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李大釗;青年;教育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共產黨成立 95 周年的講話中,引用了李大釗《青春》一文中的名句:“為世界進文明,為人類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創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類,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資以樂其無涯之生。”青年在任何時代、任何社會中都是最有生機也是最容易接受並形成新思想的群體,是社會變革以及社會發展中的中流砥柱,“吾族今後之能否立足於世界,不在白首中國之苟延殘喘,而在青春中國之投胎複活。”李大釗深刻意識到青年群體是推動民族進步並而立於世的主要力量,在其思想的引導下,李大釗也多次參與和領導了青年運動,發表了一係列旨在促進青年覺醒的演講、文章和時評。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今天,麵對各種西方思潮對新時代青年大學生價值觀念的衝擊,重新思考李大釗的青年教育思想,無疑對新時代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和現實啟示。
一、李大釗青年教育思想的主要主張
首先,青年應該樹立正確積極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李大釗十分重視青年人三觀的孕育。“人生最高之理想,在求達於真理”,追求真理,堅持真理,實現真理,是李大釗個人人生觀中最基本的三點,是其人生的最高理想與奮鬥目標。對於青年人,李大釗認為青年是實現青春中華的重要基礎,曾言“故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華也”,認為青春之時是人一生中最重要、最耀眼之時,青春意味著進步,青年人更應樹立遠大的理想與抱負,並堅定的去追尋真理並且最終實現真理。“愛真理,便該為真理犧牲”,青年應堅定信念,奮進有為。“餘信宇宙間有唯一無二之真理”,真理是什麼,李大釗沒有明言,但他曾說過:“吾人論事析理,亦但求其真實之境而已,一時幻妄之象,虛偽之用,舉不足移易吾人真理之主張也。”在那個時代,李大釗所說的真理可以概括為他一貫強調的唯物辯證法的思想因素,科學與民主,青年人要向專製以及舊傳統進行抨擊,以客觀審視的態度來看待中華民族發展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在實踐中無限靠近真理,為中國追尋正確的道路,讓人民擺脫專製,走向幸福。同時,青年也需樹立積極樂觀的世界觀,李大釗曾勉勵青年群體:“苟猶在兒童或青年之期,前途自足樂觀,遊優樂土,來日方長,人生趣味益以濃厚,神誌益以飛舞。”當時的舊中國在帝國主義以及軍閥專製的反動統治下,民不聊生,部分知識分子被悲觀情緒所困,被困難嚇倒,失望厭世,甚至進而自殺,李大釗指出,為國恥激憤而自殺者,愛國之誠實為可敬,而為困難失望而自殺者,是完全錯誤了。李大釗教育青年,在困難之前,不應消極、悲觀、苦悶、畏縮,怯懦心理對困難毫無幫助,“青年之字典,無困難之字,青年之口頭,無障礙之語;惟知躍進,惟知雄飛,惟知本其自由之精神,奇僻之思想,銳敏之直覺,活潑之生命,以創造環境,征服曆史。”有青春精神之人應在困境中保持樂觀,為革命事業而艱苦奮鬥。價值觀對個人人生的導向作用是極其重要的,李大釗一直信奉生要生的有意義,死亦要死的有價值,死亡不可怕,為國家和民族而死,為革命和真理而犧牲,這樣的死亡是有價值的,他希望青年要把有限的青春和無限的宇宙結合起來,要有改變這個不足的國家和社會的決心。“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青年要在創造“青春之中華”的過程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其次,青年的思想變革是創造“青春之中華”的必要前提。在當時舊中國新社會出現萌芽與舊社會逐漸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關鍵曆史節點,青年作為推動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要除舊革新,痛斥舊社會和妨礙社會發展的陳腐思想。李大釗鼓勵青年要以“衝決過去曆史之綱羅,破壞陳腐學說之囹圄,勿令僵屍枯骨,束縛現在活潑潑地之我,進而縱現在青春之我,撲殺過去青春之我,促今日青春之我,禪讓明日青春之我”的決心,奮力衝破陳腐思想的桎梏,進而實現思想之變革。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為中國帶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為在絕望與迷茫中的先進知識分子帶來了希望,指明了前進的方向,李大釗在接受了馬克思主義思想後,十分注重在青年群體中傳播馬克思主義學說,他教育青年要用先進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和科學社會主義武裝自己的頭腦,追尋真理,實現思想上的覺醒。
最後,激發青年的愛國熱情是實現“青春之中華”的無限動力。“國人無愛國心者,其國恒亡。”李大釗終其一生都在為挽救國家命運而奮鬥,愛國之情是一個民族國家存在和發展的精神支柱,李大釗深知這一點,他堅決抵製《二十一條》,在《警告全國父老書》中寫下“吾中國之待亡也久矣”的嘔心之語,力求喚醒民眾的家國情懷,築起保衛危亡中國的堅實屏障。麵對當時到處都充斥著混亂的國家,李大釗提出,要“改進立國之精神,求一可愛之國家而愛之,不宜因其國家之不足愛,遂致斷念於國家不愛。更不宜以吾民從未享有可愛之國家,遂乃自暴自棄,以儕於無國之民,自居為無建可愛之國之能力者也”,同時,他十分看重對青年群體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將《晨鍾報》作為重要陣地,寫下大量的文章,激發青年的愛國之情。
二、李大釗青年教育的方式和途徑
在我國,學生受教育的主要途徑為課堂教學,而教育應有多種方式,李大釗就十分重視傳統課堂教學以外的各種渠道,如社會實踐、社團組織、媒體雜誌、現場講演等方式。
1.重視課堂教育與實踐教育相結合的教育方式。1918年1月,蔡元培校長聘請李大釗為北京大學圖書館主任,而後,從1920至1925年間,李大釗先後在北京大學政治學係、曆史係、經濟係工作,並先後開設了社會主義史、史學思想史、唯物史觀研究等課程。除在北京大學任教之外,李大釗還為北京女子高等師範學校、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大學等其他高校進行授課。李大釗通過在學校對青年的課程教育,不僅豐富了學生的知識儲備,還幫助學生形成了樂觀勤奮、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和馬克思主義世界觀。
在課堂教學之外,李大釗還號召高校青年走出校園,並親自領導整頓北大學生會,帶領大家與反動政府作鬥爭,除此之外,他還帶領學生深入到勞動群眾中,團結各方力量反對封建軍閥統治,在實踐中將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教育與中國農工運動結合起來。
2.組織社團活動的教育方式。在李大釗教育思想的指引下,師生們皆以挽救國家危亡、救民於水火為己任,組建了各類社團,如新潮雜誌社、馬克思主義學說研究會等,在社團中,青年們暢所欲言,大膽思辨,李大釗非常樂於看到這種場麵,並經常給予指導。期間,他還創辦了《少年中國》月刊,並親自擔任編輯部主任,毛澤東、鄧中夏等愛國有誌青年都深受其影響,並逐漸深入學習馬克思主義學說思想。
3.進行講演的教育方式。李大釗認為講演是非常有效的一種傳播新思想,教育青年的方法。他認為演講“專而不普,深而不流,可以窺奧理而不足以啟流俗,可以精一科而不足以應萬便”,演講時使用的語言通俗易懂,足以麵向最廣大的群眾;語氣動蕩激昂,能夠生動形象地將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現狀普及給大眾。在其有限的教學生涯中,他曾在北京大學、北京女子高等師範學校、複旦大學、上海大學等高校,以及各類社團學會中都進行過不同主題的演講,如在中國大學講演的“由平民政治到工人政治”、在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說研究會上講演的“馬克思的經濟學說”等一係列相關主題演講、以及上海大學的“史學概論”“演化與進步”等,皆為青年提供了思想上的指引。
三、李大釗青年教育思想的現實啟示
如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國際形勢愈發複雜,我國發展也麵臨著巨大的風險和挑戰,青年的曆史使命仍然未變,始終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先鋒力量。李大釗的青年教育思想放在今天仍然有極大的借鑒作用,對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現實啟示意義。
第一,高校應教育引導青年一代形成遠大的理想信念,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正確思想。“人隻有堅定自己的理想,才能朝正確的方向努力;人隻有懷抱堅定的信念,才能夠走向成功。”自李大釗將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以來,中國共產黨堅持馬克思主義思想,帶領中華民族實現了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實踐和曆史也證明,唯有堅持走馬克思主義的道路,才能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青年意識形態建設的關鍵環節,培育大學生建立正確的馬克思主義科學觀,建立自己的理想信念,堅定青年大學生的政治立場,聽黨組織跟黨走,在如今世界高度信息化以及西方思潮侵襲的環境之下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
第二,高校要增強對青年愛國熱情的培養。李大釗十分重視對青年愛國之情的培養,增強青年的民族歸屬感與社會擔當意識,在其影響之下,一大批有誌青年都投身於中國救亡圖存的革命事業當中。如今,中國正麵臨著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青年大學生是國家的未來,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中國夢”的實現要依靠億萬青年人的不竭奮鬥,愛國之情是一個民族發展的無限精神動力,激發青年大學生的愛國熱情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建設有極大的助力作用。
第四,高校要重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育方式。李大釗一貫希望青年在理論學習的同時,積極參與各種學校和社會的實踐活動,進行自我鍛煉,在實踐中領悟所學,豐富自己的頭腦。但現如今的高校思政教育都普遍偏向於對學生理論知識的教學,輕視對青年大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導致大學生似乎都停留在“隻會說不會做”的現實之中。基於此,高校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革時就應增強對學生的實踐能力的培養,在學生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多為學生提供各種場所和機會進行實踐活動,在實踐中深化他們對理論的理解與把握,為國家培育出全麵發展的人才。
第五,高校要注意利用網絡媒體的引導作用。李大釗經常利用在報刊發表文章時評、進行講演、指導社會團體運動等宣傳進步思想、建立社會輿論,促進青年的思想變革,並獲得了極大的成果。在如今的互聯網時代,青年大學生是社會中最為活躍的群體,他們對於各種思想言論的接受程度都比較高,更容易受錯誤信息的影響,更甚者思想可能會被改造。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與時俱進,重視互聯網的宣傳教育作用,要善於利用各種網絡媒體,如微信公眾號、微博、小紅書、抖音短視頻等常見的網絡平台,不時發布一些正向的內容,引導積極的網絡輿論氛圍,避免青年學生被極端言論所影響從而形成錯誤思想。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紀念李大釗同誌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N].光明日報,2009-10-29(3).
[2]李大釗研究會.李大釗全集: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3]李大釗研究會.李大釗全集:第 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4]李大釗研究會.李大釗全集:第 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5]付帥,柴玥兒,杜津威.淺析李大釗的青年教育思想[J].北京教育(高教),2020,(02):93-96.
(作者:申釗霏,係西安建築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碩士研究生)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