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歐亞學院這項國際性賽事成績逐年突破,背後有哪些故事?
近期,2024年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成績公布,西安歐亞學院共30支隊伍參賽,榮獲二等獎3項、三等獎19項。據統計,2021年至今,學校累計獲得數學建模競賽省級、國家級獎項共70項;國際級獎項共45項,無論獲獎人數、獲獎層次,還是參賽學生的專業覆蓋範圍,均有顯著提升和擴大。
數學建模競賽緣何吸引越來越多專業的學生參與?獲獎學生從中收獲了哪些寶貴的經曆?今天,帶你了解數學建模競賽團隊師生背後的故事,一探通識教育學院如何構建精細化的競賽人才培養體係,助力學生專業成長與綜合發展。
01. 真實場景切入 ,培養多元能力
2024年美國大學生數模競賽二等獎
2月2日至2月6日,2024年美國大學生數模競賽在線上舉行,決賽持續96小時(為期四天),獲二等獎的3支團隊均早於大賽截止時間6小時成功提交了20餘頁的英文學術論文。他們選擇的題目是財產保險的可持續性與減少非法野生動物貿易問題,與當下社會熱點及可持續發展息息相關。
信息工程學院張樹珍(軟件工程2205班)、工商管理學院張苗(電子商務2102班)、人居環境學院夏昕雨(智能建造2102班)分別是這3支團隊的隊長。
張苗、胡思薈、黃永強團隊選擇的是財產保險的可持續性問題(Sustainability of Property Insurance)。團隊以美國為例,收集保險費用數據並建立ARIMA時間序列預測模型,考慮美國在幹旱情況下的極端自然天氣賠付保險,采用嶺回歸模型結合LOPA模型對社區建築物的結構信息、地理環境等數據進行預測,得出氣溫條件最容易影響社區的抗災性結論,最終為社區領導提出保護社區珍貴地標的未來計劃以及成本建議與具體時間表。
夏昕雨、魯斯瑞、馬彩霞團隊選擇了減少非法野生動物貿易問題(Reducing Illegal Wildlife Trade)。針對近年來非法偷獵、販賣珍稀野生動物活動屢禁不止的問題,團隊策劃了一個為期五年有效保護野生動物,減少全球非法野生動物貿易的項目,涉及客戶選擇、項目適配性、資源權力需求、影響及可行性分析。通過在貿易數據庫中查找世界非法野生動物貿易趨勢,並進行相應的貿易物種、地理位置和時間推移分析,從權力、資源、技術三方麵對實施計劃進行假設,從而運用ARMA模型和ARIMA模型對非法野生動物貿易量和國家經濟水平進行預測分析。最終準備了一份備忘錄為客戶展示計劃的階段性指標與預期成果。
2月2日清晨6點,夏昕雨團隊拿到賽題後,首先捋了捋題目的主旨與需要的資料,便馬不停蹄開始了數據的搜集整理。他們從龐雜的數據量中篩選提取有效的數據,進而建模、求解、驗證,最後撰寫論文。“光搜集各項數據就花費了大半天時間,那時候還是寒假,所有的工作都是在線上共同完成的,大家視頻會議一直在線,隨時共享屏幕。”夏昕雨說。
張苗團隊遇到了數學模型選擇的困難。“我們剛開始選取了不同的數學模型,但是很難與選題適配。還好去年暑假的培訓有一些積累,最終用SPSS數據分析軟件,經過反複嚐試,成功建立了模型。”在去年8月為期15天的數學建模培訓中,通識教育學院數理中心的老師們組織參賽同學學習了Matlab、Python等編程語言和SPSS統計分析軟件,使得大家在比賽中能夠遊刃有餘地運用。
那幾天,每個人幾乎都是四天四夜沒合眼。各個團隊分工明確,互相之間默契溝通與合作,一個個困難最終迎刃而解。“最快的腳步不是衝刺,而是堅持。96小時的堅持,讓一切都變得意義非凡。”夏昕雨說。
令張樹珍印象最為深刻的是,一位組員在經過對複雜模型的拆解後,喜出望外地說他終於熟練掌握了三線表的製作方法。“我自己的學習自信心也大增,開始著手準備beplay中心錢包體育錢包,希望未來在專業上繼續精進。”張樹珍說。
02. 萬物皆可建模 ,熱愛驅動成長
“無論是省級還是國家級、國際級數學建模競賽,隻要學生對數學學科充滿熱愛,都可以報名參與,我們想方設法地為學生提供各種鍛煉和展示的平台。”通識教育學院數理與信息技術應用課程中心主任杜永光說。

杜永光正在與學生們探討建模競賽內容
文化傳媒學院數字出版專業2019級鄭文卿是杜永光帶的第一屆學生。2020年,鄭文卿第一次參加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他的專業與數學學科關係比較淺,自己對於專業數學領域也很陌生。參賽過程中,由於一些參考文獻未改寫,因查重率問題被競賽通報,那時對於我們來說是比較沉重的打擊。”杜永光回憶,當時在辦公室寫競賽複盤時,鄭文卿邊寫邊哭:“杜老師,我真的不知道會這麼嚴重,我也是第一次參與。”
讓杜永光感到意外的是,第二年,鄭文卿依然堅持報名了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那次競賽,他深刻吸取前一年的教訓,總結經驗,憑自己的實力和團隊的通力合作,獲得了省級一等獎。鄭文卿是2021年文化傳媒學院唯一參與競賽的學生,也是近五年來該院唯一獲得建模省級一等獎的學生。“那一次我真的特別感動,我被鄭文卿迎難而上的精神深深觸動了,後來他如願考上了西安理工大學的研究生。”
2023年3月,在杜永光的指導下,一群熱愛數學的學生成立了歐亞數學建模社團。“我們希望有更多喜歡數學的同學參與進來,在實踐中學習成長,一起體會建模的魅力。”杜永光說,小到餐廳選址、電影票房預測,大到分析傳染病的傳播規律、研究城市交通網絡的擁堵現象,萬物皆可建模,學生們從中可以真正體驗到運用數學建模來解釋現實事物和解決身邊熱點問題的樂趣。疫情期間,參與過建模競賽的學生們曾嚐試利用建模為社區構建傳染病傳播預測小模型,“盡管是小型模型,仍然為限製社區疫情的傳播提供了一些幫助。”

數學建模社團合影
在2023年“高教社杯”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中,數學建模社團成員獲得省級一等獎5項。2024年的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數學建模社團76人中有58名學生報名參與。“選擇參與數學建模競賽,是因為我一直對數學充滿熱愛,用數學建模解決生活中的真實問題特別有意思。”張樹珍說。
在杜永光看來,熱愛與興趣是學習的第一驅動力。隻要心存熱愛,無論成功與否,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參與其中,過程中或許崩潰、焦慮,甚至一度想放棄,隻要學會堅持,這些寶貴的經驗與技能,對未來的學術研究與職業發展都將產生積極深遠的影響。

2022年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一等獎獲獎學生
“許多參加過數學建模競賽的學生,無論是大四時撰寫畢業論文,或是準備beplay中心錢包體育錢包、進入職場,對於他們而言都是加分項。甚至還有一些學生將競賽成果轉化為學術成果,最終發表為期刊論文。”杜永光認為,競賽不僅僅是比賽過程本身,更是增強學生們創新思維、處理數據與語言表達能力以及團隊合作意識的有力抓手。
學生已發表的部分期刊論文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