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固本強基,構建思政育人大格局
學校成立了加強大思政課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加快構建思想政治工作體係,構築起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各部門分工負責、全員協同參與的常態化、長效型工作格局。製定《西安工商學院關於加強大思政課建設的實施方案》《西安工商學院“十大育人工程”實施方案》等指導文件,不斷推進“三全育人”綜合改革、全麵加強旨在於立德樹人培根鑄魂的大思政課建設。
學校認真落實“第一議題”製度,黨政聯席會議至少每學期召開一次專題會議,研究大思政課建設及馬克思主義學院建設工作;黨委書記、校長、副校長帶頭走進思政課堂,為大學生講授思政課;黨政主要領導深入馬克思主義學院調查研究,推動思政課建設。學校充分發揮校黨委中心組理論學習的引領示範作用,開設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課程並把該課程作為思政課核心課程,把“四史”教育列入人才培養方案、為全體學生開設“四史”教育課,新生剛一入學,“開學第一課”就成為最受新生歡迎的課程,構建起引領示範學、專家輔導學、理論宣講學、課堂融入學、現場體驗學、創新形式學“六學並舉”的學習教育體係,築牢培根鑄魂的思想根基。
二、打造“金課”,築牢思政育人主陣地
築牢“主陣地”,加強馬克思主義學院建設。2022年5月19日,學校成立了馬克思主義學院,製定《西安工商學院關於加強新時代馬克思主義學院建設的實施方案》,把馬克思主義學院作為重點院係,把思政課程作為重點課程,把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作為重點學科,加大學科建設力度,提升科研水平,加強理論研究宣傳,優化師資隊伍結構,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理論成果的教學和研究作為重中之重,打造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教學、研究宣傳和人才培養的堅強陣地。在學校黨委的堅強領導下,馬克思主義學院積極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為根本,以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為龍頭,將“政治建院、人才興院、質量強院、依規治院”作為總體思路,製定並落實馬克思主義學院發展建設規劃。同時製定了“12345”馬院建設發展目標:“1”即堅持一個理念,“內強筋骨、外塑形象”;“2”即實現“建設一流馬克思主義學院,建設省級示範黨支部”的建設目標;“3”即在“師資隊伍結構、科學研究成果、課堂教學水平”有所突破;“4”即把馬院這支隊伍,建設“陽光團隊、自信團隊、精誠團隊、和諧團隊”;“5”即完成馬院建設五大任務。科學合理的頂層設計,為馬克思主義學院健康、快速、持續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2023年,馬克思主義學院開展思政類專項學習活動50餘次,進一步打牢思政老師的政治底色,做到教書育人、鑄魂育人、立德樹人,確保三尺講台無雜音。馬克思主義學院直屬黨支部被確定為省級示範黨支部建設單位,馬院被學校評為有突出貢獻單位。
暢通“主渠道”,探索思政課改革創新。建立思政課校、院兩級聽看課製度,實施校領導聯係思政課教師製度、思政課教師一對一幫扶製度,形成思政課教師校內校外、線上線下集體備課的共同研討機製,堅持舉辦全校思政課教師集體備課會,確保教學統一性、規範性。紮實推進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五個創優:思路創優、師資創優、教法創優、機製創優、環境創優。開展混合式、互動式和啟發式思政課教學,以教學研究項目和名師培育項目為抓手,帶動思政課教學方法改革。深度融入信息技術,開展線上啟發式講授加線下互動式研討的混合式教學,積極開展“多堂聯動”線下實踐教學活動,實現課堂教學、網絡教學、實踐教學“一體化”良性互動。
突出新特色,構建“五個一”工作體係。學校著力構建大思政課“五個一”工作體係。即”一個中心“: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落實立德樹人中心任務。“一個基礎”:狠抓思政課教師理論水平,打牢育人基礎;“一個主戰場”:馬克思主義學院主陣地、思政課主渠道;“一個機製”:學院、教研室、課程立體聯動機製、“點對點”、“麵對麵”對話機製,線上線下學習機製;“一個群體”:思政課專兼職教師、本專科生、校內外專家共同參與的思政課群體;“一係列活動”:依托西北民大舊址博物館、高陵黨史館等紅色文化;高陵博物館、呂楠故裏等地域文化;校外實踐教學基地等開展文化育人、國情育人、實踐育人等西工商特色活動,構建了全過程全方位全員育人格局。
點燃“助推器”,構建課程育人新模式。探索課堂教學、專家講座、文化滋養、實踐養成良性互動教學模式,形成以核心課為引領、必修課為主幹、選修課為拓展的課程群,教育教學、校園文化、社會實踐“三個課堂”協同育人體係。堅持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同頻共振、同向同行,製定“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的實施方案,打造校園課程思政教學研究體係,培育省級課程思政項目、優化教師培訓體係、完善課程思政教學體係和評價體係。突出思政課實踐教學特色,《實踐育人構築新時代青年》實踐課,獲批省級一流課程;《西北民大研究與四史教育》獲批省級特色課程。
三、建強隊伍,鍛造思政育人大師資
引育並舉,打造大思政名師團隊。整合校內資源,充分利用校內社科人才優勢,配齊建強專任思政課教師隊伍,學校配備專任思政課教師35人,配備兼任思政課教師30餘人。建立名師工作室、博士教授工作室,先後引進省內教學名師、博士教授進入工作室任職;聘請長安大學任懷平教授、延安大學高布權教授、西京學院楊宏教授、思源學院劉吉發教授、西安郵電大學袁武振教授等省內著名專家為馬院客座教授;聘請社會知名人士、著名企業家、高陵區博物館、黨史館、西北民大舊址博物館館長為馬院特聘教授。舉行思政課教師教學能力提升專題培訓、社會實踐研習、教師磨課活動等,組織思政課教師參加各級各類競賽,不斷提升思政課教師教學能力和水平。
培根鑄魂,培育一流師資隊伍。思政課教師隊伍是學校立德樹人的主力軍,是大思政可建設的骨幹力量,建設一支德才兼備,經師和人師相統一的教師隊伍是大思政建設的關鍵環節。為此,馬克思主義學院決定在全院開展“六要、三可、三為”主題教育,六要即要求思政課教師牢記習主席對思政課教師提出的六點要求“政治要強、情懷要深、思維要新、視野要廣、自律要嚴、人格要正”“三可、”“三為”,即要做“可敬、可信、可靠”“樂為、敢為、有為”的思政課教師,這是對於教師做人師方麵的要求。在做經師方麵,馬克思主義在全院開展了旨在於提高全體思政課教師理論思維水平和理論思維能力的“三個一”工程。即“每天馬院院長在馬院工作群、思政教師工作群發一篇國內頂級思政論文、每周舉辦一次理論文章學習分享會、每月舉辦一次高水平學術報告”。通過 “三個一”工程的長期訓練,最終要使每個教師成為文章寫手、科研高手、教學能手。“三個一”理論思維能力提升工程開展近一年來,所有思政課教師理論水平、授課能力、科研水平都得到了較大提高。馬院成立一年多來,教師陳妍、馬星先後獲得省級思政課大練兵教學能手稱號;2023年,在評選條件嚴苛,高手林立的大練兵比賽中,年輕教師張婉宏光榮晉級省級賽道,獲得省級思政課大練兵教學能手稱號;同時,李丹獲得校級最美教師稱號;馬院院長獲得教書育人楷模稱號;馬院副院長王珊珊獲得師德楷模稱號;教師逯爽、張婷婷、陳妍獲得優秀思政課教師稱號。目前,馬院師資隊伍結構得到了較大優化,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5人,講師20人,助教及以下11人,全部具有研究生學曆。
四、搭融並舉,建設思政育人大平台
一是把“大平台”建設作為“大思政課”建設的重要抓手。學校大力推進思政課數字化建設,利用數字化技術聚合資源,打造全方位、立體化的思政教學資源庫,為教師教學提供教學素材等海量資源。學校大力發展“數字馬院”,與超星公司合作,實現現代信息技術與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發展。學校製定政策鼓勵教師用好“全國高校思政課教師網絡集體備課平台”,鼓勵教師開發“大思政課”示範案例,開展教學設計比武活動,建設“大思政課”示範課程。學校充分發揮信息技術作用,開發在線示範課程庫,建立媒體宣傳矩陣,打造“雲上大思政課”平台和“青梨派”大學生學習思政課網絡平台,為大學生構建一個網絡化、可視化、便捷化的“大思政課”學習平台。出台措施鼓勵學生使用自主學習平台,鼓勵學生圍繞學習內容自主創作作品,開展思政課微視頻、微電影大賽等活動,為學生提供展示平台,增強學生的獲得感與參與感。
二是學校充分利用地方紅色資源、地方文化資源、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資源,建設大思政實踐教學基地。先後在高陵博物館、黨史館、西北民大舊址博物館、陝西鄉村示範村廟西村、超星公司等建立了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
三是搭建高校校際大思政課交流研究平台。2023年,學校先後主辦了全省新時代馬院建設研討會、全省民辦院校智慧馬院建設研討會、全國應用型大學思政育人研討會,為高校大思政建設研究與交流創造了良好條件、搭建了交流平台。
五、細耕“篤行”,打造思政課大品牌
強化思政實踐教學,推動思政教育往深裏走、往心裏走、往實裏走,實現思政教育擴容增效。學校積極構建思政實踐體係,打造思政課大品牌:
一是將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部分從相關課程中剝離出來,單獨設置“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課程,有課程標準、教學計劃、實施方案、教師團隊、資源建設、基地共建等內容,共32學時,計2學分。形成了具有西安工商學院特色的實踐教學品牌。學校實踐教學課《思政實踐育人構築育新時代青年》獲得省級一流課程。該課程通過把課堂從室內延伸至室外,將知識引向生活、帶入現實融合實踐課程,實現課內實踐和課外實踐相結合、校外基地實踐和校園生活實踐相結合、線上實踐與線下實踐相結合、專項集中式與個人分散式相結合的方式,形成“一體兩翼三化四同”實踐育人創新模式。在該課程實踐的基礎上,形成的《新時代高校“大思政課”實踐育人模式的探索與實踐》教學成果,獲得2023年校級教學成果特等獎。
二是以實踐教育、體驗教育、養成教育為指導,建構思想政治理論實踐課知識、能力、素質一體化教學結構和“講著上、辯著上、演著上、拍著上、走著上、賽著上”綜合實踐教學方法。馬院針對每門課程特點,設計實施了實踐教學品牌活動。《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注重學生素質培養,設置“尚德杯”演講賽;《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課注重學生思辨能力培養,設置“明理杯”大學生辯論賽;《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注重曆史底蘊培養,設置曆史情景劇表演賽;《毛澤東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概論》課注重政治參與,設置“築夢杯”短視頻大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注重演講能力培養,設置“強國杯”大學生講思政課大賽;《形勢與政策》課注重學生對於國內外大事的了解,設置了“時政杯”大學生講時事比賽。
三是立足“大思政”工作格局,依托思政專業優勢,聚焦時代主題,組建“師生共秀”宣講團。宣講團采取“1+2+N”形式組團(即1名骨幹+2名年輕教師+N名學生),實現以老帶新,師生共同成長進步。逯爽老師帶領的宣講團先後深入學生、社區進行宣講活動,還舉辦了大學生演講比賽,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未來,西安工商學院將繼續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出發,通過明確目標、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創新教學模式、加強實踐教學、構建全方位評價體係等方麵發力,形成培根鑄魂的全鏈條合力,提高“大思政課”的教學質量和效果,推動思政課建設向更高水平發展。為此,馬院提出了2024年建設發展目標思路即:1223456馬院建設發展目標和思路。繼續強抓內涵建設不鬆懈,提升馬院教師隊伍素質目標不動搖,向著高水平馬院的目標接續奮鬥。“1”即一個理念:內強筋骨,外塑形象。“2” 即兩個目標:建設高水平馬院和省級示範黨支部。 “2”即落實兩個標準:2023年馬院建設標準,省級示範黨支部建設標準。“3”即堅持三個抓手:堅持以評建工作為抓手,全麵規範教育教學工作;以“三個一”工程為抓手,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綜合素質;以思政課大練兵為抓手,全麵提高課堂教學水平。“4”即建設四個團隊:陽光團隊、自信團隊、精誠團隊、和諧團隊;“5”即實現五項突破:隊伍結構上要有重大突破;學科團隊建設、科學研究有重大突破;大思政課建設有重大突破;課程建設有較大突破、實踐教學有重大突破。“6”即全力以赴完成六大建設任務:第一,以評促建,全力完成評建工作任務;第二,嚴格規範,完成馬院標準化建設任務;第三,落實標準,完成省級示範黨支部驗收任務;第四,質量立院,全麵提高思政課教育教學質量;第五,科技強院,全麵提高學科建設和科學研究水平;第六,引育並舉,建設高質量師資隊伍。
目標已經確定,前途無限光明。一個嶄新而充滿活力的西安工商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已經展現在我們麵前,相信這支陽光、自信、精誠、和諧的團隊,一定能實現建設高水平馬院和高水平省級示範黨支部的建設目標!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