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2網頁登錄
beplay2網頁登錄
論新時代高校黨建工作與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路徑及意義
2023-11-30 16:39:00

  摘 要:黨建理論在高校主要通過高校黨的建設來實施,是黨領導高等教育發展和高校自身黨建工作的統一。通過對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論教育,使大學生對思想政治觀點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使其成為思想更加穩定、行為更加正確的綜合性人才。在新時代,兩者的密切聯係,有助於為社會主義建設培養合格人才,推動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實現“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關鍵詞:高校黨建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樹人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各項改革事業站在了更高起點上,同時改革任務更艱巨、涉及麵更廣泛、推進程度更深入,對改革舉措的協同配套、係統集成要求更高、需求更迫切。在此背景下,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建立完善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體製機製,必然成為全麵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最為重要的時代課題。其中,高校黨建工作與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對於發揮二者的合力作用,培養順應曆史潮流的複合型人才,意義重大。

  一、 高校黨建工作與思想政治教育的關係

  當前,我國高校越來越注重加強黨建工作與思想政治工作的聯係,以培養符合社會主義建設要求的高素質人才。正確理解兩者的關係,才能在新時代找到適合二者結合的路徑,進而充分發揮高校黨建工作與思想政治教育協作互動的積極作用。

  (一)高校黨建工作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可靠的政治保障

  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最重要的就是保障思想正確。黨的經驗是經過曆史檢驗的,符合中國實際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麵領導,是辦好教育的根本保證。高校黨建工作是全國黨建工作的關鍵構成部分。隨著時代的發展,愈來愈多的學生加入到黨員隊伍中,高校黨組織已經成為他們的溝通、學習的平台。高校黨建承擔著繼承和貫徹社會主義理論體係、黨的基本路線、方針、政策的使命,充分發揮著戰鬥堡壘作用。因此,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時,高校黨建工作能夠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沿著社會主義方向前進,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可靠的政治保障。

  (二)思想政治教育是推動高校黨建工作的有效渠道

  思想政治教育旨在培養德才兼備,具備良好的現代思想政治教育素質和馬克思主義理論修養的綜合型人才。它的主要內容是加強理想信念的教育,其中的理想信念就是對共產主義社會的理想化和信任,與大學生黨建工作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相聯係。在高校中,培養具有積極向上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學生,是我們今天正在做的,這也是對社會主義崇高理想的追求。社會主義接班人的培育,也是高校黨建工作的必然要求。因此,加強思想政治教育是推動高校黨建工作的重要手段。這有利於學生更加係統、深入、全麵地了解黨的各項理論知識和方針政策,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為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培育優秀人才。

  二、 高校黨建工作與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路徑

  高校黨建與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內容、工作方式、目標和使命等方麵表現出高度的統一性,是“立德樹人”的重要內容。為此,提出針對性地對策建議和實現路徑,對加強高校黨建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有重要意義。

  (一)提升高校黨建隊伍能力,強化黨建工作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提升高校黨建隊伍能力要注意兩方麵。一是提高教師隊伍能力。教師是高校黨建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協調發展的關鍵。高校要明確各級黨委、各職能部門的職責,努力培養一支具有良好素質的專業教師隊伍。同時,要強化黨性教育,以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為契機,增強黨性和業務能力,積極發揮領導作用。二是要強化高校學生的組織建設。大學生黨支部是高校黨建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學生黨支部的建設和管理,使學生黨員成為學校中的表率,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二)優化載體,創新教育形式

  在網絡時代,高校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要積極開展“立德樹人”工作,把網絡教學建設作為主流意識形態陣地,把網絡課堂建設成為第二空間,確保網絡育人效果。新時期,高校黨建與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僅限於課堂,要從傳統的課堂教學向線上、線下相結合,通過引入新的教學手段、教學形式、加強黨建與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結合,不斷完善和完善高校黨建工作的方法、方法,使學生由被動接受轉變為積極探究,在相互促進中提高育人工作實效。

  (三)取長補短,構建互為學習機製

  大學生黨建與思想政治教育建設的內在“統一性”雖然是建立在“對立性”的基礎上的,但也正是這種“對立性”使得兩者可以互相學習。首先,要在思想觀念上充分發揮黨建的領導作用。以時代性、前瞻性的黨建理念為指導思想政治工作,借助網絡和大數據技術,準確地提出新的理念。高效地與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要在思想上轉變傳統觀念,強化其認同感,實現了黨建與思想政治課程的“同頻共振”,“精準嵌入”。其次,從教學內容的維度來看,二者可以互相借鑒。堅持以黨建為主導,將目前的黨建優勢和最新成果及時轉化為優質的教學資源,同時要將黨建工作的先進性有機地結合起來,推進學科體係、教學體係、教材體係、管理體係建設,從而達到“治理勢能”的有效傳遞。

  三、 高校黨建工作與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意義

  高校黨建與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種相互促進關係,二者融合既能推動黨建工作,又能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質量。兩者的結合,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協同育人的作用,為構建和諧的大學思想政治工作體製提供有益的借鑒。

  (一)有利於高校黨建推動思想政治教育係統構建

  2021 年 4 月,中共中央印發《中國共產黨普通高等學校基層組織工作條例》指出,“堅持把思想政治工作作為開展高校黨的建設的重要抓手,把立德樹人成效作為檢驗高校黨的建設工作的根本標準。”這與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正確政治方向、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科學文化素養、社會責任感相統一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標相一致。兩者具有相同的教育目標和取向,這就形成了高校黨建與思想政治教育之間的內在聯係和關係,決定了如何利用黨建促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係統的構建,並形成一個完整的、內生性的係統。

  (二)有利於高校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落實立德樹人目標

  高校必須堅定自己的辦學方向,即堅持社會主義的辦學方向,提高學校的科學發展質量,促進高校走向平穩發展,有利於培養具有高政治素質的大學生,促進高校政治麵貌的正確和集中。加強對大學環境的領導和領導,全麵實現“立德樹人”的目標。隨著高校黨建工作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機結合,高校黨建工作步入了一個嶄新的發展時期,高校黨建的教育職能在有了專門的老師的協助下,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 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麵[J].實踐(思想理論版),2017(02):30-31.

  [2] 傅瑤.高校黨建推進課程思政建設的功能、目標及路徑[J].現代教育管理,2022(07):122-128.DOI:10.16697/j.1674-5485.2022.07.013.

  [3] 中國共產黨普通高等學校基層組織工作條例[J].黨建研究,2021(05):4-10.

  [4] 石磊,強詩睿.高校黨建與思政教育的融合路徑[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21(37):91.

  [5] 潘勇軍,沈劼.高校黨建與思政教育融合策略探究[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22(11):98.

  [6] 徐彬.高校思政教育黨建載體探索[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22(20):101.

  [7] 韓俊先.高校黨建對思政教育的引領作用[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21(39):104-105.

  [8] 金能明.高質量黨建引領高校思政工作[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22(10):14-16.

  [9] 李靜,胡術恒.論新時代“大思政”格局下高校黨建帶團建的新路徑[J].北京教育(高教),2022(04):85-88.

  [10] 任鵬,趙海男.論新時代高校學生黨建與思政課建設的深度融合[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0,36(05):126-129.DOI:10.15938/j.cnki.iper.2020.05.026.

  [11] 沈琳.學生黨建工作與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協同創新[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22,44(S2):103-105.

  [12] 謝俊,鍾佩,肖雅玉.新時代高校黨建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融合的新思考[J].湖北科技學院學報,2021,41(06):22-28.DOI:10.16751/j.cnki.hbkj.2021.06.004.

  (作者:李祥晶,單位:西安建築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