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絲綢之路大學聯盟校長訪談:攜手共譜高等教育創新發展新篇章
10月8日上午,“2023絲綢之路大學聯盟”論壇在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舉行,國際組織代表、“絲綢之路大學聯盟”盟校代表,以及海內外知名學者150餘人參會,論壇聚焦“新技術革命背景下世界高等教育的發展與創新”主題展開,多位國際知名大學校長圍繞大學教學方式創新與人才培養、產科教融合與協同創新、國際合作共同迎接時代挑戰等議題進行深入研討與交流,為世界高等教育創新發展建言獻策。
莫斯科動力工程學院校長:我們要譜寫出世界大學發展的新篇章
莫斯科動力工程學院校長羅加列夫•尼古拉說:“莫斯科動力工程學院是俄羅斯非常頂尖的高校之一,與中國的哈爾濱工業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等高校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等方麵都有合作,我們學校是‘絲綢之路大學聯盟’的創始成員之一,在未來,學校將借助‘絲綢之路大學聯盟’提供的平台,加強國際協作,不斷深入推進科技、產業、社會、人文融合發展。我們將在海南建立海南莫斯科動力工程大學,主要開展本科、研究生教育和相關科研工作。我們堅信未來將有更多大學加入‘絲綢之路大學聯盟’,共同奮鬥,多元合作,譜寫出世界大學發展的新篇章。”
米蘭理工大學校長代表:“絲綢之路大學聯盟”促進我們更好地發展
米蘭理工大學是“絲綢之路大學聯盟”的創始成員之一,經過幾年的發展,雙方已簽署19項合作協議,內容涉及機械、航空航天等八個學院,涵蓋從本科到博士等不同培養層次;而已經建成投用的聯合設計與創新學院教學樓,更是“一帶一路”倡議下,兩大高校合作成果的直接展現。米蘭理工大學校長代表、西安交大-米蘭理工大學聯合設計與創新學院常務副院長塞爾吉奧•皮格納裏表示,過去的這幾年,我們和聯盟高校一起做成了很多事情,解決了很多研究難題,進行了很多方麵的建設,“我們對這個聯盟非常有信心,聯盟可以幫助老師和同學共享科技前沿信息,而且還可以開展更多方麵的交流,促進我們更好地發展。”
利物浦大學校長代表、建築學教授:互聯網教學與傳統教學的融合仍需深入探索
利物浦大學建築學院建築學主席首敏•班竇巴蒂阿艾伊博士表示,幾年間,“絲綢之路大學聯盟”踔厲合作,解決了許多頗具挑戰性的問題。互聯網教學方興未艾,其與傳統教學的融合仍需深入探索。人工智能和虛擬現實等新銳科技為建築學帶來了全新的空間表達,這令人興奮。在教學與科研中引進新技術將會為建築學的發展帶來更多機遇。“絲綢之路大學聯盟校長論壇為參會高校提供了開放式交流平台,會談在友好的氛圍中展開,與會高校領導可以暢所欲言,互相交流學習。暢通的對話機製對聯盟高校多方合作有著重要意義,未來,我將積極推進聯盟各校攜手同心,合作共贏。”
塔什幹信息技術大學校長:加強學術文化交流,共同建設世界的美好未來
塔什幹信息技術大學校長巴赫蒂約爾•馬卡莫夫表示,“絲綢之路大學聯盟”讓絲綢之路沿線共建國家高校的關係更加緊密。作為聯盟的新成員,很高興能夠借此機會加強交流和聯係。“本次會議為各高校如何厘清人與人工智能之間的界限、維護網絡安全等問題提供幫助,也為推動世界高等教育進一步、多層次發展提供經驗。盡管世界麵臨技術發展的問題與困境,但我們仍然需要對未來抱有團結合作、克服困難的信心。我們應該在學術上進行合作,而開展合作需要加強文化交流。”他表示,要積極開展實驗室交流、學術經驗交流等各方麵活動,促進雙方發展,最終實現互利共贏,共同建設世界的美好未來。
撒馬爾罕國立大學校長:希望“絲綢之路大學聯盟”推進世界和平與發展
撒馬爾罕國立大學校長魯斯塔姆•哈爾穆拉多夫對絲綢之路大學聯盟的廣泛性表示了充分肯定。參會高校不僅有聯盟內的高校成員,還有歐洲、美國等國家和地區的部分高校的校領導們參與。這意味著聯盟對推動各方全方位的合作具有重要意義。他認為,聯盟不僅可以推動高等教育合作,在高校間科技合作、學生培養等各方麵同樣具有重要意義。他表示,希望通過共建“一帶一路”,加深不同國家和地區青年之間精神文化交流,在教育和科技層麵展開更加深入的合作,讓更多青年人能夠實現對曆史文化及人類智慧的傳承。“最重要的是,‘絲綢之路大學聯盟’是一個和平的載體,希望聯盟能促進全世界的人民對和平的期待,從而最終實現人類命運共同體。”
哈薩克斯坦國立師範大學副校長:“絲綢之路大學聯盟”為高校合作創造機會
哈薩克斯坦國立師範大學的副校長阿克莫林斯克•庫爾薩裏耶娃表示,當前世界正處於飛速變化的時代,教育的力量可以凝聚人類智慧,幫助應對當前世界麵臨的複雜局勢和挑戰。“絲綢之路大學聯盟”在加強高校之間的合作關係方麵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聯盟為教師、教工和學生提供了絕佳交流平台,創造了互惠互利的合作機會。“本次論壇有諸多政要及高校校長等參與其中,大家圍繞各類議題展開了熱烈討論,這些議題不僅引人注目,也對現實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導意義。衷心希望聯盟能夠繼續發揮其獨特優勢,成為一個理想的平台,進一步推動世界各國高校之間的深度合作,並通過教育的力量加強各國人民之間的民心相通。”
亞曆山大一世聖彼得堡國立交通大學執行校長:建立高校間科研成果轉化機製
亞曆山大一世聖彼得堡國立交通大學的代理校長蒂托瓦•塔米拉自豪地說:“我校是聯盟的創始成員之一,聯盟極大促進了高校之間的合作,尤其對教學科研工作有重要意義。”蒂托瓦•塔米拉認為,世界教育的發展必須基於曆史,技術創新要以現實為依托,高校之間應珍視聯袂情誼、繼續攜手奮進,加強校企合作,促進科研成果孵化。“回顧曆史,我們發現,為人類文明發展帶來跨越式進步的技術革新都與實際生產緊密結合,以最直接的方式改善了人民生活,例如,東北鐵路就是中俄高校合作的結晶。為順應這一規律,高校之間應建立起有效的成果轉化機製,實現與企業“無縫對接”,讓科學成果服務實際生產、推進技術進步。本次論壇推動了多邊合作,希望絲綢之路大學聯盟繼續在開放包容的基礎上擁抱創新,攜手共進,為打造世界一流高校聯盟共同努力。”
香港大學協理副校長:攜手麵臨數字化、人工智能新挑戰
中國香港大學協理副校長孫紅哲表示,世界的發展依賴科學技術,在新技術革命背景下,數字化、人工智能帶給高等教育諸多挑戰。麵對挑戰,不同國家和地區大學之間的合作顯得至關重要,“絲綢之路大學聯盟”為高校之間的合作提供了更多可能。我能感受到與會嘉賓對這次論壇的期待,同時我也相信,本次論壇將為中國的高等教育、技術的發展甚至文明的進步作出重要貢獻。希望‘絲綢之路大學聯盟’各盟校發揮特長,開展更多實質性合作,通過學生交換等方式共同研究全人類麵臨的能源、倫理以及發展的難題。他特意強調:“年輕人是世界的未來,要讓年輕人更多地進行互動、溝通,希望這個論壇不僅僅是大學校長論壇,未來能有更多年輕人參與進來,推動聯盟發展,我們攜手麵臨數字化、人工智能新挑戰。”
香港理工大學協理副校長:攜手推進跨文化學科建設
香港理工大學協理副校長羅璿認為,“絲綢之路大學聯盟”有三層積極意義。一是為“一帶一路”倡議共建國家的學生培養搭建起一個廣闊的平台,從2015年成立到今天發展到超過160多個參與單位,真正讓學生接觸到跨學科跨文化的教育。二是大大推動了不同國家之間的文化交流。她說:“目前,香港理工大學約有15%的學生來自“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絲綢之路大學聯盟’讓我們了解了更多的中亞文化,也希望中亞學生有更多機會來到東方之珠。三是聯盟推動了東亞、中亞等地區開展更廣泛的跨學科跨文化跨地域的科研合作,在順應全球化發展的同時推動跨文化學科建設,為“產—學—研”一體化提供交流平台和眾多資源,對於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未來創新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我很榮幸能參加這次會議,期待聯盟能夠越辦越好!”
澳門科技大學校長:要培養在陌生海域坦然麵對風浪的學生
澳門科技大學校長李行偉表示,加入“絲綢之路大學聯盟”是助推澳門及澳門科技大學走向多元化國際道路的全新開始。西安交通大學位於絲綢之路的起點,作為發起高校,西安交大真正擔負起了繼往開來、承前啟後的核心責任。要在新時代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必須深刻意識到第四次工業革命所席卷的浪潮,在高等教育領域適時做出調整。我們要培養出在陌生海域中依舊能坦然麵對風浪的學生,隻有這樣的人才才能應對人類未來的潛在變革,絲綢之路大學聯盟給了海內外高校相互學習、共同進步的機會。談及“絲綢之路大學聯盟”的未來建設,李行偉表示,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的高校都像一塊拚圖,大家一起努力,會拚成一幅世界高等教育的宏偉藍圖。“每一片拚圖都獨一無二、不可或缺。自古以來,澳門都是中西方文化交流溝通的重要關口,站在新的曆史關卡前,澳門科技大學也將在‘絲綢之路大學聯盟’中貢獻獨特力量!”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