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2网页登录
beplay2网页登录
走進山東農業大學-信息學院:立足“信”起點,“碼”上開啟新征程
2022-06-13 09:45:00
山東農業大學

 

院長寄語

信息學院院長:李西燦

立德樹人不忘初心,潛心教學砥礪前行。山東農業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全麵貫徹教育新發展理念,著力構建學院新發展格局,加快學科結構調整優化,聚焦專業內涵發展。學院始終以全麵落實立德樹人、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根本任務,圍繞學科、科研、人才培養三位一體建設中心任務和戰略目標,教學改革成果顯著,科研成果不斷湧現,學科水平不斷提升。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熱忱歡迎廣大莘莘學子來我院學習深造,共築信息夢!

 


學院簡介


山東農業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成立於2002年10月,其前身是1999年成立的理學院和1963年成立的基礎部。現有數學、物理、電子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測繪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與通信工程6個一級學科,擁有測繪工程、遙感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與計算科學、通信工程、網絡工程、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數學與應用數學、空間信息與數字技術、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物聯網工程、人工智能等12個本科專業。學院現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測繪科學與技術、數學3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和農業工程與信息技術、電子信息2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





專業特色鮮明 多學科協調發展


 

· 物聯網工程專業為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測繪工程專業得到國家教育部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是山東省卓越工程師教育試點改革專業。

·測繪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為山東省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物聯網工程專業入選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建設專業。

 


 

學院圍繞“雙一流”和“雙高”建設目標和要求,明確學科研究方向,加大資源配置力度,凝神聚力持續研究,提升高水平成果產出率,凸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測繪科學與技術及數學等3個一級碩士點的研究特色,不斷提高學科綜合實力,並帶動其他學科共同發展。以“智慧農業”研究應用為契機,以強農興農為己任,充分發揮大數據采集、大數據挖掘分析及大數據服務的技術優勢,全麵服務鄉村振興、打造齊魯樣板,努力建設優勢突出、特色鮮明的高水平學院。





堅持科研強院 提高科技創新


 

·5個省部級科技平台

·2個廳級科技平台

·3個校級科技平台

·3個校級實驗教學中心

·1個校企合作科技平台

·1個校級高性能計算平台


學院形成了以農業大數據為特色,農業單品大數據采集、大數據挖掘分析及大數據監測預警等穩定的研究方向。五年來,學院科研立項140餘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0項,實現了國家基金麵上項目的突破;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110多項,到位科研經費4454.65萬元;發表科研論文504篇,其中SCI/EI論文272篇。獲授權國家發明專利17項,實用新型專利52項,軟件著作權218項,出版專著20部。建立農業大數據應用示範基地22個。

 

 

 

師資力量雄厚 教研成果豐碩


 

信息學院現有教職工184人,專職教師147人;教授23人、副教授72人、教授級高級實驗師1人、高級實驗師7人。專職教師中博士82人。

學院年教學工作量達6.5萬學時,教師人均年工作量達500餘學時。五年來,主編教材41部,其中省部級以上規劃教材5部,發表教研類論文143篇。獲批校級及以上教學獎勵64項,獲批省級課程2門,建設10個專業網站,42門課程網站。教師獲各種教學比賽獎勵360餘項,學院連續三年在學校本科教學工作績效考核中排名前列。省級以上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40餘項,其中國家級項目22項。





創新學生管理模式 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學院堅持以立德樹人、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為根本,以大力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為目標,以著力提升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創業意識為核心,強化教育育人、實踐育人,探索創建由“點、線、麵”緊密結合、相互呼應的“正四麵體”學生教育管理模式。






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學科競賽等方式,形成了“課堂思辨+實踐實訓+大賽訓練+創業實踐”的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4G模式。舉辦了山東農業大學“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互聯網+”創新創業論壇、IT創意設計大賽、“萬豪”創新創業獎學金頒發儀式、“信息e+”優秀學子論壇等活動。






學院在校外建立十多個教學、科研實習基地,打造就業直通車,聘請兩院院士、知名教授及業內專家為學院兼職教授。






學院積極調動“教”與“學”兩個積極性,探索形成了“三三四”學風建設體係,通過舉辦“學風建設”係列活動,開展優秀筆記展、優秀學子訪談、階段性考試、學業幫扶等引導學生樹立積極向上學習態度。






學院連續多年獲得“學風建設先進單位”、“創新創業先進單位”等榮譽。近五年,學院學生獲省級及以上創新或專業技能競賽獎勵2000餘人次,國家級470人次。2021年,學生獲中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全國測繪技能大賽、“ACM”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等省級及以上各項榮譽456人次;多人獲得省級優秀畢業生、省級優秀學生幹部、十佳大學生等榮譽稱號,更是湧現出了全國大學生“自強之星”等一大批先優典型。





 

多彩文化活動 綻放青春光彩


 

校園文化是提高學生人文道德素養,拓寬視野、展示自身才華的活動平台。目前,學院成立了4個創新創業工作室、5個大學生創業團隊,11個學生社團,8支體育訓練隊,旨在全方位、多角度塑造學生全麵發展。





學院積極組織“四史”學習教育講座、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座、我與院長麵對麵論壇等活動,陶冶學生情操、啟迪學生心智;通過舉辦新生趣味運動會、手語操大賽、信息素養大賽班級風采大賽等活動,加強學院班團建設,提升集體凝聚力、團結力、向心力。





學院鼓勵大學生積極開展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深入基層,廣泛調研,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學院連續多年獲評“社會實踐優秀組織單位”;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學生在當地積極參與誌願服務活動,累計誌願服務人次近200餘人次,學院接到各地感謝信、榮譽證書八十餘件。

學院多彩的文化活動培養了學生團隊精神、合作意識、堅忍不拔的意誌力、拚搏精神,學院學生多次在省級、校級文化活動中獲得多項榮譽,進一步激發了學生追求卓越,勇於創新的時代精神,達到德智體美勞全麵發展的教育目標。





乘風破浪踏新征程 前程似錦未來可期


 

學院圍繞學科、科研、人才培養三位一體建設中心任務和戰略目標,以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專業為未來發展重點,充分利用“智慧農業產業學院”以及博士點的培育過程中,在農業信息智能感知、農業大數據智能處理,農業智能與服務、精準農業等方麵,為鄉村振興提供技術支撐和智力支持,為鄉村振興、為“三農”插上信息的翅膀。

相信信息學院的同學們經過四年求學經曆,在不久的將來,成為服務國家戰略和區域經濟社會建設的高素質應用型、複合型、創新型智能信息技術卓越人才。

學院畢業生考取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985、211等高校研究生千餘人,部分專業beplay中心钱包体育钱包率達到60%以上。畢業生專業能力強、綜合素質高,普遍受到用人單位的高度好評,每年都有多名同學入職百度、京東、新浪、華為等知名企業,大部分畢業生已成為企事業單位、機關部門和相關行業的中堅與骨幹。

 





2022年招生專業介紹


測繪類—測繪工程專業
(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山東省一流本科專業

·中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

·“山東省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改革專業

·擁有本科、碩士人才培養體係

1.培養目標:本專業致力於培養適應社會與經濟發展需求的測繪與地理信息及相關領域的應用型工程專業技術人才,能夠從事區域性的基礎測繪、工程測量、智慧城市建設、國土資源調查、災害監測預防、不動產測量以及3S技術應用等領域的測繪生產、設計、研發和管理等方麵工作,具備注冊測繪師的能力和繼續深造的基礎,能夠勝任測繪工程師的業務及管理工作。專業堅持高質量培養標準,不斷完善課程體係;實施“實驗訓練—實習提高—實踐創新”的實踐教學模式,初步形成了“施展個性、分類培養”的人才培養模式。

2.主修課程:測繪學概論、地圖製圖學、數字地形測量學、誤差理論與測量平差基礎、大地測量學基礎、GNSS原理及應用、遙感原理與應用、地理信息係統原理與應用、工程測量學、不動產測量、測繪程序設計等。

3.就業方向:畢業生在基礎測繪、工程建設、智慧城市建設、地理國情監測、國土資源調查、災害監測預防以及3S技術應用等領域從事測繪生產、設計、研發和管理等方麵的工作,就業行業涉及土木、交通、水利、地礦、國土、房產、橋隧、港航等領域。

測繪類—遙感科學與技術專業
(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擁有本科、碩士的完整人才培養體係

1.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能全麵發展,具備紮實的遙感科學、測繪科學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在遙感、測繪、地理信息、地理國情監測、智慧城市建設等相關領域從事遙感數據獲取與處理、目標專題信息提取,數字化測繪和遙感信息服務等方麵生產、設計、管理、研發和教學科研等工作的應用型專業技術人才。

2.主修課程:遙感原理及應用、遙感圖像解譯、遙感物理基礎、數字圖像處理、數字攝影測量、數字測圖原理與方法、全球定位原理及應用、地理信息係統原理及應用、地圖製圖學、程序語言設計、遙感程序設計等。

3.就業方向:畢業後可在國民經濟各行業(城市管理、交通運輸、國土資源、水利電力、農業林業、石油煤炭、海洋環境、航空航天、測繪 遙感等)、政府機關、高新技術公司、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從事各類數字工程的規劃、設計、施工、管理或教學科研工作。

計算機類—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

(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山東省一流本科專業

·山東省高水平應用型本科建設專業

·山東農業大學雙一流學科重點建設學科

·擁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電子信息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

1.培養目標:培養德、智、體、美全麵發展,係統地掌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基礎理論與基本知識,掌握利用計算機解決實際問題必要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高尚的職業道德,較高的文化修養,較強的社會責任感和終身學習能力。具有紮實的外語、數理、電子等理論基礎,具有較強的創新意識與實踐能力,團隊協作精神。畢業後,能夠在科研、教育、企事業和行政管理等單位,從事計算機係統開發和集成、技術應用以及教學和管理等工作,能夠解決複雜工程問題,成為具有較強可持續發展潛質和適應能力的應用型人才。

2.主修課程:數據結構、計算機組成與結構、計算機網絡、操作係統、軟件工程、編譯原理、嵌入式係統原理、Java程序設計、Web開發技術、計算機體係結構、數據庫原理與應用、人工智能、設計模式、算法設計與分析、軟件項目管理、JavaEE編程技術等。

3.就業方向:大部分學生進入軟件企業從事軟件開發、軟件測試以及運營維護方麵的工作,部分學生進入金融企業、行政管理單位從事信息係統設計和維護,數據處理和數據庫維護方麵的工作,部分學生進入教育部門從事教育、科研和管理方麵的工作。

計算機類—物聯網工程專業
(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國家一流本科專業

·擁有本科、碩士的人才培養體係

1.培養目標:專業秉承“立足山東、麵向全國、服務國家戰略新興產業”的辦學宗旨,麵向國家戰略新興產業需求,聚焦區域數字產業特色優勢,堅持融合發展,建立了以中國工程院院士特聘教授、泰山產業領軍人才、多學科協同的教學科研隊伍,依托5個省部級教學科研創新平台,突出農業物聯網特色,探索產教融合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形成了“政產學研用”五位一體的協同育人機製,以為國家和地方經濟發展培養具有國際視野能夠從事物聯網應用係統集成、開發及維護的高素質、複合型、創新應用型人才。

2.主修課程:基於“知識-能力-素養-個性”人才培養要求,遵循“知識完整性、層次遞進性和內容新穎性”原則,本專業學生需要主修高級語言程序設計,計算機組成與結構,數據結構,操作係統,傳感器原理與技術,射頻識別技術,通信原理,電子技術基礎,嵌入式技術及應用,數據庫原理,物聯網工程體係等課程,通過對數據、知識和智能進行集成,透徹理解不同智能終端設備之間、不同係統平台之間、不同應用場景之間的數據化、智聯化、互融互通的萬物智能的生態體係。

3.就業方向:畢業生可從事物聯網、人工智能、軟件工程、5G邊緣計算、物聯網+區塊鏈、及智慧農業等方向的應用、研究及教學工作。就業麵廣、質量高、形勢好。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

(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1.培養目標:培養具備紮實的人文科學、自然科學和工程技術基礎知識,具有良好數學和計算機基本素養,係統掌握數據科學的基本理論、專業知識及基本技能,具備麵向不同領域大數據應用的數學建模、數據采集、數據分析與處理等相關能力,具有良好的科學素養和創新意識,能夠從事數據科學方向的科研創新和繼續深造的應用複合型高級專業技術人才。

2.主修課程:數據結構、算法設計與分析、計算機組成、數據庫原理、計算機網絡、數據分析編程、大數據計算框架、大數據存儲、算法設計與分析、數據挖掘與分析、機器學習、多元統計分析、深度學習等。

3.就業方向:畢業生可從事大數據分析、處理、服務、開發和利用的工作,大數據工程項目建設、管理、運行、維護的工作,大數據研究、谘詢、教育培訓等方麵的工作。

 

人工智能專業

(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1.培養目標:培養具有良好的科學素養和人文素養,具備紮實的數理理論、腦認知科學、計算機科學基礎,能夠係統掌握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技術等基礎知識體係,能夠在多個行業、多個領域,尤其是現代農業領域設計有效的人工智能的技術解決方案並能從事相關應用研究與開發,具備終身學習能力和開拓創新精神的高級複合型人才。

2.主修課程:人工智能編程基礎、優化理論與方法、模式識別與機器學習、數據挖掘與數據倉庫、信號處理與分析、矩陣理論與方法、機器視覺、自然語言處理等。

3.就業方向:畢業生能夠應用人工智能專業的理論、知識和技能,從事人工智能相關領域的研究、建模、設計、開發、服務工作;能夠對人工智能專業的跨學科特性進行充分認知,通過快速學習滿足各行業和領域對人工智能的知識需求,具備解決跨學科智能化問題的能力,從事人工智能項目的實施、管理以及科學研究工作。

數學類—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

(授予理學學士學位)

·山東農業大學一流專業

·擁有本科、碩士的人才培養體係

1.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品格健全且具有終身學習意識,能主動適應時代發展需求,具有良好的數學基礎與數學思維能力,掌握應用數學的基本理論、基本方法與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素養、分析計算能力和組織實施數學建模的能力,能解決相關應用問題的專門人才。畢業生能夠繼續更高層次的數學或者應用數學等方向的專業學習、應用研究,在區域性教育領域、經濟金融等相關部門從事理論和應用相關的研究、教學和培訓等工作。

2.主修課程:數學分析、高等代數、解析幾何、複變函數、常微分方程、大學物理、概率論與數理統計、運籌學、實變函數、數學模型與數學軟件、數學物理方程、C語言程序設計等。

3.就業方向:畢業生從事科研機構、政府機關、企業的相關技術、教學、培訓、管理、學習深造、研究開發等工作。近年來,專業保研和beplay中心钱包体育钱包率保持在50%以上。

數學類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

(授予理學學士學位)

·山東農業大學特色專業

·擁有本科、碩士的人才培養體係

1.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品格健全且能滿足國家和社會發展需求,具有數學基礎、具備數值計算、數據處理和分析能力的專業型應用專門人才。畢業生能在區域性的科學技術、教育領域、IT產業、經濟金融等行業和企業,從事數值計算、行業數據搜集、整理、分析工作,具備依據數據做出行業研究、評估和預測的能力,同時具備良好的業務理解與溝通表達能力。

2.主修課程:數學分析、高等代數、常微分方程、概率論、數理統計、複變函數、離散數學、大學物理、程序設計A(C語言)、數值分析、多元統計分析、數學建模與軟件、數據結構等。

3.就業方向:畢業生在企事業單位、高科技部門、高等院校、行政管理和經濟管理部門,從事科研,教學和計算機應用軟件的開發和管理工作,也可繼續攻讀信息與計算科學及相關學科的碩士學位。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

(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山東省一流本科專業

1.培養目標:本專業麵向國家和社會的發展需要,培養德智體全麵發展的電子信息相關領域應用型工程專業技術人才,具備紮實的自然科學基礎、係統的專業知識和較強的實驗技能與工程實踐能力,能夠在電路與係統、信息技術、通信技術、計算機技術等領域從事研究、開發、生產及管理等方麵的工作,具備電子工程師的基本能力和繼續深造的基礎,能夠勝任未來工程職業工作。

2.主修課程:電路原理、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高頻電子線路、電磁場與電磁波、電子設計自動化、單片機原理與應用、嵌入式係統設計、信號與係統、數字信號處理、數據結構、通信原理、數據通信等。

3.就業方向:畢業生主要就業方向有三個:繼續深造(讀研)、進入企事業科研機構、進入生產企業。具體而言,進入科研機構可從事技術、裝備研發工作;進入生產企業,則主要麵向電子產品與設備的生產企業和經營單位,從事各種電子產品與設備的裝配、調試、檢測、應用及維修技術工作。

通信工程專業

(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1.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紮實的通信技術、通信係統和通信網等方麵的基礎知識,具有良好的數學與計算機基礎,受到嚴格的科學實驗訓練,具備良好的科學素養和創新能力,係統掌握通信基本理論和現代通信技術、信號理論與信息處理技術、計算機及網絡的工作原理、無線傳輸理論與技術的複合型高級專業人才。
2.主修課程:通信係統概論、信號與係統、模擬電子技術、高頻電子線路、數字電子技術、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電磁場與電磁波、通信原理、信息論與編碼、移動通信、數據等。
3.就業方向:畢業生可從事電子通信與信息係統領域的研究、設計、製造、運營,或在政府機構、電信運營商、廣播電視局、各類高新技術公司、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國防工業中從事開發、應用、管理或教學科研工作。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

相關新聞
SRC-833221096 2022-06-10 1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