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溫室效應的增加,全球氣候變暖已造成包括植物開花時間在內的生物學進程發生改變,導致物種的滅絕。同時,氣候變暖還會增加極端高溫的發生強度和頻率,嚴重影響到作物的產量。因此,在全球氣候變暖正成為人類所麵臨的一個重大環境和科學問題的背景下,在植物中發掘高溫應答基因,並解析其響應高溫的分子機理,不僅具有重要的生物學意義,還能對優質、高產、抗逆農作物品種的培育提供理論依據和新的基因資源。生物質品種改良研究團隊以模式植物擬南芥為實驗材料,利用RNAseq技術篩選出三個受高溫誘導的基因HTG1、HTG2和HTG3,通過實時定量PCR和啟動子融合報告基因GUS分析等實驗方法進一步證明這三個基因的表達的確受到高溫高效誘導。目前,團隊正在積極解析它們在提高植物高溫耐受性中的分子機理及信號通路。這些研究成果除了孵育出此次的三項國家發明專利外,譚子龍博士還在2021年以“擬南芥HTG1基因通過抑製細胞死亡提高植物耐熱性的機製研究”為題成功申報一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2100247)和一項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ZR202103010625),並與劉婧博士共同指導學生在第五屆全國大學生生命科學競賽中榮獲二等獎(CULSC2021KE0124,白露等)。
研究團隊自2015年10月獲批山東省高等學校優勢學科人才團隊以來,在5項國家自然基金項目和17項省級項目的資助下,在生物質合成、轉運與積累的分子機理,耐逆園林植物品種的選育與基因挖掘等研究方麵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並在Plant Cell, Molecular Plant, New Phytologis等國際知名雜誌發表高水平SCI論文50餘篇,申請國家發明專利16項,授權8項。在這些成果的支撐下,研究團隊2021年獲得“山東省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榮譽稱號,依托團隊建設的研究平台,2017年獲批山東省高校重點實驗室,2021年獲批濟南市工程實驗室。
生命科學學院在聚焦學科建設的同時,也高度重視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此次獲授權的三項專利的發明人中,除4位科研骨幹教師外,還包含生物科學、園林、生物技術、食品質量與安全等專業8名本科生。近三年來,學院籌措經費累計投入174萬元,累計有312名學生參與了教師承擔的國家與省部級科研項目、國家或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學院創新創業基金項目。學生在各種創新創業大賽中獲獎300餘次,參與發表研究論文8篇,申請國家發明19項。
“十四五”期間,齊魯師範學院生命科學學院將進一步凝練學科方向,積極推進學科建設和專業建設的融合發展,銳意進取,開拓創新,為學校的學科發展和人才培養做出更大的貢獻。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