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破皮鞋的“第一書記”隻為打通這條“路”!
蘭陵縣蒼山東村是一個美麗的村莊,這裏青山環繞,丘陵起伏,空氣清新。在這個讓人向往的地方,有一位特殊的工作者——省派“第一書記”孫昭鋒,他帶領村民用自己的雙手和智慧改變了蒼山東村的麵貌,帶動周邊群眾增收致富。
孫昭鋒是青島農業大學派駐蘭陵縣蒼山街道蒼山東村“第一書記”,在任職的兩年時間裏,孫昭鋒牢記自身責任和使命,以聚焦發展、深入調研、創新模式、多管齊下等方式,推動蒼山東村的各項事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在省專班開展的省派“第一書記”抓黨建促鄉村振興擂台比武述職測評中,孫昭鋒獲得蘭陵縣一等獎,被推薦為臨沂市“最美第一書記”候選人。
用腳步丈量大地 扮靚村莊換新顏
2021年11月,初入蒼山東村的孫昭鋒便覺“心裏一點沒底,根本不知道要怎麼幹,有時候村民的方言也聽不太懂。”為了盡快轉換角色,熟悉工作環境,尋找產業方向,他便主動購買書籍,靜下心來跟書本學、撲下身子從實踐中學、放下架子到群眾中學,虛心向村幹部、村民請教,走街串巷找農戶聊天,積極認真參加省、市、縣的培訓班、座談會,進行現場考察。
三個月時間,孫昭鋒便認真走訪黨員幹部、村民代表、致富能手、創業青年、困難群眾和普通群眾217戶近800人次,了解村級組織人員構成、集體產業、引進項目、種植結構、勞動力構成、基礎建設、村容村貌、基本生活、貧困戶現狀等方麵情況。短短三個月,帶去的一雙皮鞋的鞋底就被磨爛了,人也瘦了十多斤。“雖然鞋磨爛了,但心裏卻更有數了。”孫昭鋒笑著說。通過調研和總結,孫昭鋒與村兩委一起製定了村集體兩年發展規劃,著力勾勒出了一幅打基礎、興產業、促發展的美好藍圖。
建設美麗鄉村,是黨中央的決策要求,也是群眾心中的殷殷期盼。盡管蒼山東村自然條件優越,但基礎設施較為落後的問題給村民帶來極大困擾。了解到蒼山東村的困境後,孫昭鋒經過了詳細實地調研,向當地村民了解到實際情況後,與政府部門、建設單位、村幹部和村民代表加強溝通,積極為村莊爭取資金和政策支持,利用多種渠道向有關部門爭取資金400多萬元,使通往國道和臨近鄉鎮的2公裏村莊主幹道在2022年10月完成農村公路施工,並且為道路兩側修建了配套排水管渠。這些基礎設施的改善極大改變了村民“晴天一身泥土,雨天兩腿泥水”的困境,村民出入更加便捷,農副產品也可以更快捷安全地運送到外地。
凝心聚力共創建 做好基層“領頭羊”
小事放心上,大事不含糊。孫昭鋒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領導基層治理、團結動員群眾,推動改革發展。通過借助黨建活動載體,來凝聚發展合力。他堅持以身作則,引導村兩委幹部高標杆定位,高標準落實,規範開好“三會一課”,建立健全村務公開,嚴格按照議事規則、決策程序民主決策,增強了組織戰鬥力,為壯大基層黨組織培養和發展2名年輕同誌成為預備黨員;為促進全體黨員幹部深入學習並且增強自身素質,他堅持給黨員上黨課,給村民代表講授形勢與政策,帶領黨員幹部一道學習理論政策法規,探討種養殖經驗,謀劃發展出路;組織村幹部、村民代表113人次到平邑縣以及本縣等地參觀學習,開闊視野。兩年來,全村各項工作順利開展,被街道評為平安蒼山建設先進村莊、美麗村莊。
“人民”二字重千鈞,駐村以來,孫昭鋒注重貼近群眾做工作,堅持把群眾冷暖和安全放在心上。他積極參加“蒼山紅”誌願者活動,成為了蒼山東村的“守護者”。半夜居住處附近路邊電線短路起火,他第一時間與同事去現場滅火。兩年來,孫昭鋒參與村莊誌願活動60餘次,個人捐款2000元,三次獲得蘭陵縣三星級慈善獎,被評為2022年度蘭陵縣“優秀新時代文明實踐誌願者”。
孫昭鋒還心係駐村的教育資源,幫助學校團委援建本村2個希望小屋,聯係臨沂市科協、臨沂市科技館到駐村希望小學開展“科技沂蒙行”科普活動,在學生的心中播種下了熱愛科技的種子。“孫書記,我家孩子今年高考,你給幫忙參謀參謀……”“孫書記,孫書記……”這一聲聲親切的孫書記,代表著村民對省派“第一書記”孫昭鋒的認可和褒獎。
因地製宜謀發展 帶村民念好“致富經”
“鄉村振興的關鍵是要發展產業。”孫昭鋒通過潛心調研和歸納總結,漸漸發現蒼山東村人多地少的特點,便提出了取長補短、雙管齊下兩個思路,讓全體村民在共同富裕道路上一個都不能少。為了促進產業結構的調整,孫昭鋒把原有的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於莊櫻桃之源種植專業合作社充實發揚光大,推動總計700畝土地流轉,把分散經營的208戶農戶組織起來,變一戶戶“單打獨鬥”式生產為規模化、集約化生產,打造了“農民進城打工,合作社給農民打工”的強村富民“品牌”,推動農業經營方式的轉變。櫻桃之源種植專業合作社被評為2022年度臨沂市農民合作社市級示範社、蘭陵縣黨支部領創辦十強合作社。
“其實,合作社問題的解決讓許多村民踏上了致富之路,但並未解決共同富裕的難題。”為了確保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一個也不落下,孫昭鋒又把注意力放在了村裏閑置房屋多、閑散勞力多、留守婦女多的“三多”特點上,提出了開展家庭作坊生產編織手套的項目思路,做好“小手套裏大民生”的文章。“小小的手套投入少、風險小、效益又快又好,十分適合村民們。”他持之以恒地進行集體和個別宣講,讓農戶們放下包袱,改變傳統觀念,進行產業結構調整。為帶動家庭作坊發展,他三顧茅廬引來外地企業投資4000萬元建立紡織廠,專門生產編織手套使用的紗線,為村民們提供了便利。項目建成後預計可解決120個就業崗位,村民年增收至少400萬元,村集體年增收20萬元,年利稅可達300萬元。他先後利用鄉村振興銜接資金150萬元投資光伏發電,一年又可以為村集體增收12萬元。村委們連連感歎:“有了孫書記的幫忙,咱們為村裏辦事的腰杆子也硬實了!”他的這個“取長補短,雙管齊下”的工作做法也被省專班作為全省18個強村富民案例之一錄入《省派第五輪第一書記工作案例選編》。
為助推蒼山東村鄉村振興,孫昭鋒還依托青島農業大學教學、科研和人才等優勢,主動尋求農學院幫助農民購買花生良種,聯係專家教授免費提供技術及優良品種脫毒地瓜進行育苗,進行西瓜、芹菜、食用菌等特色農產品選育培育工作。他還組織青島農業大學和兄弟院校社會實踐服務隊來村開展調研,幫助蒼山東村尋找致富新路徑。這不僅帶動了蒼山東村的鄉村振興,還為宣傳學校、助力地方發展起到了良好的帶動作用。
兩年的駐村工作中,孫昭鋒為人民群眾辦實事、解難題,用自己的“辛勤指數”換來群眾的“幸福指數”,一步一腳印帶領蒼山東村開拓出一條又一條致富新路子。孫昭鋒說:“我要大力發揚青島農大優良傳統,積極做好鄉村振興工作,不負組織殷切期望,把鄉村振興這篇論文紮紮實實寫在蘭陵這片熱土上!”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