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州學院建築工程學院:多措並舉 同心戰“疫”
濱州市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濱州學院建築工程學院黨總支按照學校疫情防控工作專班部署,積極開展各項工作。
一、築牢織密疫情防控工作網絡
1.成立疫情防控專班
學院黨總支成立了書記、院長為組長的學院疫情防控專班,建立了專班工作微信群,將學校的最新通知、學院每日開展工作情況在群內發布。
2.黨員幹部住校服務
3月17日早上,六名黨員教工進住學校,開始封校期間師生服務工作。住校人員每日開展師生信息統計與排查、深入學生公寓查看學生線上上課情況、宿舍衛生情況並進行心理疏導工作,每天下午召開碰頭會,總結當日工作情況。
3.充分發揮學業導師、班主任作用
製定《建築工程學院疫情防控期間學業導師、班主任與學生談心談話製度》,在防疫政策解讀、線上授課督導、學業督導、心理輔導、身體健康監測等方麵與學生談心談話,開展集中摸排,掌握每一位學生學業、心理和健康動態,如有問題及時報告學院疫情防控專班。
4.搭建學生疫情防控工作體係
由各班班長組成學生疫情防控工作專班,傳達學校和學院疫情防控要求。各班成立由班長、團支書為組長,學生幹部、黨員、宿舍長為成員的班級疫情防控聯絡員隊伍,負責網課督促、宿舍安全檢查、夜間住宿檢查和消毒消殺工作,關注同學身心健康,及時化解矛盾。
5.利用網絡平台暢通信息發布
利用學院微信群和QQ群實時發布疫情防控最新形勢和工作進展,每周定期或不定期召開全體教工線上疫情防控工作會議,及時將學校和學院最新要求和工作任務傳達至每位教工,利用企業微信實施學院教工每日信息采集,及時掌握每位教工的最新動態。
二、多措並舉落實疫情防控任務
1.嚴格執行師生“一日三測”製度
嚴格執行體溫“一日三測”製度,教工通過企業微信平台報送每日體溫,學生每日填寫體溫檢測登記表,要求全體師生如實填報,如體溫異常立即報告。
2.做實做細師生每日信息摸排工作
通過企業微信收集全體教工每天的外出濱城區情況、“六類人員”排查、體溫情況、缺勤缺課情況、本人及共同居住人員隔離情況、大數據行程卡、核酸檢測情況。輔導員每日統計所有學生的出入校園情況、發熱信息、核酸檢測情況、重點關注學生情況、因病缺課(勤)及病因追蹤情況。學院住校工作人員對每日統計信息進行研判分析並根據具體問題采取相應措施。
3.切實做好師生教育管理工作
學院發布《致建築工程學院全體教師一封信》並每周定期或按需召開全院教工疫情期間工作線上會議,傳達學校和學院疫情防控工作要求。
召開“同心抗疫,共克時艱”主題班會,解讀當前疫情防控形勢、介紹學校采取的相應措施和封閉校園管理後出現的新形勢新問題,並對疫情防控工作提出具體要求。
4.認真組織師生核酸檢測工作
學院住校教工每日參加校內核酸檢測,每日抽取不少於班級人數20%的學生進行核酸檢測,在學院微信群及時傳達社區關於核酸檢測的相關要求,提醒校外教工切實做到應檢盡檢。
5.加強宿舍衛生和消毒工作
推行垃圾自帶下樓政策,教育引導同學們及時將垃圾清理到樓下垃圾桶內,減少宿舍內垃圾量。成立黨員誌願者隊伍,負責宿舍樓樓道的衛生清潔和宿舍樓下的垃圾清運工作,每天兩次打掃樓道衛生,清運樓下垃圾桶內的垃圾。
學生黨員誌願者定期對全體學生宿舍進行消毒消殺,截至目前已完成3次全麵消毒消殺。
6.關注學生心理健康
執行宿舍情況日報告製度、輔導員進公寓值班製度,實行班主任、學業導師、宿舍心理守護員三級聯動,關心關注同學們的心理健康狀況,切實做到早發現、早報告。
三、統籌推進做好常規業務工作
1.紮實做好線上教學工作
線上教學期間,任課教師切實落實主體責任,課前清點到課人數,課中注重組織教學,強化教學互動,課後向學院報送當日上課情況及存在的問題。學院成立線上教學督導組,明確分工,責任到人,對學院線上授課情況進行督導並對聽課情況進行反饋,起到了“督”與“導”的雙重作用。學生科成立學習督導小組,由輔導員帶隊深入宿舍抽查學生上課期間紀律,切實保證線上教學質量。
2.有序開展升學和就業工作
近日,研究生招生學校陸續發布複試通知,學院製定beplay中心钱包体育钱包學生複試工作流程,由教研室統計每位同學的複試時間和具體要求,分專業進行線上複試指導,住校教工負責做好網絡檢查、場地保證等服務工作,確保學生順利參加複試。
建立畢業生就業指導群,在群內及時推送用工單位的招聘信息,積極組織開展線上招聘會,為學生順利就業搭橋鋪路。(供稿/王林林 董誌強 韓貽強 李新 邢雪陽)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