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大學創新產教融合體製機製 推動高水平大學建設
“我們團隊孵化的公司經過近兩年的努力,目前已經有兩款高技術產品包括智能節能玻璃及智慧轉光農膜,即將進入產業化階段。”濟南大學莘縣產業技術研究院院長蔣緒川說。濟南大學莘縣產業技術研究院成功研發了智慧轉光農膜,在莘縣12座大棚上進行智慧農膜扣棚試驗。經過幾個月的試驗並經相關機構測試,產量和果蔬品質與口感都有較大提升,對於促進莘縣現代高效農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引領示範作用。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山東省委、省政府關於深化產教融合係列決策部署,濟南大學製定《關於共建產業技術研究院助推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的意見》,學校秉承“產學研用深度融合,校地企業合作共贏”的合作發展新思路,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以機製創新為動力,破解政府、高校、企業之間的體製障礙,探索政產學研合作發展新路徑,激發人才、技術、企業等創新要素活力。濟南大學錨定“走在前列、全麵開創”“三個走在前”總遵循、總定位、總航標,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特色發展為核心,以產教融合為抓手,圍繞國家和山東發展戰略轉,圍繞產業和企業需求轉,全力構建與新時代現代化強省建設緊密結合的高水平大學辦學體係,貫通融合教育鏈、人才鏈、創新鏈和產業鏈,切實提升服務經濟社會和產業發展的能力。
在人才培養方麵,濟南大學以產教融合為抓手,推動產業、行業、企業、專業、就業“五業聯動”,構建與社會需求緊密互動的人才培養機製。首先,聚焦優勢特色,確定了“1+3+4”的重點學科建設布局。即打造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1”個山東省高峰學科,化學工程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應用經濟學“3”個山東省優勢特色學科,水利工程、社會學、土木工程、生物學“4”個校級重點學科,堅持不懈構築高原、打造高峰、衝擊一流,提升核心競爭力。其次,明確了“工科優勢、師範特色”的專業特色和“卓越工程師、卓越教師”的人才培養目標。學校優化專業設置,在合成化學、文旅產業、生物醫藥、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十強”產業方向建立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專業6個,校企合作共建本科專業33個,舉辦創新人才實驗班6個,“十三五”期間獲批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244項,學生就業競爭力明顯提升。
在人才隊伍建設方麵,濟南大學與地方政府、企業“雙招雙引”工作有機結合,首創“校企合作提需求+校企攜手引人才+校企共同配政策+校企聯合做考核”的人才共引共享共用機製,引導人才向經濟社會發展集聚、向重點產業和行業企業集聚,向學校高水平學科建設集聚。通過共引共享共用機製,人才與學校和企業分別簽訂工作協議,一方麵,將在行業企業取得的最新科研成果轉化為教育教學內容,深化校企協同育人,支撐高質量人才培養;另一方麵,按照企業需求開展科學研究,切實解決現實生產中的技術難題,打通成果轉化“最後一公裏”,有效破除人才評價中的“五唯”頑瘴痼疾和功利化辦學導向,形成“一人雙崗、就職高校、服務產業”的校企人才融合發展新格局。截至目前,學校通過新機製與省內企業引進優秀青年博士70餘人,涉及新材料、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等10餘個產業領域。
在科研創新方麵,濟南大學圍繞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以及龍頭骨幹企業“卡脖子”技術難題,與政府、企業聯合設立具有牽引作用的重大課題,人才、資金、資源跟著課題和任務走,實現科學研究的精準滴灌。在合作對象上,與政府、企業聯合設立課題。在資源投入上,推動三方多元化投入,撬動和放大高校科研資金。在成果分配上,實現學校有效推動應用型人才培養並獲得科研業績,企業吸引高層次創新人才並將研發成果直接轉移轉化,政府有效推動產業優化升級並促進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在團隊組建上,三方聯合麵向海內外延攬,實行首席專家自主選聘項目組成員、自主決定項目技術路線、自主支配項目經費機製。
2022年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是“十四五”規劃實施的關鍵之年,也是學校全麵推進高水平大學建設新征程的奮進之年。濟南大學將聚焦省委“六個一”發展思路、“六個更加注重”策略方法、“十二個著力”重點任務,對標對表“十大創新”行動計劃,瞄準“創新性、國際化、有特色的應用研究型大學”的奮鬥目標,弘揚“嚴真細實快”工作作風,不斷增強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創新力,推動高水平大學建設再上新台階。(beplay2网页登录/閆文 供稿/ 劉珂珂)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