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馬欄山視頻文創產業園考察時指出“要加大紅色經典影像的修複力度,傳承紅色基因,把更多紅色經典、紅色故事一代代傳承下去。”紅色影像作為特定曆史時期的產物,承載了豐富的革命曆史和文化內涵,是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革命精神的重要載體。
“從《小兵張嘎》到《鐵道遊擊隊》、《李雙雙》……紅色影視作品是人們傳承紅色記憶、豐富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載體。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多次播放,新中國成立初期的一批紅色影片不可避免地出現了老化、閃爍、丟幀等問題。電影修複工作又是一項費人力、耗時長的工作,很多經典影片因此陷入了‘沉睡’狀態。”
經過團隊修複的影像資料。榆林學院供圖
榆林學院紅影再璨團隊是一支大學生創業團隊,依托校企共建紅色影像修複實驗室—“紅影再璨”影像坊,致力於老舊紅色影像修複、傳播,該團隊通過實地調研、訪談曆史親曆者、查閱文獻資料等方式還原曆史全貌,團隊成員走進一個個塵封故事,經過修複老舊影像、錄製畫外音補充曆史背景、統一剪輯調色,最終以紀錄片、短視頻形式拂去曆史塵埃,讓這些紅色故事重煥光彩。團隊以第一作者申報影像著作權12項,發表學術論文6篇,軟件著作3篇,修複4部紅色經典電影,創作2部紅色舞台劇,2部紅色故事短片,1部紅色MV,該項目已與100餘所高校、40餘所中學、50餘所小學合作開展成果共享、技術交流、公益講座、影片展映及紅色思政育人等活動,共同致力於紅色文化的傳播。
團隊展開社會實踐調研。榆林學院供圖
為提高修複效率、降低製作成本,榆林學院“紅影再璨”團隊創新性地提出“DFRP”(Discover 發掘—File 整理—Repair 修複—Promote 推廣)四大板塊的服務內容,對發掘的曆史影像資料進行整理、分類建立數字化紅色檔案庫,結合“AI 智能修複、超分、上色係統+數字化修複軟硬件”,完成對資料的智能修複、人工校正、質量鑒定等,實現紅色文化的數字化永久無損保存,達到保護傳承的目的,並通過“四位一體”的集約式推廣,開展紅色文化的傳承和教育。憑借自主創新技術,團隊修複還原了《小兵張嘎》、《李雙雙》等一係列大眾耳熟能詳的老舊影片,創排了《李子洲在1929》、《播火者》等一係列舞台劇、話劇。
紅色文化是中華民族精神譜係的重要內容,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利用數字化手段對紅色文化資源收集、挖掘、修複和再現,是對紅色文化科學保護直接而有效的方式,也是讓紅色文化“有聲有色有形”的有效路徑。依托大學生創新創業孵化基地,榆林學院主動對接、搭建大學生社會實踐平台,通過多學科交叉融合、資源整合、權威專家指導,榆林學院“紅影再璨”團隊利用“人工+AI”的創新性影像修複技術帶我們重溫了那些激蕩、奮進的英雄歲月,就像是曆史的織補師,用細致入微的手法,將紅色經典影片中那些因歲月侵蝕而磨損的畫麵重新縫合,讓它們煥發出原本的光彩,成為我們可以觸摸、可以欣賞的曆史瑰寶。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