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工商學院院係巡禮丨你的專業你來選——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院
“德行天下,智創未來”
聯係人:張老師、劉老師
電話:0535-6883211
學院概況
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院於2003年建院,經過近二十年的耕耘和建設,目前設有電子信息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通信工程、自動化(智能機器工程方向、智能控製與裝備工程方向)、電子科學與技術(集成電路方向)等本科專業,在校本科生1800餘人,研究生185人。擁有山東省一流本科專業兩個(正在參評國家一流專業)、山東省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專業、山東省高水平應用型立項建設專業(群)、山東省教育服務新舊動能轉換專業對接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項目專業群。有控製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和電子信息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學院注重國際化人才培養,目前有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留學生國際班,並定期派送研究生和本科生出國交流學習。
師資隊伍
學院現有教職工81人,其中專任教師66人,教授12人,副教授24人,高級工程師7人,博士50人,博士後4人,碩士生導師23人。教師中擁有享受國務院政府特貼專家、全國優秀教師、山東省教學名師、山東省千名知名技術專家等,兼職山東省本科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山東省自動化學會常務理事、山東省電子學會常務理事、山東省機器人研究會常務理事、山東省電子學會人工智能與機器視覺專委會副主任、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微納器件與係統分會理事、傳感器分會理事,中國機械工業教育協會自動化學科教學委員會委員等。學院依托山東省高校協同創新中心、山東省高校重點實驗室、山東省高等學校工程研究中心、山東省優秀青年創新團隊等教學科研平台,形成了一支結構合理、層次優化的師資隊伍。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以培養具有國際化視野的應用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為目標,注重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提升。
教學平台及獲獎
學院擁有山東省高水平應用型立項建設專業群1個,山東省教育服務新舊動能轉換專業對接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項目1個,山東省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專業1個,山東省一流本科專業2個(正在參評國家一流專業),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1門,山東省一流本科課程及省級精品課程11門。
學院以培養應用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為目標,立足學科基礎理論,強化基本專業技能和實際操作能力的訓練,注重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提升,培養學生具備紮實的理論基礎,寬闊的專業知識以及較強的核心技術應用研發能力。獲山東省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2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1項,全國煤炭行業教學成果獎一等獎2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2項。



科學研究
學院堅持應用技術基礎及開發研究,依托山東省未來智能計算協同創新中心、山東省高等學校智能信息處理、感知技術與控製重點實驗室、山東省高等學校智能傳感與集成芯片設計工程研究中心、山東省高等學校交通信息智能感知與控製工程研究中心、煙台市智能係統與控製重點實驗室、煙台市新型傳感與檢測技術工程中心等平台,經過多年發展,確立了控製科學與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電氣工程等學科群。近年來,學院教師在《自動化學報》、《電子學報》、《中國科學》、《IEEE Transactions on Image Processing 》等國內外期刊及會議上發表學術論文300餘篇,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70餘項,獲得山東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3項,三等獎1項,陝西省自然科學獎二等獎1項,山東高校優秀科研成果獎15項,出版專著11部,授權發明專利20餘項。



實驗實習實踐條件
信息與電子工程實驗中心擁有山東省高等學校骨幹學科電子係統設計綜合實驗中心、電子科學與技術綜合實驗基地、電氣工程及自動化實驗中心、自動化技術實驗中心等包括ABB調速係統實訓實驗室、Intel FPGA、TI DSP聯合實驗室等50餘個專業實驗室和基礎實驗室(各專業共用),具備優越的實驗教學環境。


實習基地
學院與煙台傑瑞石油服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東方電子集團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建立了全方位合作,開展實習實訓實踐,提高學生的實踐和創新能力。
豐富多彩的學生活動
1、學科競賽
學院廣泛組織學生參加全國大學生挑戰杯/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大學生智能車競賽/大學生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等學科競賽,每年均有100餘項獲得國家級和省部級獎勵。
2、文體活動
學院積極組織學生參加文體活動。旨在培養學生健康的身心素質,鍛煉學生強健的體魄、鑄造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近兩年文體活動成績頗豐,先後獲得了學校“共青杯”新生籃球賽冠軍、“共青杯”乒乓球團體賽冠軍、學校籃球聯賽冠軍、學校足球聯賽亞軍、排球賽男子組冠軍、女子組季軍、第三十二屆學校運動會亞軍、新生賽啦啦操比賽季軍、學校心理情景劇大賽三等獎、新中國成立70周年“我和我的祖國”合唱比賽優秀獎等各類獎項。
3、社會實踐
學院團總支積極組織學生開展社會誌願服務實踐活動。自2016年至2018年暑期,組織學生到濱州沾化區進行為期十五天的實踐活動,給當地的孩子們開設課業輔導、專題教育、興趣班等有益的支教活動,向當地居民宣傳十九大精神,助力當地基層黨建工作,並捐贈黨建讀物,幫助他們建立黨員閱覽室,期間也對當地的生產活動進行了調研。2019年暑期組織“青春建功新時代”團隊在芝罘區進行支教活動。2021年暑期組織“情係天山——國情觀察團”到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克蘇地區庫車市進行走訪調研活動。使學生在投身實踐的同時磨煉自身意誌,培養了吃苦耐勞的精神。


PART.01電子信息工程
谘詢人員:劉老師 谘詢電話:13863836872
電子信息工程專業2003年開始招生,是電子和信息工程方麵的核心專業,信息技術領域中的主幹專業。
一、專業建設水平高
山東省首批省級一流本科專業(正在參評國家一流本科專業)
依托電子信息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建設
山東省省級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專業
山東省高水平應用型立項建設專業(群)核心專業
山東省教育服務新舊動能轉換專業對接產業項目
山東省高等學校智能信息處理重點實驗室
山東省高等學校骨幹學科電子係統設計綜合實驗中心
山東省高等學校智能傳感與集成芯片設計工程研究中心
煙台市智能係統與控製重點實驗室
煙台市新型傳感與檢測技術工程中心
二、人才培養特色鮮明
堅持“卓越工程師”培養理念,以工程實踐能力培養為核心,著力培養從事新一代電子設備與信息係統研究、設計、開發、測試、管理和技術服務等工作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緊密結合國家、區域和行業經濟社會發展,形成了“工學結合共建共享共贏”的產教融合協同育人機製。
以賽促教、以賽促學,構建了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專業教育與創新教育、學生團體與學科競賽、技術團隊與創業孵化多位一體專創融合的應用型人才培養體係。
三、師資隊伍能力強
現有專業教師15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6人,高級工程師1人,碩士生導師6人,具有博士學位10人,具有企業經曆的雙師型教師10人。隊伍中擁有山東省教學名師1人,全國優秀教師1人,山東省本科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電子信息類)1人,山東省高等學校優秀青年創新團隊帶頭人1人,山東電子學會理事2人,中國電子學會高等教育分會理事1人,全國儀器儀表學會傳感器分會理事1人,山東省自動化學會常務理事1人,山東省機器人研究會常務理事1人,煙台市“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1人,校鳳凰人才2人。專業建設成果獲山東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2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1項。
近年來,專業教師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項,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等省部級項目10餘項,企業委托項目20餘項,授權8項發明專利;獲山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山東省高校優秀科研成果獎7項。
四、課程設置優化
本專業主要開設電路分析、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高頻電子線路、高級語言程序設計、信號與係統、數字信號處理、電磁場與電磁波、通信原理、自動控製原理、FPGA原理及應用、嵌入式係統設計、物聯網技術、人工智能與智能製造、微電子技術等專業課程,以及工程認識實習、金工實習、電裝實踐、創新創業訓練與競賽等實踐課程。
其中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1門,山東省一流本科課程5門,山東省省級精品課程5門,校級金課5門。
五、學科競賽成果豐碩
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學生參加學科競賽積極性高、範圍廣,學生全員參加國家、省和校級舉辦的各種學科專業競賽,獲獎率高達97.6%。近年來,獲批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10餘項;獲得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本科組)全國一等獎、“博創杯”全國大學生嵌入式人工智能設計大賽全國總決賽特等獎等50餘個一類學科競賽獎項。
六、就業前景廣闊
畢業生就業質量高,就業率始終保持在97%以上。就業前景廣闊,主要麵向電子信息、通信與互聯網、計算機及自動化應用、智能家電等行業,深受中國移動、中國聯通、華為、百度、騰訊、國家電網、政府機關等用人單位歡迎。
每年30%左右的畢業生考取碩士研究生,研究生專業選擇麵廣,涵蓋信號與信息處理、通信與信息係統、電路與係統、集成電路設計、人工智能、機器人、物聯網等研究方向。考取的學校包括浙江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山東大學、華北電力大學、中國傳媒大學等知名院校。



PART.02通信工程
谘詢人員:李雷 谘詢電話:15615352666
通信工程專業是發展迅速極具活力的一個領域,以5G為代表的無線通信、人工智能、雲計算和大數據,正深刻地影響和變革著人們的生活方式,所對應的“新基建”與“數字經濟”,在國家“十四五”規劃中也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政策支撐。本專業2005年開始招生,是麵向通信與信息行業、口徑較寬、適應麵較廣的專業。本專業致力於培養基礎紮實、實踐動手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強、德智體美全麵發展的創新型人才。
一、專業建設水平高
依托電子信息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建設
山東省高水平應用型立項建設專業(群)
山東省高等學校智能信息處理重點實驗室
山東省高等學校骨幹學科電子係統設計綜合實驗中心
山東省高等學校智能傳感與集成芯片設計工程研究中心
煙台市新型傳感與檢測技術工程中心
學校通信工程綜合布線實訓中心
二、人才培養特色鮮明
培養具備通信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係統掌握現代通信技術,能在信息通信領域從事科學研究、工程設計、設備製造、網絡運營、技術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質、高技能型人才。
工程實踐驅動的模塊化課程、第二課堂、學科競賽、以碩帶本等多維度立體化教學模式。
“新工科”電子信息類專業通信工程應用型人才培養體係
麵向5G時代通信行業對大量通信工程人才的實際需求新機遇。
三、師資隊伍能力強
通信工程教師結構合理,現有專業教師13人,具有博士學位9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5人。近年來,本專業注重人才發展,相繼引進華中科大、西北工大等985高校的優秀博士和中石油集團公司科技英才加入教師隊伍,教師平均年齡43周歲,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
本專業雙師型教師7人,具有豐富的理論教學和現場指導經驗。近年來,累計參與國家級重大科研項目課題10項,主持和參與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等省部級項目20餘項,企業委托項目30餘項,授權發明專利20餘項,科研成果累計創產值3500餘萬元;獲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獲三等獎1項,山東省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
四、課程設置優化
專業主要開設通信原理、電磁場理論、通信電子線路、高級語言程序設計、數據結構、信號與係統、數字信號處理、微波技術基礎、數據通信與網絡、光纖通信與數字傳輸、移動通信技術等。
其中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1門,山東省一流本科課程3門,山東省省級精品課程3門,校級金課1門。
五、學科競賽成果豐碩
通信工程專業通過搭建學科競賽平台,組織指導學生參加各類學科競賽。近年來,學生在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全國高校互聯網應用創新大賽、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博創杯”全國大學生嵌入式物聯網設計大賽等多個賽事中獲得獎項。

(合作團隊)
六、就業前景廣闊
畢業生就業質量高,就業前景廣闊,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畢業生就業主要去向有三大電信運營商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知名通信企業華為、中興、大唐電信等,互聯網公司阿裏、百度、騰訊及其下屬公司等。
每年平均有超過25%的學生能夠考取碩士研究生進一步深造,考取研究生學校有:上海交通大學、南開大學、天津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南京郵電大學、西安郵電大學、重慶郵電大學等。
PART.03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谘詢人員:孫老師 谘詢電話:13863896796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2004年開始招生,是學校特色專業,主要圍繞國家區域電網和電氣控製行業需求,立足山東、輻射全國,為電力係統和電氣設備生產製造類企業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撐。
一、專業建設水平高
依托控製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建設
依托電子信息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建設
山東工商學院校級特色專業
山東省高等學校感知技術與控製重點實驗室
山東省高等學校交通信息智能感知與控製工程研究中心
煙台市智能係統與控製重點實驗室
煙台市新型傳感與檢測技術工程中心
依托學校控製科學與工程重點學科建設
學校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實驗中心,包括供電技術實驗室、ABB電力電子與電氣傳動實驗室、電力係統自動化實驗室和繼電保護實驗室等高端實驗室
二、人才培養特色鮮明
具備電力係統和電氣控製特色的應用創新型本科專業人才培養體係。
培養具有厚基礎、寬口徑、強實踐、高素質的應用型高水平電氣類人才。
具備能夠從事與電氣工程有關的電力係統運行、自動控製、電力電子技術、信息處理、試驗分析、研製開發以及電子與計算機技術應用等領域的工作能力。
麵向電力行業及新能源與智能製造對電氣工程人才的大量需求。
三、師資隊伍能力強
現有專業教師13名,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6人,高級工程師1人,博士9人,碩士生導師4人,山東省自動化學會理事1人,山東省機器人研究會理事1人,山東省電子學會常務理事1人,山東省千名知名技術專家1人,校鳳凰人才1人。近年來,本專業教師主持國家級、省部級項目20項,出版專著、教材5部,在國內外權威期刊發表論文50餘篇。

(教師合影)
四、課程設置優化
專業主要開設電路分析、電磁場理論、自動控製原理、電力係統分析、電力係統仿真、電力係統繼電保護、發電廠電氣設備、供電技術、電機與拖動、電力電子技術、電力傳動與控製係統、單片機原理及應用、嵌入式係統原理及應用、電氣控製與可編程控製器、新能源發電技術和人工智能等。
其中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1門,山東省一流本科課程3門,山東省省級精品課程3門,校級金課1門。
五、學科競賽成果豐碩
本專業學生積極參加全國大學生智能汽車競賽、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全國大學生“西門子杯”工業自動化挑戰賽等多項賽事,取得了豐碩成果,獲得全國大學生智能汽車競賽國家一等獎、“博創杯”全國大學生嵌入式物聯網設計大賽國家特等獎、國際大學生iCAN物聯網創新創業大賽國家一等獎、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二等獎、全國大學生“西門子杯”工業自動化挑戰賽國家二等獎等多個獎項。


(獲獎證書)
六、就業前景廣闊
近三年畢業生一次性就業率達95%以上,畢業生就業主要就職於國家電網、南方電網、發電廠、科研院所以及電氣設備生產製造等企事業單位。每年有20%左右的畢業生考取碩士研究生,部分學生考入清華大學、西安交通大學、東南大學、華北電力大學、大連理工大學、東北電力大學和中國礦業大學等知名高校繼續深造。
PART.04自動化
谘詢人員:郭老師 谘詢電話:15589563612
我校自動化專業於2006年開始招生,是以控製科學與工程、電氣工程為基礎,以電工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為主要手段,將計算機軟件與硬件相結合、控製理論與應用技術相結合,工業過程控製與運動控製相結合,以工業機器人、工業自動化、過程自動化、電氣及樓宇自動化為特色的寬領域專業。自2018年以來,新增智能機器工程、智能控製與裝備工程兩個校企合作專業方向。自動化類專業的培養宗旨是使本類專業學生成為高素質、寬口徑、複合型的自動化科學與技術專門人才,能適應技術更新並持續為社會發展做出應有貢獻。
一、專業建設水平
山東省省級一流本科專業(正在參評國家一流專業)
依托控製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建設
依托電子信息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建設
山東省高等學校感知技術與控製重點實驗室
山東省高等學校交通信息智能感知與控製工程研究中心
煙台市智能係統與控製重點實驗室
煙台市新型傳感與檢測技術工程中心
依托學校控製科學與工程重點學科建設
學校自動化技術實驗中心(含自動控製原理、單片機、過程控製等實驗室)
二、人才培養特色鮮明
(1)自動化專業
培養具有自動化專業紮實的自然科學基礎、係統的專業知識和較強的實驗技能與工程實踐能力,具有創新意識以及跟蹤掌握本專業新理論、新知識、新技術的能力,能在運動控製/過程控製、檢測與自動化裝置、計算機控製係統、智能機器工程(機器人)和智能控製與裝備工程等方麵從事係統分析與設計、科技開發及研究工作的高級應用型人才。
注重加強學生在工業過程控製、運動控製領域的控製理論、控製方法與技術方麵的教學與訓練,並適當強化學生在計算機及網絡、電子信息管理等方麵實際開發能力的培養。
為了培養學生對不斷發展的新技術的適應能力,強化學生的實踐教育,專門安排工程實踐訓練教學環節,使學生得到全方位的鍛煉和培養。
(2)自動化(校企合作)專業
以自動化專業為基礎,與青島英穀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開展校企合作,采用“3+1”理論與實踐教學模式,培養智能機器工程方向和智能控製與裝備工程方向的畢業生。
智能機器工程方向:核心課程為工業機器人技術基礎、機器人的控製和應用、機器學習與人工智能、Python語言與機器學習算法,並開設機器人控製基礎實訓、工業機器人應用實訓、機器學習綜合實訓等項目實訓課程。
智能控製與裝備工程方向:核心課程為現代工業網絡與控製技術、工業機器人的控製和應用、智能製造信息係統開發、機器人編程及實踐、Python語言與機器學習算法、集成應用設計(三維實體設計/機器人抓手設計/自動化產線設計)等。
三、師資隊伍能力強
現有專業教師14人,其中:享受國務院政府特貼專家1人,校鳳凰人才3人,教授3人,副教授5人,博士11人,外籍教師1人,碩士生導師6人,兼職山東省自動化學會常務理事1人,山東電子學會常務理事1人,山東電子學會人工智能與機器視覺專委會副主任1人,山東省機器人研究會常務理事1人,山東省電子與通信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1人,中國機械工業教育協會自動化學科教學委員會委員1人,師資力量雄厚。近年來,本專業教師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項、省部級項目10餘項,在國內外權威期刊發表論文近100餘篇;獲山東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2項、廳局級科研獎勵多項;本科教改成果獲山東省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2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全國煤炭行業教學成果獎一等獎2項,二等獎1項。
四、課程設置優化
專業主要開設電路分析、高級語言程序設計、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微機原理及應用、電機與電力拖動基礎、電力電子技術、自動控製原理、檢測技術及儀表、單片機原理及應用、可編程控製器、控製係統仿真、嵌入式原理及應用、計算機控製技術、機器學習與人工智能、工業機器人等。
其中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1門,山東省一流本科課程3門,山東省省級精品課程5門,山東省高校課程聯盟課程2門,校級金課2門。
五、學科競賽成果豐碩
本專業注重理論聯係實際,搭建自動化類專業的學科競賽平台,近幾年學生參加全國大學生“互聯網+”、“挑戰杯”、“智能車”、“機器人、“物聯網”等學科競賽先後獲得國家一、二等獎等40餘項,學生的動手實踐和創新能力得到極大提升。
六、就業前景廣闊
本專業學生畢業後可在涉及電子信息自動化技術的公司、企業、設計院、研究所和高校等單位從事技術開發、科學研究及管理工作。自動化專業每年的就業率都保持在90%左右,畢業生就業單位如東方電子、傑瑞石油、山東電力等多家上市企業,就業前景廣闊、形勢良好。
2021年自動化專業beplay中心錢包體育錢包率32.4%,先後多人次考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東北大學、電子科技大學、北京理工大學等985、211院校進行深造。




PART.05電子科學與技術
谘詢人員:林老師 谘詢電話:18766563115
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自2010年開始招生,培養方向為集成電路設計,為集成電路國家戰略性產業培養優秀人才。
一、專業建設水平高
山東省高水平應用型立項建設專業(群)專業
依托電子信息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建設
山東省高等學校感知技術與控製重點實驗室
山東省高等學校智能傳感與集成芯片設計工程研究中心
煙台市智能係統與控製重點實驗室
煙台市新型傳感與檢測技術工程中心
山東省高等學校骨幹學科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實驗基地,包括集成電路設計綜合實驗室、光電技術實驗室、FPGA/SOPC實驗室、DSP實驗室等。
二、人才培養特色鮮明
培養具有紮實的專業基礎理論、係統的專業知識和較強的實驗技能與工程實踐能力,具有創新意識以及跟蹤掌握本專業新理論、新知識、新技術的能力,主要學習集成電路設計理論、方法與技術,屬於信息技術領域的關鍵核心技術。
擁有山東省高等學校骨幹學科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實驗基地,包括集成電路設計綜合實驗室、光電技術實驗室、FPGA/SOPC 實驗室、DSP 實驗室以及智能傳感與集成芯片設計工程研究中心等,具備能在電子技術領域內從事各種集成電路、電子元器件以及集成電子係統和微電子係統的設計、製造和相應的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的研究、開發等方麵工作的能力。
與青島青軟實訓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青島晶尊微電子技術有限公司)開展產教融合、協同育人的校企合作培養模式,以行業需求為導向,提高學生實戰動手能力和進入社會適應能力。


(部分實驗室簡介)
三、師資隊伍能力強
現有專業教師14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5人,博士11人,碩士生導師5人。山東省自動化學會理事1人、全國儀器儀表學會微納器件與係統分會理事1人、山東工商學院“鳳凰人才”3人。近年來,本專業教師獲陝西省自然科學獎二等獎1項,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6項、省部級項目8項、廳局級項目8項等,出版專著、教材2部,在國內外權威期刊發表論文40餘篇。另外,與本專業進行校企合作的青島青軟實訓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擁有200多名線上、線下優秀講師,均來自行業內大、中型ICT企業,至少具有6年以上項目開發經驗,可提供近千家豐富的企業資源庫。
四、課程設置優化
專業主要開設電路分析、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高級語言程序設計、固體物理與半導體物理基礎、FPGA/CPLD原理及應用、單片機原理及應用、微電子工藝、版圖設計基礎、模擬集成電路設計、數字集成電路設計、數模混合電路版圖設計、電子材料、光電器件與技術、人工智能與智慧製造、大數據等。
其中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1門,山東省一流課程3門,山東省省級精品課程3門,山東省高校課程聯盟課程2門。
五、學科競賽成果豐碩
積極指導學生參加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全國大學生智能汽車競賽、物聯網大賽、集成電路設計大賽等多項賽事,並獲得一二等獎等多個獎項。


六、就業前景廣闊
畢業生就業於Cadence、矽力傑半導體、上海艾為、西安紫光國芯等集成電路公司,以及科研院所、半導體公司、銀行係統、電子電氣類公司等企事業單位。
進一步深造考取碩士研究生的學校主要有東南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大連理工大學、西安交通大學、中國電子科技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山東大學等985高校。
畢業生總就業率超過95%,集成電路行業就業率超過85%。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