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學院院長:李西燦
立德樹人不忘初心,潛心教學砥礪前行。山東農業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全麵貫徹教育新發展理念,著力構建學院新發展格局,加快學科結構調整優化,聚焦專業內涵發展。學院始終以全麵落實立德樹人、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根本任務,圍繞學科、科研、人才培養三位一體建設中心任務和戰略目標,教學改革成果顯著,科研成果不斷湧現,學科水平不斷提升。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熱忱歡迎廣大莘莘學子來我院學習深造,共築信息夢!
學院簡介
山東農業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成立於2002年10月,其前身是1999年成立的理學院和1963年成立的基礎部。現有數學、物理、電子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測繪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與通信工程6個一級學科,擁有測繪工程、遙感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與計算科學、通信工程、網絡工程、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數學與應用數學、空間信息與數字技術、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物聯網工程、人工智能等12個本科專業。學院現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測繪科學與技術、數學3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和農業工程與信息技術、電子信息2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
專業特色鮮明 多學科協調發展
· 物聯網工程專業為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測繪工程專業得到國家教育部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是山東省卓越工程師教育試點改革專業。
·測繪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為山東省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物聯網工程專業入選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建設專業。
![](http://www.569900.com/shandong/sdgd/202206/./W020220613364837740728.jpg)
![](http://www.569900.com/shandong/sdgd/202206/./W020220613364837755453.jpg)
學院圍繞“雙一流”和“雙高”建設目標和要求,明確學科研究方向,加大資源配置力度,凝神聚力持續研究,提升高水平成果產出率,凸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測繪科學與技術及數學等3個一級碩士點的研究特色,不斷提高學科綜合實力,並帶動其他學科共同發展。以“智慧農業”研究應用為契機,以強農興農為己任,充分發揮大數據采集、大數據挖掘分析及大數據服務的技術優勢,全麵服務鄉村振興、打造齊魯樣板,努力建設優勢突出、特色鮮明的高水平學院。
堅持科研強院 提高科技創新
·5個省部級科技平台
·2個廳級科技平台
·3個校級科技平台
·3個校級實驗教學中心
·1個校企合作科技平台
·1個校級高性能計算平台
![](http://www.569900.com/shandong/sdgd/202206/./W020220613364837785118.jpg)
![](http://www.569900.com/shandong/sdgd/202206/./W020220613364837796736.jpg)
學院形成了以農業大數據為特色,農業單品大數據采集、大數據挖掘分析及大數據監測預警等穩定的研究方向。五年來,學院科研立項140餘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0項,實現了國家基金麵上項目的突破;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110多項,到位科研經費4454.65萬元;發表科研論文504篇,其中SCI/EI論文272篇。獲授權國家發明專利17項,實用新型專利52項,軟件著作權218項,出版專著20部。建立農業大數據應用示範基地22個。
![](http://www.569900.com/shandong/sdgd/202206/./W020220613364837823940.png)
師資力量雄厚 教研成果豐碩
信息學院現有教職工184人,專職教師147人;教授23人、副教授72人、教授級高級實驗師1人、高級實驗師7人。專職教師中博士82人。
學院年教學工作量達6.5萬學時,教師人均年工作量達500餘學時。五年來,主編教材41部,其中省部級以上規劃教材5部,發表教研類論文143篇。獲批校級及以上教學獎勵64項,獲批省級課程2門,建設10個專業網站,42門課程網站。教師獲各種教學比賽獎勵360餘項,學院連續三年在學校本科教學工作績效考核中排名前列。省級以上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40餘項,其中國家級項目22項。
創新學生管理模式 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學院堅持以立德樹人、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為根本,以大力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為目標,以著力提升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創業意識為核心,強化教育育人、實踐育人,探索創建由“點、線、麵”緊密結合、相互呼應的“正四麵體”學生教育管理模式。
![](http://www.569900.com/shandong/sdgd/202206/./W020220613364837886545.png)
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學科競賽等方式,形成了“課堂思辨+實踐實訓+大賽訓練+創業實踐”的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4G模式。舉辦了山東農業大學“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互聯網+”創新創業論壇、IT創意設計大賽、“萬豪”創新創業獎學金頒發儀式、“信息e+”優秀學子論壇等活動。
![](http://www.569900.com/shandong/sdgd/202206/./W020220613364837920528.png)
學院在校外建立十多個教學、科研實習基地,打造就業直通車,聘請兩院院士、知名教授及業內專家為學院兼職教授。
![](http://www.569900.com/shandong/sdgd/202206/./W020220613364837963260.png)
學院積極調動“教”與“學”兩個積極性,探索形成了“三三四”學風建設體係,通過舉辦“學風建設”係列活動,開展優秀筆記展、優秀學子訪談、階段性考試、學業幫扶等引導學生樹立積極向上學習態度。
![](http://www.569900.com/shandong/sdgd/202206/./W020220613364837990478.png)
學院連續多年獲得“學風建設先進單位”、“創新創業先進單位”等榮譽。近五年,學院學生獲省級及以上創新或專業技能競賽獎勵2000餘人次,國家級470人次。2021年,學生獲中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全國測繪技能大賽、“ACM”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等省級及以上各項榮譽456人次;多人獲得省級優秀畢業生、省級優秀學生幹部、十佳大學生等榮譽稱號,更是湧現出了全國大學生“自強之星”等一大批先優典型。
多彩文化活動 綻放青春光彩
校園文化是提高學生人文道德素養,拓寬視野、展示自身才華的活動平台。目前,學院成立了4個創新創業工作室、5個大學生創業團隊,11個學生社團,8支體育訓練隊,旨在全方位、多角度塑造學生全麵發展。
![](http://www.569900.com/shandong/sdgd/202206/./W020220613364838030672.png)
學院積極組織“四史”學習教育講座、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座、我與院長麵對麵論壇等活動,陶冶學生情操、啟迪學生心智;通過舉辦新生趣味運動會、手語操大賽、信息素養大賽班級風采大賽等活動,加強學院班團建設,提升集體凝聚力、團結力、向心力。
![](http://www.569900.com/shandong/sdgd/202206/./W020220613364838079433.png)
學院鼓勵大學生積極開展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深入基層,廣泛調研,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學院連續多年獲評“社會實踐優秀組織單位”;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學生在當地積極參與誌願服務活動,累計誌願服務人次近200餘人次,學院接到各地感謝信、榮譽證書八十餘件。
學院多彩的文化活動培養了學生團隊精神、合作意識、堅忍不拔的意誌力、拚搏精神,學院學生多次在省級、校級文化活動中獲得多項榮譽,進一步激發了學生追求卓越,勇於創新的時代精神,達到德智體美勞全麵發展的教育目標。
乘風破浪踏新征程 前程似錦未來可期
學院圍繞學科、科研、人才培養三位一體建設中心任務和戰略目標,以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專業為未來發展重點,充分利用“智慧農業產業學院”以及博士點的培育過程中,在農業信息智能感知、農業大數據智能處理,農業智能與服務、精準農業等方麵,為鄉村振興提供技術支撐和智力支持,為鄉村振興、為“三農”插上信息的翅膀。
相信信息學院的同學們經過四年求學經曆,在不久的將來,成為服務國家戰略和區域經濟社會建設的高素質應用型、複合型、創新型智能信息技術卓越人才。
學院畢業生考取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985、211等高校研究生千餘人,部分專業beplay中心钱包体育钱包率達到60%以上。畢業生專業能力強、綜合素質高,普遍受到用人單位的高度好評,每年都有多名同學入職百度、京東、新浪、華為等知名企業,大部分畢業生已成為企事業單位、機關部門和相關行業的中堅與骨幹。
2022年招生專業介紹
計算機類—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
人工智能專業
數學類—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
數學類—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
(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山東省一流本科專業
通信工程專業
(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