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愛老年群體 護航晚年生活—青島理工大學實踐團開展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
為貫徹實施“健康中國”和鄉村振興戰略,傳播“積極老齡觀和健康老齡化”理念,以專業服務社會,以行動踐行使命,探索鄉村健康養老新模式,7月上旬,青島理工大學人文與外國語學院“寓暖於夕”助老服務實踐團與學院定點服務社區、實踐基地聯係,深入青島市黃島區開展“文暖為老”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
“寓暖於夕”助老服務實踐團依托近8年專業實踐助老基礎,以關愛認知症老人融入信息化社會為主線任務,以特殊關愛、健康教育、智慧醫療為健康中國調研建言獻策為側重點,以傳承發揚非遺中醫藥文化為支線任務,以青島市西海岸新區薛家島街道山裏社區和隱珠街道高家莊、林家莊的助老實踐為社會實踐第一站,總結城鎮、鄉村老人問題及需求,根據地區、受眾群體差異製定不同的實踐方案,通過線下入戶調研醫養、走訪老黨員進行認知症科普宣傳,線上非遺傳承,弘揚傳統、紅色文化,融合社會工作、心理學、新聞傳播學知識,力求探索創新養老模式。
中醫非遺助健康 音樂文暖夕陽紅
結合老年人的生理功能退化引發的身體需求,服務隊以“文暖為老”為主題,圍繞“非藥物治療”“治未病”理念,開展健康養生類專業知識宣講,帶練“左手抓右手逃”等遊戲,鍛煉老人反應力,引導老人做八段錦、站樁等非遺養生活動,幫助放鬆精神、強壯身體。
組織老年人體驗音樂療法活動,號召老黨員積極講述《紅船故事》,組織老人“唱紅歌”齊唱《唱支山歌給黨聽》,激發老人通過回憶年輕激情歲月、喚醒紅色文化記憶。實踐團精神準備“紅色文暖”晚會,用舞蹈和歌聲傳遞對老人的關心和敬意,並陪老人們促膝談心,現場通過照片和視頻的方式記錄,製作在線相冊與老人們共同感受活力狀態的美好時刻。
結合老人實際需求,為老人提供義診、打掃衛生、貼身照料等服務,用實際行動踐行“愛老、敬老、助老”理念,彰顯青年的擔當作為。
“拇指課堂”進社區 醫養享受“新智能”
活動中,實踐團隊走進山裏社區,通過製作線上購物、微信聊天、抖音發布、視頻電話等符合實際需求的PPT講座,一對一指導社區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機、智能電視、收音機等數字產品。
在助老過程中,通過半節構訪談、參與觀察聚焦老人所麵臨的實際需求,做好調查問卷,掌握認知症老人家庭照護方麵所存在的問題。結果顯示居民對於認知症的了解程度存在差異,大部分居民不知曉包括認知症的病因、認知症前期征兆、預防認知症方法等認知症的基礎信息,同時存在“癡呆”汙名化導致心理問題的情況。
團隊及時進社區、進家庭開展科普宣講及技能培訓,著重介紹了認知症的症狀、誤區、常見風險事故應對措施及預防措施,以通俗易懂的語言把專業名詞簡化,讓宣講變得生動有趣,同時針對老人孤獨心理進行愛心話聊、心理疏導等活動,並為老人進行醫療保健、防欺詐等知識的培訓,發揮社工的橋梁作用,建立家庭、社會等多方位的服務體係,構建認知症友好社區。
團隊開展“救”在身邊等活動,由團隊成員孫浩宇、崔銘瀚進行海姆利克急救措施的現場演示。針對老年群體普遍存在“就醫難”問題,從預約掛號到自助繳費,從簽到候診到檢測報告獲取,從電子醫保卡領取到疫苗接種預約……全方位、全過程的線上指導流程圖,幫助老人完成“數字化”自主就醫。一些爺爺奶奶在接受幫助後連聲稱謝:“拿著明細圖,我以後就可以自己在機器上預約取號,看病繳費,再也不用著急問人還聽不明白了。”
一直以來,青島理工大學人文與外國語學院充分發揮社會工作專業優勢,引領學生以“助人自助”精神投身鄉村振興,助力健康中國。接下來,學院將持續組織開展專業化、精準化、項目化的助老社工、科普宣講、手工帶練等形式的實踐活動,形成一批專業結合度好、學生參與度高、群眾獲得感強的社會實踐項目,增強青年學子在社會實踐中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助力打造“老有所學、所樂、所養”多元助老新局麵。(文稿:賈舒文、王勝男、盧新明、林海濤)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