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微創營在西安交通大學舉辦

3月24日至26日,2023年全國大學生微創業行動西北區微創營在西安交通大學舉辦。本次活動由西安交通大學、KAB全國推廣辦公室、上海證券交易所公益基金會、廣發證券社會公益基金會主辦,西安交通大學就業創業中心、共青團西安交通大學委員會承辦,中國青年報社等單位提供支持。來自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等12所高校的21支創業團隊參加活動。經過商業模式畫布打磨及路演展示,來自西安交通大學的“智鋰科技”項目獲得金獎,“腦機接口智能康複整體解決方案”和“納科聚能”2個項目獲銀獎,“納浮科技”“數字蜂巢”“智能光伏檢測解決方案”“瓦印”和“綠野田疇”等5個項目獲得銅獎。

活動閉營儀式在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舉辦,中國青年報社黨委常委、副總編輯、KAB全國推廣辦公室總幹事董時,西安交通大學校長助理、材料學院院長單智偉,廣發證券總經理助理、廣發證券社會公益基金會理事、秘書長譚舜,西安交通大學學工部(處)長王歡,西安交通大學就創中心副主任徐東海等嘉賓出席活動並為獲獎項目頒發證書,30餘名項目代表,300餘名觀摩學生參加總結會。

單智偉在致辭中對廣發證券、中國青年報社、KAB全國推廣辦公室的支持和各高校的積極參與表示感謝,對獲獎項目表示祝賀。關於青年人如何在創新創業浪潮中善作善成,他提出三點希冀。一是要堅定信念,心懷家國、砥礪奮鬥。把個人的創新創業實踐與國家的科技發展、經濟繁榮、社會進步結合起來,胸懷國之大者,做最美奮鬥人。二是要刻苦鑽研,躬行實踐,終身學習。在大學生涯中錘煉出持久的科學精神,努力掌握本領域最先進的知識和技術,占領科技創新的高地。三是要勇於創新,善於攻堅,敢於突破。以人民的美好生活作為前進的動力,以國家需求作為開拓的方向,走出燦爛而充實的人生之路。

活動上,董時談到,從國家知識產權局發布的《2022年中國專利調查報告》可以看出,當前科技創新技術成果轉化率不夠高,也缺乏足夠的將科技成果轉化落地的人或企業。“加快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對於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至關重要,需要高校、企業、投資機構、科技中介、政府相關部門等形成合力、協同創新。我們非常願意在現有高校、創投機構資源基礎上,與廣大青年創客、廣大社會力量共同努力,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提高科技成果轉化水平。”

譚舜認為,作為青年創業者,如何麵對和化解創業初期發展的問題,獲得專業的指導、經驗,聯係對接資金,都是實實在在的“剛需”。廣發證券不斷思考和探索,發揮專業優勢給青年創業者扶持和指導,為對接天使投資、風投資本提供平台和專業的金融服務,幫助創業青年實現夢想。“我們希望廣大青年胸懷理想信念、熱愛創新創業、善於學習實踐,不斷提高適應時代發展需要的素質和能力。”



本次微創營以“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為主題,參加項目涵蓋農業科技、新材料、新技術等創新領域。活動中,來自高校專家、投資人、青年創業典型等10餘人,圍繞科技成果轉化,通過破冰、創業大講堂、青年創業案例分享、商業畫布培訓、風投專題培訓、項目路演等模塊內容,對參訓營員進行了專題培訓與交流。活動旨在為大學生創業者提供項目路演、創業實訓和資源對接,促進科技成果走出實驗室,與市場對接,最終實現科技成果的成功轉化和落地。

“我們首創性地實現了可實際應用的退役鋰離子電池帶電拆解技術,不僅實現了電池的帶電安全拆解,減少了傳統鹽水預放電工藝產生的廢水,還能同時回收拆解過程中釋放的熱能。這是我們自主研發的科技產品,我本人已經申請了17項學生一作專利。”來自西安交通大學的創業青年張誌傑,在廣發證券大學生微創業行動西北區微創營的案例分享環節,講述了自己的經曆。
此外,西安交通大學深入實施創新驅動和“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國家戰略,積極推進創新創業工作,成為首批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首批中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聯盟成員、首批陝西省示範性高等學校就業創業指導服務機構、陝西省創業聯盟及西安市創新創業聯盟創始理事單位、陝西省創業孵化示範基地、西安市創業服務平台。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