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建築大學藝術學院:重溫黨史致敬百年歲月 砥礪前行不忘青年使命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黨的曆史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講好黨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據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強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紅色基因傳承好,確保紅色江山永不變色。”山東建築大學藝術學院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黨的曆史的重要論述,引導學生講好黨的故事,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
充分認識黨史重要性,開展黨史教育係列活動
百年征程的波瀾壯闊、百年初心的曆久彌堅,百年黨史在中華民族的曆史上譜寫了前所未有的輝煌篇章,正事這無數感天動地的紅色故事,構成了一部波瀾壯闊、氣壯山河的黨的史詩。山東建築大學藝術學院始終認為大學生學習黨史是把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繼續推向前進的必修課,生動形象再現中國共產黨的光輝曆程及其建立的不朽功勳,以新穎的形式有效地提高師生對於黨史的理解,增強黨史宣傳的感召力。
為慶祝建黨百年和建校六十五周年,山東建築大學藝術學院黨委在皂角樹下文化創意中心舉辦“印跡之聲”沉浸式黨史教育主題係列活動。此次活動是藝術學院結合學生成長成才的內在要求,確立以學生的主體地位,突出個性化發展,同時豐富校園文化氛圍的主題活動。體現“以人為本”的理念在思政育人中的重要意義。
皂角樹下文化育人品牌繼續豐富育人工作的係統性,注重學生的社會性,為學生提供機會,搭建平台,讓每個學生個性有機會得到充分發展,發揮思政教育的主導作用。
融入紅色經典曆史,排演話劇演黨史
山東建築大學藝術學院堅持創新形式學黨史,致力於創造立體式、多樣化、全覆蓋講好黨史故事形式,推進黨史學習教育走“新”更走“心”。此次活動中,學生們排演了《百年黨史之遵義會議》網絡廣播劇,演員們張弛有度的表演和用足心思的情節編排,將觀眾們帶回到過去的崢嶸歲月,輔以極具感情色彩的獨白,或圍繞篇章作深入解讀,或分享精彩觀點,或深入故事背後曆史脈絡,令觀眾理解體會到中國共產黨執政的曆史必然性。講述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重溫紅色經典,以此喚醒學生對百年黨史的回憶和敬仰。念百年,與曆史對話,一個個慷鏘有力的聲音重現先輩的決心和信仰!
廣播劇發表後,在全校廣大學子中引起熱烈討論,共收到近500封郵件和音頻,一字一句盡含建大青年的熱血,一聲一調盡是建大青年的真情,感性認識和理性思考碰撞出火花,以“沉浸式”的體驗啟發育人的本質,感召學生的內心,初心如磐,篤行致遠。
挖掘身邊紅色資源,重奏精神找黨史
山東建築大學藝術學院堅持認為身邊的紅色資源是“活”的黨史,革命戰爭年代的紅色資源是先烈用鮮血和生命凝結而成,新時代特色社會主義中的紅色資源則是一個個普通事跡,是我們的精神財富,是我們學習的“活教材”。
學院設計推出“榜樣的力量”係列育人活動,以優秀學生為身邊的榜樣,組織開展別樣的思政育人活動。整個活動以“共勉國家培育情、懷念母校樹人心、感激老師教誨恩、展望未來奮發誌”為主線。撫今追昔,在為黨的百年偉大基業倍感振奮的同時,更應深刻領會蘊含新時代青年責任,以人為鏡,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
“印跡之聲”沉浸式黨史教育主題係列活動,在學生自編、自導、自演的過程中,感受到黨史中的家國情懷。是學院黨委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挖掘黨史學習教育的紅色資源,打造沉浸式、體驗式、情景式黨史學習形式,是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的有益實踐;發揮優秀學生的“榜樣的力量”,將愛國情懷融入到不懈奮鬥中,逐步形成了可複製、可推廣、可借鑒的經驗,成為有實踐成果,有拓展空間的思政育人模式。(供稿:董穎)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