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傳播與鄉村文化振興”山東社科青年學術研討會在菏澤舉辦
4月10日,山東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主辦,菏澤學院、中共菏澤市委宣傳部、菏澤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山東社會科學》雜誌社、山東省社會科學發展交流會承辦的“數字傳播與鄉村文化振興”山東社科青年學術研討會在菏澤成功舉辦。菏澤學院黨委副書記、校長孫建昌出席開幕式並致辭,黨委委員、副校長田智祥主持開幕式。山東省社科聯黨組成員、副主席張偉紅,省社科聯學術部二級調研員牛秀琳,菏澤市委宣傳部副部長鹿展,菏澤學院黨委委員、宣傳部部長趙曉龍,菏澤市社科聯副主席郭文等領導和專家出席。來自中國人民大學、複旦大學、山東大學、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農業大學、上海大學、山東師範大學、臨沂大學、菏澤學院等30餘家院校、單位的80餘位專家學者共聚一堂。會議收到論文200餘篇,舉辦學術報告8場、分論壇研討2場,共謀數字傳播發展新思路,譜寫鄉村文化振興新篇章。
孫建昌代表學校向蒞臨研討會的各位領導和專家學者表示誠摯歡迎,向長期以來關心和支持學校發展的社會各界朋友表示衷心感謝。他介紹了菏澤學院的基本情況和建設成就,特別是學校依托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文化傳統,組建了“鄉村數字素養教育研究”和“水滸文化傳播與傳承創新”2個“山東省哲學社會科學青年人才團隊”,在鄉村文化振興和魯西南傳統文化研究方麵積極推進文化“兩創”,取得了積極成果。他指出,學校將以承辦本次研討會為契機,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聚焦數字時代鄉村文化振興、村民數字素養提升、鄉村文化產業發展、鄉村治理體係現代化等時代課題,發揮團隊優勢,助力青年社科人才成長,推出有理論意義和社會價值的研究成果,為促進學校更好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打造數字時代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做出更大的貢獻。
主旨發言階段,山東省沂蒙精神研究會副會長、山東省高等教育管理科學研究會副會長、臨沂大學黨委書記王煥良教授作了題為《優質均衡視域下鄉村教師數字素養培育的價值遵循、生成困境與實踐路向》的主旨報告;複旦大學新聞傳播學博士後流動站站長、複旦大學國家文化創新研究中心主任、中國傳播學會副會長、博士生導師孟建教授作了題為《推進鄉村振興與非遺文化傳播》的主旨報告。
主題發言階段,教育部高等學校新聞傳播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山東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博士生導師劉明洋教授作了題為《數字傳播時代文化“兩創”縣域實踐體係的建構》的主題報告;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傳播係主任、《國際新聞界》雜誌主編、博士生導師劉海龍教授作了題為《人工智能知識生產的邏輯及對鄉村治理的挑戰》的主題報告;山東師範大學期刊社總編、中國新聞教育史學會常務理事、博士生導師張冠文教授作了題為《智能傳播時代數字素養教育範式的創新》的主題報告;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中國儺戲學研究會會長、博士生導師李誌遠教授作了題為《儺戲數字傳播對鄉村文化建設的啟示》的主題報告;中國農業大學碩士生導師王朋進副教授作了題為《鄉村振興背景下傳統文化的時代價值:認識誤區與數字傳播實踐創新》的主題報告;菏澤學院潘守皎教授作了題為《牡丹文化及其數字傳播路徑探析》的主題報告。
10日下午,與會青年專家圍繞“數字文化傳播”和“傳統文化研究”兩大議題進行了深入探討。菏澤學院科研處處長卜萬奎主持閉幕式,各分論壇評議人進行了總結,研討會圓滿閉幕。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