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農業大學走進學院 | 藝術學院:在泰山腳下邂逅藝術
院長寄語
院長:王永振
藝術學院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秉持“以質量求生存,以特色謀發展”的辦學理念,倡導“課比天大”的教育觀念,堅持產學研協同育人的戰略,以學生為中心,積極推行“以賽促教,以賽促學”的優良教風和學風。在新文科背景下注重多學科交叉融合和跨學科人才培養,逐步形成了特色化的人才培養體係,積累了豐富的藝術教育經驗,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登泰山,賞祖國大好河山;來藝術,育德藝雙馨之才”。文藝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是時代風氣的先覺者、先行者和先倡者,山東農業大學藝術學院期待廣大藝術學子的加入,在泰山腳下開啟藝術人生,成長為有信仰、有情懷、有擔當的新時代文藝工作者。
學院概況
山東農業大學藝術學院成立於2018年,由山東農業大學體育與藝術學院、水利與土木工程學院、林學院的相關藝術類專業合並組建而成。山東農業大學美育教育教學研究中心掛牌單位。
學院現設有音樂學、錄音藝術、環境設計(室內設計方向、景觀設計方向)、視覺傳達設計等四個專業。學院辦學曆史可追溯到2003年設立的環境設計專業和2005年設立的音樂學專業,現有全日製在校生1000人,畢業生遍及全國各地,工作於政府、企業、事業、文化、教育等部門。
師資隊伍不斷加強 科研成果豐碩
學院現有教職工61人,專任教師48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21人,講師17人。博士學曆教師4人,碩士以上學曆教師占比達87.5%)。學院教師畢業於北京大學、中央音樂學院、中央美術學院、南京林業大學、星海音樂學院、四川音樂學院、德國漢堡音樂學院等國內外知名藝術院校。
教師中有中國音樂家協會2人、中國高校音樂聯盟會員13人、中國舞蹈家協會會員2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1人、中國建築學會室內設計分會會員6人,並常年聘請國內外著名專家學者作為客座教授來我校授課、舉辦專業講座。
近年來,學院教師主持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項目1項、教育部人文社科規劃基金項目1項、山東省社會科學規劃研究項目6項、山東省高等學校科研發展計劃項目2項、山東省重點藝術科學重點課題30餘項;出版教材、專著30餘部;在中文核心期刊發表論文60餘篇及音樂、美術作品40餘首(幅)。學院教師在省部級以上美術作展、“泰山文藝獎”、山東省音樂舞蹈與美術設計專業技能大賽、廳級以上社科成果獎等30餘項。
專業特色鮮明 多學科交叉育人
注重夯實基礎,打造專業學習平台。學院擁有音樂琴房54個、鋼琴60架、排練廳1個、電鋼教室1個、MIDI教室1個、專業錄音棚1個、設計專業展廳1個、專業模型製作室2個、專業教室、畫室28個,為學生在校內學習、展演提供平台。
結合社會需求,形成“校農+校城+校企”結合的實踐教學模式。學院在省內外多家企業單位、風景名勝區建立教學實習基地、藝術實踐基地、寫生基地,促進了辦學水平和實踐教學質量的提升。
緊盯“雙一流”建設目標,依托學校農科傳統優勢,建立“藝+農+工”多學科交叉課程教學模式,環境設計專業獲2021年度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立足新時代美育教育,構建美育新範式。學院師生指導、參與學校各類大學生藝術社團及創新創業團隊,其中大學生手繪工作室曾獲全國大學生藝術展演二等獎、岱下青年合唱團獲得2021年山東省大學生合唱藝術節專業組一等獎。
高層次比賽展演 提升育人質量
學院因材施教,以賽促學,近年來學生在全國普通高等院校聲樂展演、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大學生藝術展以及山東省藝術設計大賽、專業技能大賽、科技創新大賽、合唱藝術節上獲獎多項;累計300餘名學生在校級以上專業類、文體類、創新創業等比賽中獲獎,100名學生被授予省級優秀畢業生、省級優秀學生幹部、省級優秀學生等榮譽稱號。
在2021年全國第六屆大學生藝術展演活動中,獲得大學生藝術實踐工作坊二等獎,兩件作品獲得藝術作品二等獎,四名教師獲得優秀指導教師獎,學校榮獲優秀組織獎。學院連續四年成功舉辦山東農業大學金秋藝術節,多次承辦學校迎新晚會、畢業晚會、建黨百年晚會等重要文藝演出,指導全校各學院藝術活動,為校園文化建設、文化振興及社會美育做出了突出貢獻。
學院每年有近20%的同學通過推免或考試到更高學府攻讀碩士研究生,就業學生就職於省內外各類崗位,就業質量逐年提高。有在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公檢法部門和部隊任職的同學,也有在藝術團體從事舞台表演、自主創業開辦藝術學校的同學,畢業生憑借紮實的專業能力和良好的教育素養,成為社會發展的中堅力量。
專業介紹
音樂學專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麵發展,具有係統的專業基礎知識和人文科學基礎,具備較高水平的音樂表演、音樂分析、音樂創編能力和教學實踐能力的創新型、專業型人才。
主要學習課程:聲樂、器樂、鋼琴、基礎樂理、和聲學、配器法、歌曲作法、曲式與作品分析、視唱練耳、音樂欣賞、舞台表演、音樂心理學、音樂教學論、舞蹈表演與編導、鋼琴即興伴奏、鋼琴藝術指導、電腦音樂製作、合唱與指揮、中西方音樂史等。
就業方向:畢業生能在高、中等專業或普通院校、社會文藝團體、藝術研究單位、文化機關、出版及廣播、影視部門從事教學、研究、編輯、評論、管理等方麵的工作。
錄音藝術專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素質和係統的專業基礎知識,具備較紮實的音樂創作、製作功底,能熟練運用計算機與電子音樂設備,在廣播、電影、電視、網絡、文藝團體和唱片公司、學校等,進行錄音編輯、音樂創作、MIDI音樂製作的創新型、專業型的人才。
主要學習課程:作曲、和聲學、電腦音樂製作理論與實踐、錄音分析、音樂製作軟件應用、錄音音響工程、電腦MIDI製作、數字音響技術、數字音頻采樣、MIDI軟件的應用、縮混技術工程等。
就業方向:畢業生從事現場錄音、後期混音。如音棚負責、混音師、音效製作;在電台、電視台做導播、放音、聲音剪輯;在影劇院和音樂廳等場所就業的畢業生通常負責舞台音響、音響調度;在錄音工作室負責電腦音樂合成、混音、錄音等。
環境設計專業(室內設計與建築設計方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麵發展,具有紮實的環境藝術設計基礎理論知識、專業設計能力和熟練的計算機應用能力;熟悉國內外發展現狀、趨勢和專業技術規範;具有前瞻性的科學思維、較強的實踐動手能力、專業應用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團隊協作和組織協調能力以及較強的創新意識和良好的職業道德;能從事環境藝術設計、規劃、施工、策劃及管理等方麵工作的應用型創新型高級專門人才。合格畢業生頒發藝術學學士學位。
主要學習課程:主要學習課程:素描、色彩、設計初步、設計基礎、計算機輔助設計、表現圖技法、室內設計原理、室內設計、建築設計、園林與景觀設計、建築裝飾材料、建築裝飾施工技術、標誌與CI設計、家具與陳設、書籍設計等。
就業方向:學生畢業後可在建築設計公司、室內設計公司、裝飾工程公司、廣告公司、園林工程公司、環境設計研究院所及相關管理部門和專業協會從事室內設計、景觀設計、商品展示設計、廣告設計等環境藝術設計、預算編製和管理等工作。
環境設計專業(景觀設計方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景觀設計和施工等方麵知識和技能,能在環境設計相關教育、規劃、建築、園林部門及園林企業、景觀設計與工程企業以及大專院校和科研院所從事城市廣場、商業街區、居住區、風景區、森林公園、農業公園、城鄉各類園林綠地等的景觀藝術設計、施工、教學、管理及科研等方麵工作的應用型複合型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學習課程:速寫、素描、色彩、構成、風景寫生、計算機輔助設計、景觀藝術原理、測量學、植物造景、景觀建築、景觀工程、公共藝術、景觀設施設計、景觀規劃設計。
就業方向:學生畢業後可在房地產、建築、景觀、風景區、主題公園等工程部門單位從事綠地規劃、公園規劃、景觀規劃、假山、植物造景、雕塑等相關管理、設計與工程等工作。
視覺傳達設計專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廣博的文化素質、係統的專業理論知識、並對視覺傳達某一專業領域有一定深度的關聯知識與計算機應用能力;熟悉國內外專業發展現狀、趨勢、設計流程和政策法規;具有較強的專業設計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團隊協作和組織協調能力、以及較強的創新意識和良好的職業道德,能適應區域性文化事業與文化產業發展需求,一專多能的創新性、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學習課程:中外設計史、藝術設計概論、素描、色彩、構成、視覺傳達設計原理、計算機輔助設計1-2、圖形創意、設計思維、標誌設計、插畫藝術設計、市場營銷學、文字創意設計、書籍裝幀設計、企業形象設計(CIS)、平麵廣告設計、包裝設計、交互媒體設計、民間美術、書法、中國畫、文創產品設計、平麵印刷工藝、展示設計、室內環境設計等。
就業方向:學生畢業後能夠在科研院所、設計機構、企業策劃部門、新聞出版、文化事業單位、廣告設計公司等單位從事複雜項目的設計、策劃、管理和科學研究等工作,達到職業設計師要求。
學生活動
學以致用
優秀學子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