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2網頁登錄
beplay2網頁登錄
正式命名!“青島理工星”
2023-12-28 14:18:00
青島理工大學
  從2023年12月19日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發布的《小天體命名公報》獲悉,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1996年12月22日發現的、國際編號為11139的小行星,經國際小行星命名委員會批準,被正式命名為“青島理工星”,即(11139)Qingdaoligong = 1996 YF2。從此,浩瀚的宇宙星空中新添了一顆以青島理工大學命名的小行星。青島理工大學成為山東省屬高校中首次擁有專屬小行星命名的高校。
  “青島理工星”是由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的興隆觀測站於1996年12月22日發現的。該行星位於火星與木星之間,軌道偏心率為0.223、軌道傾角為4.729度、軌道半長徑為2.52天文單位,以相當於每秒23.12公裏的速度在軌繞日運行,繞太陽一周需4年的時間。
  對於小行星的命名,首先小行星必須是經過國際公認的新天體,且須由其發現者提名,經國際小行星命名委員會批準並對外發布。小行星的命名具有國際性、永久性和不可更改性。
  對於以小行星命名的個人、機構組織或單位來說,是一種國際榮譽。“青島理工星”命名的成功獲批,體現了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對學校內涵式高質量發展的鼎力支持和國際社會的認可。
  青島理工大學不斷優化和調整學科布局,努力促進儀器科學與技術、機械工程以及信息科學和數字化技術的交叉融合,致力培育航天測控可視化、數字孿生裝備檢測與控製、人工智能製造等優勢特色學科方向。特別是學校依托趙正旭教授領銜的複雜網絡與可視化創新團隊,聯合國家航天局空間碎片監測與應用中心、昆宇藍程(北京)科技有限責任公司、青島西海岸新區國家(青島)軍民融合創新示範區古鎮口核心區,共同建立了“空間碎片監測與低軌衛星組網聯合實驗室”。作為該領域國內首個產學研聯合平台,實驗室與中國航天港建設成員單位於2022年12月又獲批了山東省重點實驗室立項建設。
  近年來,實驗室將自主研發的深空探測三維實時可視化技術運用於國家航天工程的實戰任務中。先後參與執行了載人航天工程神舟係列飛船、核心艙交會對接,探月工程嫦娥係列可視化飛行控製與指揮,月球車月麵巡視遙操作,深空探測工程可視化飛行控製與指揮等50多次重大工程,為航天測控任務提供了關鍵技術支持和工程保障。
  學校將在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青島西海岸新區國家(青島)軍民融合創新示範區古鎮口核心區、昆宇藍程(北京)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的全力支持下,進一步密切交流合作、整合優勢資源、凝練優勢特色,在為服務國家戰略需求、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和加強人才培養方麵,繼續貢獻青島理工力量。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