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年,紮根西部、獻身國防;
85年,鑄國重器、育國棟梁。
10月8日上午,西北工業大學在友誼校區隆重舉行“總師育人文化”論壇暨建校85周年紀念大會。
78級本科校友、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中國科學院院士、殲-20總師楊偉,86級本科校友、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有限公司專職型號總師黃維娜,99級本科校友、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四研究院41所副所長、某固體組合動力型號總設計師楊玉新等傑出校友代表;原校黨委書記李保義、葉金福,原校長薑澄宇等部分在校老領導;中國工程院院士馬遠良、李賀軍,中國科學院院士、校學術委員會主任黃維;校黨委書記、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言榮,校長宋保維等全體校領導;全國各地校友會會長、秘書長;校內各單位黨政主要負責人;教師代表,學生代表等參加大會,共同慶祝母校85歲生日。大會由黨委常務副書記程基偉主持。
宋保維作了題為“校園回歸話情誼 凝心聚力促發展”的主旨報告。他從人才培養質量、高水平師資建設、科技創新實力、社會服務、國際合作、高水平學科體係、校園環境條件等七個方麵介紹了近年來學校在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育國之棟梁,主動服務“四個麵向”,鑄國之重器,推動學校“雙一流”建設上取得的成效。他表示,學校成績的取得得益於85年來的深厚積澱,得益於曆屆領導班子的謀篇布局和接續奮鬥,得益於廣大校友的關愛與支持,更得益於全體師生員工的辛勤努力和付出。
宋保維表示,學校將持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定不移把黨中央決策部署落實到學校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高質量發展中來,明確學校未來發展三個階段的目標方向,錨定“127”目標,以釘釘子精神落實“127”舉措。一個引領就是要堅持黨的全麵領導,推進各項事業發展;兩大改革分別指機構改革和評價改革。七個主要方麵的具體舉措涵蓋了人才自主培養、科技自立自強、人才梯隊建設這三大領域。抓鐵有痕、踏石留印,團結帶領全體師生員工踔厲奮發、勇毅前行,以牢記初心使命的責任感,奮發超越的緊迫感,始終愛國愛校的榮譽感,加快推進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建設。
楊偉在主題演講中表示,西工大是開啟自己航空夢的地方,更是錘煉自身品格的地方。85年春華秋實,85載風雨兼程,值此母校85歲華誕之際,他談了三點體會:
一是“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是“西工大現象”的根基。85年來,西工大與國家和民族的命運同呼吸、共患難、共發展,始終以“低調務實不張揚,埋頭苦幹敢擔當”的實際行動育人育才、創新發展,為國家國防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
二是“既注重理論,又注重應用”是“西工大現象”的根源。學校“工科為本、三航當家、信息賦能、融合強校”的科研發展思路,將更加培養和激勵一代又一代工大學子理用結合、務實創新。
三是“既傳授知識、更培養方法”是“西工大現象”的根本。學校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更培養了學習新知識、應用新知識的習慣,培養出一批視野寬、基礎厚、專業精、思維新、創新強的高層次人才。
他建議,學校要繼續有組織地推進與“三航”領域院所開展深度合作,要大力推進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的人才試點合作。
黃維娜在主題演講中說,母校教給自己的理論知識、思維方式和人文視野使其受益匪淺,並結合自己的學習和工作經曆談了對“總師育人文化”的四點體會:
一是低調務實,堅信事在人為,關鍵在於隻要敢為,大有作為。要想成長為一名“總師”,就得做好長期甘於寂寞、甘於奉獻、隱姓埋名、淡泊名利的準備,在實踐中埋頭苦幹,不斷磨煉自己。
二是兼收並蓄,堅持不斷學習,“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隻有不斷學習、持續創新、兼收並蓄,才能不斷實現自我完善、自我革新。
三是厚積薄發,堅守“擇一事,終一生”的奮鬥初心。隻有堅守初心、心無旁騖,遇到困難時不氣餒,取得成就時不自滿,才能在荊棘中把握機遇,在逆境中看到希望,在失敗後重新出發。
四是為國鑄劍,堅定責任擔當,報效祖國的家國情懷。用努力行愛國之誌,用奮鬥盡興國之責,去實現有意義的人生價值。
她表示,將在母校“總師育人文化”的精神特質感召和引領下牢記使命,堅定“航空報國”誌向,努力攻克更多關鍵技術難題。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