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至18日,渭南師範學院黨委宣傳部組織全媒體中心師生10人組建“聽奮鬥·拍幸福·講文明·說非遺·看農旅”視聽鄉村實踐團,在渭南市富平縣齊村鎮街子村開展了為期10天的“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
活動以“學思踐悟二十大,鄉村振興我先行”為主題,以“美麗、奮鬥、幸福、文明、非遺、農旅、二十大”為關鍵詞,通過拍攝照片,創作微視頻、微紀錄片、短視頻、電視節目等視聽文化作品的形式記錄和展現齊村鎮街子村的村風民風、生態旅遊、傳統文化以及鄉村振興成果。活動共分為聽奮鬥故事、拍幸福瞬間、宣黨的精神、講文明村風、說非遺文化、看農旅發展、展青年芳華7個部分,共拍攝了3700個照片、視頻素材,創作了圖文推送、短視頻、微紀錄片等18個(部)視聽文化作品。
走入田間地頭 捕捉最美身影
在街子村這個遍布荷塘、稻田的地方,最多見的是烈日炎炎下埋頭奮力耕作的身影,他們的奮鬥精神有著黃土的堅韌與厚重。從清晨太陽初升,到傍晚夜幕降臨。實踐團成員每天走入田間地頭,一邊用鏡頭去拍攝勞作者的勤奮身影,一邊聆聽他們的鄉村奮鬥故事。一張張美麗身影,是這片土地上勤勞、堅韌的象征。“我們每一次拍攝都回滿身是汗,但看到鏡頭裏成百上千張奮鬥者的身姿,他們的故事令人動容,想到這裏,一切辛苦都值得”,實踐團成員韓騰如是說。
深入百姓人家 傳遞黨的聲音
活動期間,實踐團師生在齊村鎮街子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胡國盛等村幹部的幫助下,深入大街小巷,前後走訪了十幾戶村民,其中包含了抗戰老兵、50年以上黨齡老黨員、脫貧戶等,為他們即興拍攝“全家福”,記錄他們的幸福生活,感受他們的多彩人生。
在“哢嚓哢嚓”的快門聲中,鏡頭前幸福的笑容被定格,每一張照片背後都是一段值得傾聽和記錄的美滿故事。隔日,實踐團成員將拍攝下的“幸福瞬間”洗成照片,裝好相框,挨家挨戶送到了村民的手中。期間,實踐團還策劃二十大精神進農村特別視頻節目,采訪老百姓和村幹部有關於二十大精神的快問快答,讓二十大精神飛入尋常百姓家。
探尋鄉村文明 傳承非遺文化
孝道文化是街子村獨特的傳統美德,這裏鄰裏和睦、夫妻恩愛、父慈子孝,家家戶戶都充滿和諧與溫馨,更是“二十四孝”中《親嚐湯藥》的故事起源地。實踐團成員尋訪村幹部和部分村民,用鏡頭記錄下他們的普通生活,感受“百善孝為先”的民風家風。
柳編技藝作為渭南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是當地傳統農耕文化的重要物質載體與象征,具有較高的曆史和文化價值。在齊村鎮義門村,非遺文化獨樹一幟,柳編技藝讓人學在其中,實踐團成員走進非遺傳承人李智明家中,了解製作過程,親身體驗,用心拍攝,讓鄉村非遺文化通過鏡頭傳達給千萬觀眾。
記錄農旅融合 促進鄉村振興
在風光秀美的富平縣齊村鎮,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九眼蓮,以及水稻、夏有荷露營地等農文旅融合發展產業以及獨特的循環種養殖模式成為了當地經濟騰飛、生態煥發、鄉村振興的強大動力。實踐團成員認真拍攝,努力采訪,傳播農文旅發展的優勢和魅力。期間,製作的“懷德仁裏地 醉美新齊村”微視頻受到齊村鎮領導幹部和廣大村民們的喜愛。
彰顯青年擔當 打造大思政課
這是一次別具一格的大思政課。實踐活動期間,不論是豔陽高照,還是雷聲轟鳴,實踐團師生一直在路上。“青年說係列短視頻”、“聽黨的聲音之二十大精神之快問快答”、“富平柳編——指尖上的美好未來”等18部視聽鄉村文化作品,是實踐團成員10天以來的主要成果。“我們不畏酷暑,用腳步丈量齊村鎮街子村這片美麗的土地,用鏡頭真實記錄鄉村振興的風貌與人情,傳播這裏獨特的文化與風俗,也將黨的聲音帶入了尋常百姓家,以影像的力量助力鄉村振興”。帶隊教師於占豪說。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