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餘名全國重點新聞媒體記者走進青島大學,感受“城市名片”的時代新章!
10月26日,2023全國重點新聞媒體山東高校調研走進青島大學,深入了解青島大學特色辦學經驗,共同探討新時代青島大學的特色發展之路。
青島大學黨委副書記肖江南用“曆史久”“學科全”“規模大”“成長快”“貢獻大”五個短語向媒體介紹了青島大學的發展麵貌,強調了青島大學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突出了特色辦學經驗和理念。他表示,麵對新的形勢和任務,青島大學將深刻認識高等教育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的重要作用,把發展科技第一生產力、培養人才第一資源、增強創新第一動力更好結合起來,奮力開拓高質量發展新局麵。
隨後,教務處、科技處、人文科技處等部門分別從學科建設、科研成果轉化、服務地方發展等方麵向媒體記者具體介紹了青島大學融合創新發展曆程,展現高質量發展、協同發展、特色發展的青大“路徑”。
座談會後,媒體記者們與學院領導、教師代表就青島大學就專業集群建設、服務區域經濟發展、科研成果轉化、典禮育人等進行了深入交流。
下午,記者團走進青島大學民間工藝美學館、分析測試中心、生物多糖纖維成形與生態紡織國家重點實驗室、數字醫學與計算機輔助手術研究院等進行實地參觀調研。
為“民間工藝”注入“青春活力”
“看到的是文化,呈現的是美好,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實現的是理想。”在青島大學民間藝術博物館,錦繡民間工藝博物館負責人侍錦熱情地為大家講解了各類文物器具的曆史與使用,展現了古人的生活智慧和中華民族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民間工藝美學館及閱讀手藝博物館負責人侍錦表示:“我覺得傳統文化教育最核心的就是日常生活中的傳統文化暗示、引導作用。我們希望通過這樣一種沉浸性、耳濡目染的傳播,讓學生們深刻感受傳統文化的美好所在。”
建設海上“棉倉”,讓研究上“貨架”
在生態紡織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記者們紛紛走上前觸碰一條人造血管,對於這種用紡織工藝製造的人造血管,大家表示既新奇又驚奇。“國家倡導研究需要研究什麼?就是一個上書架,一個上貨架。我們現在大血管做完了以後,現在還在做小血管,小血管全世界還沒有豐富的一個產品。所以,我們中心雖然是一個省部共建的城市創新中心,但是某種意義上還是一個國家級平台。直接同企業合作,針對企業需求進行研發,解決企業發展中的‘卡脖子’難題。”生態紡織技術創新研究院院長房寬峻介紹道。
將“書本上的概念”,變成“看得見的成果”
一進入數字醫學與計算機輔助手術研究院,就見數字醫學與計算機輔助手術研究院院長助理夏楠正通過手勢向計算機輔助手術設備隔空傳達指令,查看大屏幕中病人的器官病症。“我們做了大量的數字的規劃,獲取了許多器官樣本並對其進行數字化,所以在數字器官的收集上,我們就可以基於大數據的研究,進行更精確的器官病症分類,在提高手術效率的同時,更精準地服務於個性化臨床手術。”夏楠向媒體記者介紹道。目前,計算機輔助手術設備已在全國三百餘家醫院落地使用。
在青島大學,有這樣一個地方,多年來幫助實現大量的科研成果轉化落地,它就是產業技術研究中心的概念認證中心。青島大學產業技術研究院的概念認證中心是省立高校成立的第一家。“在這裏,學校與政府、第三方企業共同成立‘資金池’,將學校老師的小項目成果用‘資金池’的前期資金使得其完成公示,再在政府、企業落地,成功概率大幅提升。”產業技術研究院副院長穀正說道。
據了解,此次活動由山東省教育廳指導,山東省互聯網集團大眾網·海報新聞主辦。10月23日—27日,50餘名中央及全國各省市重點新聞媒體將陸續走進山東高校,全方位開展實地調研,圍繞院校學科建設、人才培養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科教融彙、協同育人等方麵進行深入調研報道,感受齊魯大地高校建設風采。(來源:海報新聞 記者:張明明)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