教授團隊自主研製的“雲鴞”仿生撲翼飛行器通過國家專業認證機構的現場檢測,單次連續飛行時間達到123分鍾!
“雲鴞”仿生撲翼飛行器,是西北工業大學航空學院宋筆鋒教授團隊,20多年深耕鳥類飛行機理探索和應用研究的最新成果。
什麼是鳥類飛行機理研究?宋筆鋒教授介紹,在撲動翼設計方麵,團隊基於對鳥類翅膀高升力、大推力和低阻力氣動機理的研究,提出了高效仿生翼氣動外形和結構設計方法,從而使得撲動翼在飛行過程中具有最佳的升阻氣動特性和推進效果,提高了飛行器的飛行效率和續航性能。
西北工業大學仿生飛行器研究團隊由宋筆鋒教授領銜,從2001年開始,已在仿生飛行技術領域深耕20多年,突破了低雷諾數/非定常空氣動力學計算與試驗、高性能仿生撲動翼設計、高效撲動機構設計和適合撲翼飛行器的微型飛控係統研製等難題,
先後研製了“信鴿”“小隼”“金雀”“蜂鳥”“雲鴞”“信天翁”等不同特點的仿生飛行器,得到了陳一堅、唐長紅、楊偉等多位航空領域院士的肯定,已獲授權發明專利100餘項,先後獲得陝西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首屆中航工業杯-國際無人飛行器創新大獎賽優秀創意一等獎等獎勵。
“信鴿”飛行器
“小隼”飛行器
“蜂鳥”飛行器
“雲鴞”飛行器
仿生撲翼飛行器是模仿鳥類等生物撲動翅膀的飛行方式,這樣的飛行方式在微小型飛行器尺度,具有實現長距離飛行的潛力,同時由於撲動翼具有較多的運動自由度,具有較強的機動性。不僅如此,仿生撲翼飛行器具有仿生性、隱蔽性和便攜性,一般為手拋起飛、滑翔降落,起降不受場地限製,還可以像微小型固定翼飛行器那樣實現快速高飛、長距離巡航等。
團隊研製的仿生撲翼飛行器已在北京、沈陽、深圳、北川、羊八井(海拔4300m)、稻城(海拔4100m)等
全國20餘個地區完成了3000餘架次任務飛行,能在-10~40℃、4級風及小雨雪環境下使用。已在陝西省地質局、青海湖風景區等多個單位進行了試點應用。
西工大多款仿生撲翼飛行器先後參加珠海航展、國家“十三五”科技創新成就展等多項重要展覽與演習活動,多次登上中央電視台、鳳凰衛視等主流媒體,受邀參加了央視的多次科普活動。
2021年,團隊研製的“信鴿”飛行器登上央視《開講啦》節目。圖為節目主持人撒貝寧給觀眾進行“信鴿”科普講解。
2021年,宋筆鋒教授帶著團隊研製的仿生撲翼無人機參加央視少兒頻道科普節目拍攝。圖為宋筆鋒教授和小鹿姐姐、孩子們在秦嶺山下合影。
未來,西北工業大學仿生飛行器研究團隊將繼續秉承西工大“三實一新”的校風,堅守航空報國的使命擔當,砥礪前行,為航空強國建設貢獻力量。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