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京學院商學院暑假社會實踐】十 | 追光者社會實踐團隊:挽民族星光,尋家鄉特色
作為新時代的青年學子,西京學院商學院“追光者”社會實踐團隊,承載著青春夢想與責任擔當,於2024年8月6日在商學院院長秦效宏、副院長趙文傑,王穎、學生科科長惠媛、教師杜永紅,李傳順及指導教師文小森和方璘的帶領下前往陝西省西安市高陵區耿鎮釣北村,開啟了一場意義非凡的鄉村振興探索之旅。
團隊老師及成員們深入田間地頭,與釣北村的張主任及張書記等基層領導深入交流,通過問卷調查、訪談村民、實地考察等多種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地審視鄉村振興戰略的落地成效。此次社會實踐聚焦在鄉村產業多元化發展、生態環境持續優化、鄉風文明建設,以及鄉村治理體係與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實踐探索上,讓更多人理解鄉村振興的深層內涵,同時激發更多學子奉獻青春力量!

高陵區耿鎮張主任介紹村鎮情況
一、社會實踐開展背景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三農”問題,明確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這是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鄉村振興戰略旨在解決城鄉發展不平衡、農村發展不充分的問題,推動農業全麵升級、農村全麵進步、農民全麵發展。
近年來,全國各地積極響應中央號召,因地製宜精準施策,使得鄉村振興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鄉村麵貌煥然一新,農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此外,鄉村治理體係日益完善,鄉風文明程度顯著提升,一幅幅美麗鄉村的畫卷在全國各地鋪展開來。
社會實踐團隊來到的釣北村位於高陵區榆楚鎮轄境南部,地處渭河北岸,東鄰馬北村,東北和安家村相連,西北與榆楚村接界,西靠崇皇街辦船張、高牆兩村,南與耿鎮王家灘村隔河相望。2024年以來,西安市高陵區耿鎮街道釣北村以鄉村振興為統領,依托涇渭分明的自然景觀,大力引入社會資本,加快農產品提質增效,增強村集體經濟活力,加速都市農業發展,打造美麗田園鄉村。

團隊聽農戶介紹火龍果培育
二、社會實踐開展過程
(一)觀賞涇渭分明觀景台:涇以渭濁,湜湜其沚
涇渭分明觀景台位於西安市高陵區,是一個可以直觀看到涇河和渭河交彙處“涇渭分明”奇景的地方。渭河是黃河的最大支流,涇河又是渭河的最大支流,它們兩河之間又在西安市高陵區有所交彙,所以就呈現出一清一濁的現象,人們把這種景觀稱為涇渭分明。

團隊成員聽鎮主任介紹村鎮情況
涇河和渭河的交彙點在西安北郊的高陵區船張村,由於兩河含沙量不同,呈現出清濁不混的現象,這一現象已經存在了2000多年,最早在《詩經》中有記載了自這個現象也成了自然的奇觀,也成為了人們心中是非分明、界限清楚的象征。
涇渭分明觀景台成為了遊客了解這一自然現象和西安周邊遊的一個熱門選擇。盡管高陵區相對於西安市內的一些著名景點來說較為“神隱”,但涇渭分明觀景台因其獨特的自然景觀和文化意義,吸引了眾多遊客前來參觀。


參觀“涇渭分明”觀景台
(二)走訪火龍果采摘園:釣北智慧農業科技示範園
在釣北村農業設施大棚示範基地一號大棚內,一株株火龍果樹排列成行,兩米多高的枝條上已有紫色的花骨朵。管理大棚的爺爺說:“火龍果是我們引進培育的‘南果北種’特色產品,火龍果花通常在晚上開放,預計再過一個月就能結果了。”
火龍果的花也是“曇花一現”的美物。近期正是火龍果開花掛果的時節,在西安市高陵區釣北智慧農業科技示範園裏,一朵朵火龍果花在夜深人靜時悄然綻放,碩大雪白的花朵暗香湧動,美不勝收。火龍果花的花期比較短,通常在晚上八九點開花,到了第二天上午就開始凋謝,因此也被稱為“夜仙子”。

參觀釣北農業科技示範園並探討發展

指導老師及團隊成員實地走訪、調研
(三)交流與探討:如何推動釣北村高質量發展
在走訪、學習實踐過程中,團隊成員們通過與張主任和張書記的討論,成員們初步確定了推動釣北村發展的方向,在產品名稱、包裝等等進行初步設計與宣傳。
團隊成員們提出發展特色農業,投資建設溫室大棚,種植火龍果、南瓜,西紅柿等特色農產品的想法。同時,還建議打造集南瓜種植采摘、南瓜彩繪、親子研學、餐飲娛樂等於一體的南瓜樂園,做活農文旅融合“文章”。此外,依托“涇渭分明”景點,舉辦各類賽事、文體活動,圍繞“吃、住、遊、娛”提升遊客體驗,助力鄉村振興。


團隊實地考察南瓜基地

共同探討村鎮發展路徑及合作

南瓜豐收圖景
三、實踐收獲
在陝西省西安市高陵區耿鎮釣北村開展的鄉村振興實踐活動,是一次極具意義和價值的經曆,讓團隊成員們在多個方麵獲得了豐富的收獲。
通過與當地村民的深入交流和實地調研,大家對鄉村振興的政策有了更直觀和深刻的理解。國家提出的“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在釣北村的實踐中得到了生動體現。例如,村裏積極發展特色農業產業,引進了先進的種植技術和品種,打造了具有當地特色的農產品品牌,這不僅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也增加了農民的收入,真正實現了產業興旺的目標。
通過參與這次實踐活動,團隊成員們鍛煉了自己的實踐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使得每一位參與者受益匪淺。不僅從中學到了知識,增長了見識,還鍛煉了自己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讓每一位實踐成員對鄉村振興事業有了更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實踐團隊成員合影
四、實踐總結與展望
本次實踐活動是對鄉村發展現狀的一次深入探索,也是對未來發展方向的一次有益思考。通過實地走訪及實踐調研,大家對鄉村振興戰略有了更為直觀和深刻的領悟。理論知識與實地體驗相結合,使每一位實踐參與者認識到鄉村振興不僅是經濟層麵的振興,更是文化、生態、社會等多維度的全麵發展。
親眼見到鄉村的變遷,親耳聆聽農民的心聲,讓團隊參與者們深切感受到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親身參與鄉村振興的調研,使大家更加深刻地理解到青年一代在國家發展中的責任與使命。

五、團隊成員心得感悟
電子商務B2102班趙雨晗:這次在高陵區釣北村實踐,是一次開闊人生視野的學習之旅。“釣北村”通過黨建引領、因地製宜的發展策略,實現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深化農村宅基地製度改革、盤活閑置土地、引進企業等方式,成功打造了“農文旅融合+旅遊延伸服務”的鄉村發展模式,顯著壯大了村級集體經濟,提高了農民收入。作為新一代青年學生,我們要廣泛學習,在實踐中學習,為社會的進步與發展發揮貢獻出我們青春的力量。
電子商務B2102班汶怡君:釣北村的發展模式讓我看到了鄉村振興的無限可能。它不僅僅是經濟上的富裕,更是生態美、基礎牢、產業興、治理優的全麵發展。在這裏,傳統農業與現代科技、文化旅遊有機結合,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實踐結束後,我深感振奮。釣北村的故事激勵著我們,隻要找準方向、勇於創新、紮實推進,每個鄉村都可以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書寫出屬於自己的精彩篇章。
電子商務B2101班徐向陽:探訪高陵區耿鎮釣北村,我震撼於鄉村的蛻變與潛力。村容整潔,綠蔭環繞,展現了生態宜居之美。農業現代化步伐穩健,科技賦能農業,為農民增收開辟新徑。鄉村旅遊與文化產業的興起,更是激活了鄉村經濟,促進了就業多元化。此行讓我深刻理解到,鄉村振興是全方位、多領域的係統工程,需農業、旅遊、文化等多管齊下。它不僅是國家戰略的體現,更是每個人應參與的社會責任。我堅信,通過持續努力與創新,釣北村的未來將更加繁榮,成為鄉村振興的典範。
城市管理B2301班賈一晗: 在這次實踐過程中,我深刻體會到了鄉村振興的重要性。鄉村是國家的根基。釣北村通過多元化的農業項目,不僅提升了農業生產的規模和效益,也為村民提供了更多的就業機會和增收渠道,展現了鄉村振興的美好前景。我們需要關注鄉村的發展,為鄉村注入新的活力和動力。
大數據管理與應用B2303 黃若婷:釣北村其現代農業和集體經濟的發展令人矚目。廣闊的農田上,南瓜、小麥等農作物鬱鬱蔥蔥,展現出釣北村堅實的農業基礎。而更為引人注目的是,我們參觀了火龍果和香蕉的種植場地,釣北村並沒有停留在傳統的農耕模式上,而是積極探索現代農業的發展道路,通過引進新技術、新品種,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這種敢於創新、勇於實踐的精神使得釣北村能夠持續繁榮發展。我相信在未來的日子裏,釣北村將會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和更加堅定的步伐走向更加輝煌的明天。
大數據管理與應用B2101 班賀方:釣北村以其獨特的鄉村風貌和寧靜的自然環境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裏的村民與自然環境之間保持著一種和諧共生的關係,他們尊重自然,愛護環境,使得這片土地更加生機勃勃。在釣北村,我參觀了一些當地的特色產業。例如,他們以種植業為主,主要種植一些特色農產品,如火龍果、香蕉、蔬菜等。釣北村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積極尋求產業發展與創新的結合點。我深刻體會到,鄉村振興不僅是一項宏偉事業,更是一項需要全社會共同參與和努力的工作。我將積極探索電商與農業的融合之路,為農村經濟發展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