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權威學術團體在西安舉辦ChatGPT教育教學特別論壇
港大禁用ChatGPT,教育何以用AI?國家權威學術團體在西安舉辦ChatGPT教育教學特別論壇
近日,風靡全球的“聊天機器人”ChatGPT因被學生用於作業、考試等場景中作弊而被港大禁用,受到社會各界廣泛關注。CCF YOCSEF西安(中國計算機學會青年計算機科技論壇西安分論壇)緊急行動,協調業界學界頂尖專家資源,聚焦ChatGPT給教育教學帶來的社會性問題,於2023年2月23日在西安成功舉辦“挑戰還是機遇?ChatGPT教育教學特別觀點論壇”。
論壇由中國計算機學會主辦,CCF YOCSEF西安和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聯合承辦。中國計算機學會青年計算機科技論壇(Young Computer Scientists & Engineers Forum,YOCSEF)是中國計算機學會於1998年創建的係列學術活動。以“承擔社會責任、提升成員能力”為宗旨,由來自全國有激情、有思想並富有社會責任感的學者、企業家和其他各界青年精英參與策劃、組織,是中國計算機學會最具活力的部分。
本次論壇邀請了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王泉教授,YOCSEF主席(2017-2018)、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網絡與繼續教育學院院長苗啟廣教授,華南師範大學教育人工智能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胡小勇教授,陝西師範大學人工智能與科創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馬紅亮教授、人工智能學會CAAI智能交互專委會委員、陝西師範大學周筠教授,YOCSEF廣州主席、華南農業大學院長助理黃棟副教授,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李榮涵副教授,YOCSEF昆明副主席、雲南大學副教授劉金卓作為特邀嘉賓,YOCSEF西安全體AC委員線下參會,200多位全國各地專家參與線下線上討論。
論壇針對ChatGPT給教育教學帶來的變革,開展了全方位深度思辨。本次論壇由北京超算西安分中心總經理牛瑞、西安交通大學電信學部計算機學院教授馬小博擔任論壇執行主席,西安石油大學教授折延宏和陝西師範大學副教授武傑擔任線上微論壇主席。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計算機學院副院長萬波教授現場致辭。


ChatGPT專於交互、善於表達、精於邏輯,且知識儲備極為豐富,會寫郵件和論文,能創詩歌和故事,可編文案和代碼,堪稱“全才”,令無數網友折服。這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AI技術迅速衝擊各行各業,教育界也不例外。ChatGPT如此多能,是教育教學的挑戰還是機遇?在引導發言環節,胡小勇教授、馬紅亮教授、李榮涵副教授分別從教育教學創新變革、beplay體育手機信息素養培養、教學案例創新設計三個視角,結合實際案例,直觀深入的展示了ChatGPT在教育教學中所麵臨的各類機遇與挑戰。
教育教學創新變革:警惕數據投喂,關注培養創造力
胡小勇教授以《人工智能賦能教學創變》為題,結合教師教育培訓,介紹了算法與程序帶來的好處,針對技術賦能過程中強、弱人工智能的差異性,提出人工智能技術要麵向教師群體,規模化素養提升,建立“立德樹人+高階思維”的培養模式,構建全過程、廣覆蓋、多要素的技術研究閉環。麵對當下ChatGPT所帶來的變革性影響,人們需要把握機遇,無須過度反應。

beplay體育手機信息素養培養:教育受多要求的影響,AI時代的教育教學需要改變
馬紅亮教授以《ChatGPT在K12教育中的應用與挑戰》為題作了專題報告,闡述了自己對於beplay體育手機信息科技課程的理解。他指出在AI時代,beplay體育手機教師的地位依然無法替代,但教學方式需要改變,此外,目前AI技術的發展對於beplay體育手機教育的固有屬性不可能做出改變,但在局部會引發變革。

教學案例創新設計:技術發展有利於構建激發學生興趣的教學案例
李榮涵副教授以《ChatGPT創新教學案例設計若幹思考》為題進行了報告。他分別以“星際爭霸+算法”和“柯潔+計算機組成原理”為主要關鍵詞,並通過ChatGPT生成教學案例為例,分析了當下ChatGPT在創新教學案例中的優劣,指出了大模型研究過程中的挑戰在於小樣本、知識的動態更新、偏見和缺乏可靠性驗證。

在思辨環節,與會嘉賓就教育教學領域ChatGPT對人腦智能發展的長遠影響、ChatGPT教育教學適用場景、ChatGPT存在被惡意操縱風險等三個論點進行了激烈討論。
現場嘉賓對ChatGPT對人類智能的促進或抑製作用進行了激烈的討論。黃棟從思考的自知、思考的過程、思考的溫度三個方麵展開了詳細論述。他指出對於嚴謹性很高的學科,過度依賴ChatGPT技術會導致不可估量的後果;其次,教育教學中,過程的理解與掌握,遠比結果的正確性更重要,這與ChatGPT端到端的結果輸出具有嚴重的不一致性;最後,教學既關乎理性,也關乎感性。理性與感性的交彙之處,體現了教學的溫度與創造性,而教學育人需要的是溫度而不是冷冰冰的機器。
東北大學萬聰教授指出ChatGPT會促進人腦的智能發展。他指出ChatGPT的出現相當於給每個人配備了一個智庫,會給出人類的更多的建議,促進人類智能的發展。黃棟從廣度和深度進行了分析,指出ChatGPT可以從知識的廣度上實現促進作用,但在深度上無法體現促進作用。牛瑞指出在家庭、教育孩子中,限於家長的教育水平,ChatGPT可以輔助家庭完成引導孩子和家庭教育的任務。
針對ChatGPT在教育教學中的適用場景問題,王泉教授結合高校管理真實案例,指出麵對強大的ChatGPT,應采取如下行動:(1)宜疏不宜堵,努力引導和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2)將ChatGPT當做工具,充分利用它訓練學生各方麵能力;(3)建立監管製度與技術,防止教育不公平事件的發生。苗啟廣教授從“人們發明計算器但在小學階段依然還要學習算術”為例說起,指出人們更重要的是要把知識悟化,形成一個知識體係。他還指出ChatGPT情商太高存在一定的問題,教育教學不同於日常生活,不管是高等教育還是職業教育,不能將教育工作交由ChatGPT來做。
劉金卓結合自己的體驗指出,與傳統引擎相比,ChatGPT互動性、人性化更強,可以幫助學生通過交互式提問解決概念理解等方麵的問題。此外,ChatGPT可以作為輔助工具,提供寫作指導、思路擴展、創意生成等多種服務能力。西安理工大學宋霄罡副教授針對目前高校頻繁出現的學生心理問題,指出可以針對學生心理的預警構建有效的專用性ChatGPT,實現學生心理問題的及時疏導。
針對易被操縱的ChatGPT在教育領域是否應鼓勵推廣這一問題,周筠首先從人工智能的發展趨勢說起,指出人工智能不能禁止應用的,從教育的影響看,ChatGPT是一個革命性的產品,但它會給出有偏的、有誤導性的回答,我們應加快水平研發同樣水平的大型模型,隻有我們有對等的技術,幫助學生培養學生健全的正確的價值觀,避免他們被誤導。
西安理工大學趙明華教授指出,ChatGPT是有風險的,學生會有可能被操作,應該禁止學生使用,教師可以將其作為課程思政的案例,鼓勵學生致力於開發自主可控的軟件。張慶慶從人性的善與惡出發指出,應該鼓勵大規模推廣使用ChatGPT,取代重複性的勞動,通過使用ChatGPT會讓我們做到兩個反思,一是學習是一輩子的事情,二是如何使用一係列的工具,激勵我們做一些思想性的創新。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張明陽副教授指出由於ChatGPT的語料90%來自於西方,這些語料可能刻意歪曲理解國內中文社區語料,應禁止使用,隻有自主可控相關技術的時候才可使用。
雲南師範大學趙樣教授指出分權限、有步驟地逐步達到大規模推廣。從分權限來看,由於ChatGPT還不成熟、容易被操作,還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所以ChatGPT在某些機構、某些平台的使用應該是禁止的、受限的;有步驟指的是:ChatGPT作為人工智能進步的產物,應該得到恰當的應用,隨著其成熟逐步得到推廣。

現場發表觀點
現場進行了熱烈的討論,與會人員一致認為我國研究人員需要加快大語言模型的研究與改進,國內的頭部科研院所與企業應加強自主可控大模型的研究與應用。在論壇最後,執行主席牛瑞和馬小博對與會專家表示感謝,並對與會嘉賓的觀點進行了總結。


總結與感謝環節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