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繡,起源於西周,是陝西民間獨具特色的古老繡種。秦繡色彩濃鬱,構圖勻稱,光亮齊整,整體呈現古樸渾厚的藝術美感。從針法技藝來看,秦繡不僅涵括了平針繡、打籽繡、鎖繡、釘金繡等常規針法,還有納紗繡、布堆繡等特色繡法,針法數量龐大,其中光是納紗繡現已發展出400餘種表現針法;從刺繡色彩來看,秦繡將傳統“五色”理念與地域文化相結合,具體表現為“崇黑”“尚黃”“敬紅”的設色理念;從題材來看,秦繡涵蓋了花鳥蟲魚、祥瑞神獸、民間故事、百子幻化、文宗風流等內容,每一種題材紋樣皆對應了特定的吉祥文化寓意。千百年來,秦繡緊緊圍繞人的衣食住行,用途可分為服飾、日用品與空間陳設品三大類別,綜合展現了秦地人民的生產生活方式與審美風尚。心靈手巧的秦地女子,一代又一代,曆經千年傳承,在繽紛的色彩和經緯的交錯間、撚紗織繡出大俗大雅的關中道。
在西安科技大學坐落著一個“秦繡珍藏館”。它依托該校楊惠珺教授團隊2020年度主持獲批的國家藝術基金《秦繡推廣交流展覽》項目展開,集中收集展示了展覽推廣的部分作品。展覽項目以具有曆史文化深厚和地域特色鮮明的秦繡藝術為對象,通過多渠道、多方位展覽的途徑推進秦繡藝術的傳播交流推廣。珍藏館展品內容分為“秦風遺珍”“穿紗納繡”“今繡新韻”三個板塊,通過古代藏品和當代作品呈現秦繡藝術的源流、傳承、創新。作品題材豐富、風格多樣,通過這些針線上的敘事,既展現了不同藝術家豐富多彩的藝術風格,也反映出秦繡藝術演化過程中的變與不變的對立統一。
西安科技大學成立“秦繡珍藏館”美育實踐基地,活化利用藝術資源開展各項公共藝術教學活動。秦繡作為陝西民間藝術資源,被學校納入特色美育課程體係,旨在提升理工類院校師生人文素質與藝術涵養。秦繡珍藏館內的秦繡經典代表作品蘊含了豐富的吉祥文化、民間禮俗及其審美價值,能夠喚起學生的曆史自信、民族自信、文化自信的情感價值。基地內設有秦繡創作體驗區,師生們能夠親自動手嚐試秦繡製作,體驗民間工藝的獨特魅力。基地定期舉辦係列講座,同時也會邀請秦繡藝人進校園、進課堂,手把手帶領學生體驗秦繡針法技藝與設計創作,這也成為藝術學院學生專業實踐課程的一環。課程結課後,學院組織師生在校內外舉辦秦繡創作主題展覽。
藝術學院在臨潼、銅川、城固、景德鎮、貴州、青島等地成立校外教學實踐基地。通過對秦繡以及相關民間工藝的技藝研習與藝術創作,學生得以深入學習、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同時,學院積極推動秦繡的理論與綜合研究,致力於接續培養能夠運用現代知識技術推動傳統手工藝發展的複合型人才。學生積極參與到秦繡的創新設計與推廣傳播工作中來,在理論與實踐中實現秦繡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
據西安科技大學楊惠珺教授介紹,秦繡是陝西地區地方繡種的統稱。2007年開始,各地方秦繡陸續被列為國家級、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秦繡展現了豐富的技藝與人文特色。秦繡的精湛工藝和獨特風格,是陝西人民美化生活、裝飾心靈的藝術。無論是作為門簾、枕頂、桌圍等實用性繡品,還是作為掛畫、屏風等觀賞性繡品,秦繡都能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裝飾人們的日用生活、承載他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同時,秦繡的地域特色也使其成為了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
西安科技大學2022級博士生譚玉璽介紹,近年來,學校高度重視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通過建設“秦繡珍藏館”美育實踐基地、開展係列活動等,不斷豐富廣大師生精神世界。希望通過這些努力,讓更多人了解、欣賞並傳承秦繡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讓秦繡在新時代新征程煥發出更加璀璨的藝術光輝。
秦繡繡工精美、種類繁多,不僅是我們認知中華傳統刺繡技藝的活化石,也承載著人們追求美好生活的願景。希望西安科技大學“秦繡珍藏館”的展品在傳承優秀傳統文化、梳理地域民間美術文脈、尋根鄉土民俗生活文化提供鮮活的文獻資料,同時喚醒當代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資源認知與審美感知。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