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歐亞學院建校28周年係列活動即將啟幕 | 全員貢獻,祝歐亞生日快樂!

放眼西安歐亞學院價值觀,“夥伴”一詞赫然在目,個體的連結、共同的事業是不變的信念。28年的曆程中,一代又一代的教職工在歐亞戰略和質量內涵的指導下找尋到自己與學校的契合點,結成互相尊重、包容、共享、合作的共同體,以個體的努力與奉獻,為“以學生為中心”的育人目標做出可感知的貢獻,共同創造了學校從無到有、再到事業長青的基石。
帶著這樣的努力與積澱,學校將2023年定為“全員質量貢獻年”,28周年主題校慶係列活動即將啟幕。


整體標識以建校28周年為靈感,在保持數字“2”的基礎上,將數字“8”演化為兩個同心圓, 以交互融合的方式,既彰顯出整體的凝聚力與向心力,同時也承載著團體共同創造的“∞(無限)”未來。


教育大計,立德樹人。多年來,西安歐亞學院始終踐行“為學生提供高質量教育服務”的使命,來自二級學院和職能處室的教師們,都在自己的崗位上為“以學生為中心”的育人模式作出貢獻。
在教學一線,各二級學院、教務處、教學質量評估中心、教師發展中心等相關部門的教師協同發力,從分院轉型、專業布局、課程體係建設與重構、教學方式變革等方麵,係統推進具有歐亞特質的人才培養模式建設。截至目前,學校已形成了符合學校發展定位和實際、適應行業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應用型人才培養體係,教學改革也碩果頗豐。
學校已獲批8個省級一流專業,自主研發的DNA課程《寫作與表達》獲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22項課程獲批省級一流本科課程、1項課程獲批省級課程思政示範課程,在陝西省同類院校中位居前茅;學校連續4年在教育部教規建中心應用型課程聯盟舉辦的課程建設係列大賽中累計獲獎17項,其中一等獎2項;學校自建48門在線開放課程在智慧樹平台實現跨校共享,累計選課學校3150所,累計選課人數超74萬人次;10門課程思政設計在新華網“新華思政”平台共享;100門校級重點課程中100%課程引入真實項目,沉澱案例2024個,在OA知識平台共享。

歐亞部分課程建設榮譽
學生們的學習能力與效果也得到了顯性印證:
在學科競賽方麵,近五年,學生參賽獲校級認定獎勵的競賽共計3668項,包含國際級24 項、國家級1177項、省部級2260項、地市級210項,獎勵獲獎學生8166人次,以“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為代表的多項學科競賽獲獎情況屢創新高,學校在教育部高等教育學會高校競賽排行榜同類排名15名。在畢業論文環節,西安歐亞學院本科畢業論文(設計)題目來自綜合實踐比例平均值95.88%,近3屆將真實項目引入畢業論文(設計)真題真做的課題6350個,以較高質量展現出學生理論與實踐的融合能力。一項項數據成為歐亞育人成果的直接體現。

部分學生競賽獲獎合集
接過三尺講台的接力棒,學生事務的管理也在相關老師的工作下,得到較大提升。
近年來,西安歐亞學院已建設了一批高素質的輔導員隊伍,並持續圍繞學校人才培養目標深化學生事務改革。相關老師以“學生發展”理論為基礎,關注學生發展“生理、理性、社會化、職業”四個發力點,注重學生的學習效果提升,收獲了師生對於學生事務的較高滿意度與評價。組織建設層麵,學生發展處已構建了分院-社區協同機製,實現了學生事務在二級分院100%覆蓋,並主導建設了8大特色青年社區,提出了“整潔、健康、友善、健康”的青年社區共享價值觀,形成了歐亞特色的社區育人模式。同步,部門圍繞學生學習、個人興趣、成長實踐、職業發展等需求,建立了80餘個學生社團並實現了分級分類管理。員工發展層麵,學生發展處注重學習型組織建設,並通過多種方式持續提高輔導員工作素養,截至目前,相關老師已成功申報國家級項目1 項,省級項目5項,高教協會課題1項,校級課題8項公開發表學生事務論文117篇,案例集12冊,為學生事務管理提供有力支持。

學生發展處老師們工作剪影
一所學校的辦學視野,決定了人才培養的高度。十餘年間,負責推動學校國際化進程的老師們也在積極為歐亞國際化教育質量內涵作出貢獻:
學校與美國杜肯大學合作共建“西安歐亞學院卓越教學中心”,開展“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師培訓;引入全美大學生學習投入度調查,關注學生因教育所獲得的價值增量;借鑒工程認證、AACSB、EPAS等國際認證標準,滲透至歐亞教育教學和改革中;組織中高層多次赴國外高等院校深度參訪學習;探索國際學院運行模式,推進國際化戰略縱深發展……一項項舉措,帶來的是歐亞全球“朋友圈”的拓展和國際化教育資源的普及:
目前學校已與17個國家和地區的53所優質境外院校建立友好合作關係,加入了Cumulus國際藝術設計與媒體院校聯盟、ACCA(特許公認會計師公會)等多個國際學術知名組織,全校已開設3大國際類型班級、18個國際項目,學校連續3年榮獲“ACCA黃金級教育機構”,旅遊管理專業是西北首個通過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UNWTO)教育質量認證的專業。現如今,學生不出國門便能享受高質量的國際教育,成為一名具有國際視野的世界公民。

國際化教學事務持續推進
“科學研究”是現代大學的職責之一,也是育人環節中必不可少的一環。
來自科研處的老師們,以“應用型科研”為導向,通過完善科研製度、啟動“愛驅動”學術講壇、製定中長期科研發展規劃、建立校級科研團隊平台等舉措,實現了科研成果的多點開花:自2007年以來,學校共承擔科研項目1380餘項,其中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項,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4項,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達580餘項,累計發表2900餘篇高層次學術期刊論文;科研成果獲得各類省市級科研成果獎10餘項;立項陝西高校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陝西高校青年創新團隊1個。眾多科研成果不僅切實提高教學質量,更為區域和城市發展貢獻智慧力量。

學校科研工作剪影
為了實現那句“由此開始,隨處可往”的承諾,職業發展與企業合作部的老師們持續展開行動:
在“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教學理念的指導下,老師們圍繞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就業指導服務等方麵進行係統規劃,建立了具有歐亞特色的職業發展教育體係,並通過各類課程、活動、訓練營、校園大賽等搭建起一套完整的大學生職業成長教育模式。同時持續通過校企合作引入高質量企業與崗位,幫助學生提升就業競爭力。截至目前,學校建立雇主企業庫共計7135家,並與華為、中興通訊、百勝中國、京東集團、西部電影集團、阿裏巴巴、浦發銀行、複興旅文、易點天下等知名企業開展深度合作,近年來畢業生就業率居同類院校前列,學生在就業領域多元化、入職單位質量與規模呈現出較高質量,工作能力深受眾多用人單位好評。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