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工藝美術學院2024設計藝術博覽會暨本科生畢業作品展開幕

時維五月,首夏清和。5月29日,山東工藝美術學院2024設計藝術博覽會暨本科生畢業作品展在長清校區開展。山東青年政治學院黨委書記魏豔菊,山東女子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李光紅,山東發展投資集團黨委副書記、董事、總經理張偉,山東師範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張茂聰,山東中醫藥大學黨委委員、副校長張玉龍,山東藝術學院黨委委員、副院長荊雷,山東體育學院黨委副書記張雲龍,山東體育學院副院長李新,山東體育學院黨委委員、副院長孫樂為,山東青年政治學院黨委委員、副院長張傑,山東省社會主義學院黨組成員、副院長孫黎海,山東輕工職業學院黨委書記範桂君,山東文化藝術職業學院黨委委員、山東文化藝術學校校長邢學軍,山東勞動職業技術學院黨委委員、紀委書記任洪亮,濟南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副校長崔建,山東青年政治學院黨委委員、組織部部長丁萍,山東發展投資集團首席投資專家、山東省現代產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李國鋒,山東工藝美術學院黨委書記王曉娟,院長董占軍,黨委副書記韓世春,副院長張豔霞,副院長孫大剛,副院長韓文濤,紀委書記穀朝勇,黨委委員、組織部部長許磊,黨委委員、統戰部部長安峰,原黨委副書記楊新力出席開幕式。
博覽會在服裝學院師生原創舞蹈《行者》中拉開帷幕,點燃初夏藝術盛宴熱情。


山東工藝美術學院黨委書記王曉娟宣布畢業展開幕。

山東工藝美術學院院長董占軍致辭。此次設計藝術博覽會與校園開放日同時開幕,既是2024屆工藝美院畢業生麵向社會的一次“集體亮相”,也是對學校“為人民而設計”辦學實踐的一次全麵檢閱,更是展示大學之美、彰顯藝術之美的一次藝術盛會。這場盛會,將展現人工智能時代下的創意設計發展趨勢,展現校企聯動互助、協同提質的產教融合成果,呈現一座設計院校的社會理想,以及她為城市所帶來的創新能量。設計藝術博覽會的開幕隻是開始。接下來,學校將以此次博覽會為契機,加強與省內各高校的溝通聯絡,推動建設濟南高校藝術聯盟,共同構建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高校藝術生態圈。學校也將積極回應社會文化需求,堅守設計教育初心、踐行藝術為民使命,以藝術設計服務美好生活、提升城市形象、促進經濟發展、構築精神家園、展示中國形象、增進文明互鑒。

本次博覽會延續“設計·生活”主題。共分為學院作品展、時尚發布會、數字藝術展、公共藝術展、線上展示區五大版塊。集中展示學校視覺傳達設計學院、建築與景觀設計學院、工業設計學院、服裝學院、造型藝術學院、現代手工藝術學院、數字藝術與傳媒學院、人文藝術學院、應用設計學院等教學單位2024屆1500名本科畢業生的1598件(套)畢業作品,全方位展現學校教育教學改革、實踐教學、雙創教育、課程思政、傳統文化傳承與創新以及深入貫徹國家和山東省重大發展戰略等方麵取得的積極成果。

亮點一:設計新星,點亮無限創意
本屆畢業作品題材多樣、內容豐富,涵蓋內容從品牌設計、包裝設計、媒介設計、書籍設計、智能交互設計到建築學、城鄉規劃、環境設計、風景園林設計;從產品設計、工業設計、藝術與科技、服裝設計、印刷設計、妝扮藝術設計到繪畫、雕塑、書法等美術類作品;從傳統陶藝、漆藝、金工、首飾到現代數字藝術、動畫、影視美術、攝影等等,與衣、食、住、行等生活方式密切相關,既有前沿的概念設計,也有接地氣的實用設計。本次藝術博覽會除靜態展覽外,還有由服裝學院、現代手工藝術學院、應用設計學院共同打造的時尚發布會,包括服裝設計展演(70套)、首飾設計展演(50套)、妝扮設計展演(19套),是學校藝術博覽會重要的傳統年度盛會。參加展演的模特曾多次參加國內外各種專業賽事並屢獲獎項。複古精神、潮流風尚、前沿藝術、原創設計為大家帶來一場傳統與時尚碰撞的藝術盛宴和守正與創新交融的匠心手造之旅。

亮點二:展會進校,凝聚多方力量
本次博覽重新回歸校園,“以展聚力,以會賦能”。通過展覽、講座、招聘和校企合作等多個環節,實現多學科、多領域的融合與碰撞。集中展示學校“加強實踐教學體係建設,培養創新型應用設計藝術人才”的藝術教育成果。以博覽會為媒,擴大設計藝術“朋友圈”,集聚多方力量,以校園為主場,讓學生畢業前將四年所學完美展現。博覽會將邀請知名設計師、藝術家和企業參展,搭建畢業生就業、創業的橋梁,形成學校、學生、社會各方共同參與、交流建構的平台,建立書本課堂、項目作品、應用評價之間的超鏈接。以校園為核心聚力青春與創意。

亮點三:設計賦能,創造美好生活
設計藝術博覽會是學校辦學理念的實踐,是教學集中展示的平台,也是接受社會評價和考量的答卷。設計創新是推動社會不斷向前發展的動力,也是推動經濟文化建設的重要環節。設計如何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是新時代的重要命題。學校在深化教育教學改革過程中,積極探索藝術設計與新文科、新工科、新農科之間的跨學科融合,堅守藝術設計“問題導向”與“社會導向”的核心價值,引導學生深入調研客觀生活素材、市場需求、用戶價值以及文化資源,並注重將新材料、新工藝、新方法應用於設計實踐,以解決社會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倡導設計引領生活、設計服務民生。

亮點四:產教融合,培養新質人才
學校對接國家、區域經濟發展需要和高等教育發展改革要求,聚焦專業、課程、教材、教師等人才培養關鍵環節基礎要素,以應用能力培養為導向,優化課程設置,不斷完善開放動態的人才培養方案,提出並構建“創新與實踐教學體係”,主動服務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結合自身特色優勢,積極打造實踐教學課程體係,推進設計教育與文化創意產業融合發展。積極探索並踐行校地、校企聯合培養人才和“以展帶教,以賽促創”體製機製,促進設計教育與社會需求緊密銜接,不斷適應市場經濟發展對新質生產力的實際需要,增強高等教育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本次設計藝術博覽會是新創意、新技術、新方法融彙貫通而成的藝術盛會,是院校、校企聯動互助、協同提質、創新發展的交流平台,展示了學校實踐教學改革與產教融合的新成果。

亮點五:數智時代,引領設計教育
在人工智能日益成為時代發展核心驅動力的今天,學校始終秉承將傳統工藝美術與現代設計藝術相融合的教學理念,緊跟國家政策指引,準確把握產業發展方向,專業對接產業,將AI技術融入設計教育,推動教學改革,在“人工智能+設計教育”領域做出了開創性的、有益的探索和實踐。旨在推動人工智能與設計學科建設的交叉融合、雙向賦能,構建適應智能時代需求的新質設計人才培養體係。培育麵向數字經濟時代的創新型應用設計藝術人才。通過課程體係與教學改革、產教融合與協同創新、AI技術項目化融入設計教學等多方麵的舉措,為學生提供了更加豐富、多元的學習和實踐機會。學生也將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到日常的學習和輔助畢業設計中,這不僅提升了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也為設計行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學校也將以人工智能賦能教學為契機,成立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出版教材、舉辦各類展覽和論壇,向周邊院校和社會各界進行課程輸出和輻射帶動,共同推進AIGC的教育和研究,形成AIGC設計學研輻射圈,促進了藝術與科技的融合創新。

亮點六:融入自然,藝城和諧共生
本屆博覽會分會場千佛山校區美術館、泉城公園park+同步啟幕。分會場推出“公園+”的畢業設計展覽模式,展示設計與自然的和諧共生之美。泉城公園PARK+作為一個複合型文化藝術空間,為此次博覽會提供別具一格的藝術展陳空間。優美和諧的環境場景與其交相輝映,以公開展覽為輸入端口,讓青年學子的作品得到了及時的反饋與輸出,使得設計過程更加豐富完整,並有助於讓“藝術”飛入尋常百姓家。為公眾帶來更多的藝術享受和設計啟發的同時豐富城市的公共藝術元素,實現大學與城市發展、市民文化的交融互通,催生出日益豐富多元的藝術生態。

亮點七:匠心集市,博覽藝術好物
本屆匠心集市,以“千仞築匠心 青春向未來”為主題,彙集了包括金工、書畫、陶瓷、染織、文創等手造作品組成的校園集市,用直觀的方式向大眾展示學校的專業特色。相較於社會上各式各樣的創意市集,此次師生文創作品展更富有濃鬱的大學氣息,師生們將日常的“功課”帶到了市集,作品均為原創,幾乎樣樣都是“限量版”。自2015年至今,“匠心集市”已成功舉辦了14屆,累計產生了9352位攤主,成交額超200萬元。讓學生手造的作品走出課堂,走入社會,走向市場,成為培育學生繼承發揚工匠精神,培養學生“雙創”能力的重要載體。

據悉,山東工藝美術學院校園開放日將持續至6月5日。
山東省委省政府有關部門單位領導,兄弟院校辦公室、教務處等職能部門負責同誌和教學單位負責人;科研院所、企業負責人,友好合作單位代表,校友代表,學校部分老領導、老同誌,師生員工代表以及長期關心支持學校建設發展的各界人士和媒體參加活動。
(實習編輯 劉寶怡)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