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訊|榆林學院2024軟科中國大學排名371較去年晉升77位省內排名18位
百舸爭流千帆競,乘風破浪正遠航。4月18日,高等教育評價專業機構軟科正式發布“2024軟科中國大學排名”,榆林學院綜合排名位列全國高校第371位,較2023年提升77位;位列陝西高校第18位,較2023年提升1位。從2022年全國第467位、到2023年第448位、再到2024年第371位,實現排名顯著躍升,跑出了追趕超越的“加速度”,呈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
回頭望,追趕超越的三年,是學校曆史上發展速度最快、發展質態最優、發展水平最高的時期。新一屆黨政班子深入調研察實情,把脈問診找症結,高標準頂層設計,促發展戮力前行,明確了“十四五”初學校發展中六個方麵的主要問題(即定位不清、師資不強、機製不明、理念不新、精神不振和目標不準),以問題為導向,探索製定並深入實施“六個一”戰略舉措(即發揚一種精神“百年傳承的‘奮鬥’精神”,緊盯一個目標“以高質量發展為牽引,奮力建設特色鮮明的一流應用型大學”,實施一個戰略“人才強校戰略”,建立一個機製“在競爭中成長的追趕超越新機製”,確立一個定位“紮根榆林、研究榆林、服務榆林、貢獻榆林”,堅持一個理念“開放辦學協同共贏,不斷推進國內外交流與合作走向深入”),團結帶領全校解放思想,改革創新,激發動能,把牢高質量發展六大優勢(即百年紅色學府的政治優勢,榆林市委市政府真心實意大力支持的地方優勢,陝甘寧蒙晉交界區對高質量大學教育的區位需求優勢,國家支持革命老區和中西部地區應用型大學高質量發展的政策優勢,陝北人民堅忍不拔、敢於勝利的品格優勢,追趕超越機製催生內生動力的自我發展優勢),加速追趕超越,以苦幹實幹的奮鬥姿態幹出新業績、開創新局麵,學校各項事業呈現出蓬勃發展的良好態勢,取得了六大成效,實現了多個曆史性突破,辦學水平、綜合實力和社會聲譽顯著提升,標注出百年紅色學府獨特的曆史坐標。
發揚一種精神,人才培養煥發新氣象。一代代榆林學院人依靠奮鬥精神在百年征程中櫛風沐雨、勇毅前行。學校全麵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深入挖掘紅色校史“金礦”,賡續紅色基因,弘揚“奮鬥”大學精神,唱好新生入學教育“三步曲”,創造性特色化推進“五樂”育人工程,打造一流本科教育“榆林學院品牌”。構建“科學研究、能力提升、人格養成、紅色基因傳承”四位一體的人才培養模式,實施本科教育質量提升“十大工程”,人才培養質量穩步提升。打造高水平紅色校史舞台劇《播火者》和話劇《李子洲在1929》,成功入選教育部2022年“高校原創文化精品推廣行動計劃”。2021年和2022年連續兩次榮獲全省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優秀成果一等獎。省級及以上本科教學項目及教育教學研究成果獲批數量由2021年34項增加至2023年51項,教育教學改革成效明顯。獲批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學院,協同推進產教融合、科教融合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創新。2022年和2023年連續兩年各類招生位次提升幅度位居全省第一。獲批省級創新創業學院建設單位,2023年本科畢業生就業率較2020年提高了近6個百分點,高於全省平均水平。在“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國總決賽中,2022年獲銅獎2項,2023年獲銅獎3項,實現曆史性突破。圓滿完成新一輪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被評為“陝西省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試點單位”。
緊盯一個目標,學科建設邁上新台階。學校把“有特色”“高質量”作為建設特色鮮明一流應用型大學的兩個決定性條件,圍繞學科專業構建核心特色。樹牢學科建設龍頭地位,以申請博士學位授權單位為引擎,推動學科建設邁上新台階。瞄準國家戰略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結合區域資源優勢、產業發展特點,動態調整學科專業布局,做“強”能源化工類專業群,做“特”生態農業專業群,做“優”人文與社會科學專業群,逐步構建與地方產業結構高度契合的特色學科專業體係,形成彰顯區域特色、突出應用型特征的人才培養比較優勢。2021年成功獲批7個碩士學位授權點,碩士學位授權點從2個增加到9個,專業從3個增加到18個。2023年已完成林學、翻譯等10個碩士點的申報工作,力爭新獲批碩士點7個左右。構建根植於地方的優勢學科、特色學科和潛力學科分層分類建設體係,實施攀登計劃、提升計劃和發展計劃,組建學科團隊,鼓勵教師參與博士研究生的聯合指導培養,大力推進學科內涵發展,“三文”“三黃”“三化”應用型辦學特色日益凸顯。碩士研究生招生規模逐年增長,在校生數達到453人,研究生已經成為學校科研創新活動的重要參與者和貢獻者。目前已有2屆研究生96人順利畢業,其中10%考取了博士研究生,70%以上在榆林本地就業,就業率高達90%。
實施一個戰略,人才引育取得新成效。學校堅持黨對人才工作的全麵領導,強力推進新時代人才隊伍建設。牢牢把握“人才第一資源”,深化人才強校戰略,強力實施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榆溪學者”人才發展支持計劃、後備青年教師培育計劃、博士學位教師倍增計劃等4項工程,著力造就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2021年以來,累計投入1.8億元引進博士及高層次人才169名,在職攻讀博士學位教師130人,從2020年136名博士增長至2023年305名,博士占比高達34.04%。人才增速強勁,高雄厚校友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學校自主培養的傑出教授許雲華當選歐洲自然科學院院士;近三年新晉本土二級教授1人,三級教授14人;4人入選省級秦創原“科學家+工程師”隊伍首席科學家;6人入選陝西省特支計劃人才項目,16人入選省級科技人才,4人入選教育廳青年領軍人才;1人被評為陝西省“最美教師”。重視榮譽體係建設對激勵全校教職工幹事創業重要的推動作用,表彰“榆溪學者”17名,選樹“最美榆苑人”2名、“四有好老師”20名。選派優秀教師到知名高校、科研院所開展合作研究和掛職鍛煉,利用假期拉開大培訓、大學習、大提升,著力提升教師教書育人能力和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賦能全體教師專業化成長。
建立一個機製,事業發展迸發新活力。三年追趕超越生動實踐充分證明,在競爭中成長的追趕超越新機製是學校高質量發展的加速器,是廣大教師成長成才的平台,是黨員幹部能力提升的試金石,這一激勵機製已在學校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學校以績效改革為突破口,堅持重實績、重貢獻導向,拿出績效工資總量的30%用於對追趕超越專項任務的獎勵,配套職稱評審辦法等,打破“大鍋飯”,讓能幹事、會幹事、幹成事的教職工名利雙收,極大激發了廣大教職工幹事創業的動力活力。以“三曬三看”“跑三”作為追趕超越抓手,年初曬思路看水平,中期曬速度看擔當,年終曬成效看能力,催生廣大教職工內生動力;加速加深跑政府、跑企業、跑校友,跑出深度合作、跑出優質項目、跑出高質量成果,助催廣大教職工走出象牙塔服務大社會。建設追趕超越管理信息係統,實時展現每個人的業績,讓“競爭成長、業績為王”機製內化為行為準則和自覺行動。開展追趕超越大討論、大反思、大提升活動,總結經驗,提振信心,發現問題,出台新政策,完善新機製,構建新生態,聚力實現五個轉變,提質升級,打造追趕超越新機製2.0版。三年來追趕超越生動實踐,各項工作碩果累累,在諸多領域取得了曆史性突破,廣大教職工的自信心和獲得感顯著提升,極大激發了學校改革創新動力和發展合力。
確立一個定位,社會服務展現新作為。大學因城市而興,城市因大學而盛。學校堅持“紮根榆林、研究榆林、服務榆林、貢獻榆林”,以高度契合地方產業發展、深度融合在榆央企省企、廣度聯合省內外高水平高校和科研院所為發展路徑,積極對接國家戰略,主動融入區域高質量發展大局,深化產學研用緊密結合,一手拉緊政府,一手拉好企業,靠態度、靠能力、靠貢獻獲得認可和支持。近三年,共承擔科研項目2381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6項、國家社科基金3項、國家藝術基金1項、教育部項目2項,科研項目經費總額為5.22億元,從2020年0.59億元、到2021年突破1.5億元、再到2023年突破2億元,實現科研項目經費連續三年突破增長,創學校曆史新高。省級以上科研平台不斷湧現,從2020年8個增加至2023年24個。省部級以上科研成果獎項數量劇增,三年共榮獲42項,其中國家級獎1項,省級一等獎6項。積極融入秦創原創新驅動平台,加速推進科技成果在秦創原落地轉化,多項成果入選秦創原科技成果展,13人入選省市級秦創原“科學家+工程師”隊伍,“榆林學院科技成果轉化中心”和“榆林學院大學科技園”被認定為省級技術轉移示範機構和省級大學科技園;8個科技小院入選國家三部委以及中國農村專業技術協會支持建設名單;成立鄉村振興學院、新能源學院、陝北民歌學院,主動服務地方需求。
堅持一個理念,開放辦學邁出新步伐。深化校政、校企、校校合作,搭建協同發展合作平台,構建協同育人長效機製,強化產教融合、科教融彙,推進教育鏈、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積極實施國際化戰略,小手拉緊大手,推動開放辦學協同共贏。簽署第四輪省市共建協議,榆林市委市政府支持新校區建設,一次性規劃土地3540畝,投入50多億元,預計2025年全麵投入使用,每年預算內劃撥1億元,用於推進學校高質量發展。與榆林市政府、中國工程院馮起院士團隊共建“院士工作室”,參與共建能源陝西實驗室、旱區農業陝西實驗室。創建天津大學、北京師範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3所“雙一流”高校與榆林學院的對口支援關係。牽頭成立“陝甘寧蒙晉交界區地方應用型本科高校聯盟”,攜手11所高校打造地方本科應用型高校創新高地。與國家區域醫療中心-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榆林醫院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共建“沙地相關性疾病聯合研究中心”。與安徽理工大學、東莞理工學院、新疆理工學院等高校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深化校校合作。與陝煤集團、達內科技集團、新道科技股份公司、內蒙古博大實地化學有限公司、陝西聖桑集團等企業共建產業研究院、成果孵化中心等平台,設置“訂單班”,共同開發產教融合課程。堅持開放辦學,與國(境)外20餘所高校建立合作交流關係。舉辦國內首個石油工程專業中外合作辦學項目,被評為“2023年度陝西省中外合作辦學優秀機構(項目)”。5個本科專業試點開展國際創意學院(ICC)項目,首屆招生264人。學曆類留學生實現“零”的突破,2023年本碩學曆類留學生達到26人。
藍圖繪就揚帆破浪,重任在肩策馬加鞭。站在新的百年曆史起點上,形勢喜人、成績驕人、問題逼人、使命催人。學校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麵貫徹落實百年校慶大會精神和學校第二次黨代會精神,錨定“固本擴碩、更名申博”奮鬥目標,把牢高質量發展六大優勢,凝聚起推動學校事業發展的磅礴力量,乘勢而上,再接再厲,以開拓進取、爭先創優的銳氣,攻堅克難、奮勇爭先的豪氣,蓬勃向上、奮發有為的朝氣,披荊斬棘、勇往直前的士氣,奮力譜寫新時代追趕超越高質量發展新篇章,為早日建成特色鮮明一流應用型大學、更好支撐服務新質生產力發展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