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全麵加強精準資助 助力學生成長成才
beplay2网页登录訊 8月31日,山東省教育廳舉行“學生資助為民辦實事”工作新聞通氣會,省教育廳總督學邢順峰從四個方麵介紹了山東省學生資助工作有關情況。

一、破解“資助對象認定難”問題 確保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公平受助權利
資助對象認定是學生資助政策落實的關鍵。為破解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不準確導致資助資金發放不精準的現象,我們按照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項目、資助標準與受助需求相適應的原則予以破解。
一是擴大特殊困難學生認定範圍。自今年秋季學期起,在脫貧享受政策家庭學生、邊緣易致貧家庭學生、低保家庭學生、特困救助供養學生、家庭經濟困難的殘疾學生及殘疾人子女、孤兒、重點困境兒童、烈士子女、因其它原因(如家庭遭受重大自然災害或重大突發意外、家庭成員患重大疾病等)造成經濟特別困難的家庭學生等特殊困難學生的基礎上,增加低保邊緣家庭等低收入人口學生、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為特殊困難學生,並予以重點資助。各級教育、民政、鄉村振興、殘聯、退役軍人等部門已建立數據共享機製,定期開展數據比對,確保特殊困難學生信息真實有效。
二是據實認定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各學校在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和助學金(生活補助)評審時不得設置比例、限製名額,要根據學生家庭經濟情況應助盡助。
三是有效甄別學生家庭經濟狀況。與省民政廳合作,通過山東省社會救助平台實現教育救助項目的線上申請和申請資助學生家庭經濟狀況的“一鍵核對”。充分利用大數據技術,聯通20個部門的64類數據,為有效甄別申請認定學生的家庭經濟狀況,精準認定資助對象提供信息化支撐,確保資助工作的公平公正。
二、破解“資助比例一刀切”問題 確保學生資助資金精準分配
資金保障是學生資助政策落實的基礎。長期以來,全省各市、縣(市、區)的資助資金主要按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占在校生的固定比例“一刀切”進行分配,導致實際下達的學生資助資金在有的縣(市、區)出現結餘、有的縣(市、區)又難以滿足實際需求。為保障學生資助資金科學核定、精準分配,今年我省探索破解了各市、縣(市、區)學生資助比例“一刀切”問題。
一是在義務教育階段已經實行“一地一比例”。今年上半年由各縣(市、區)根據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居民收入水平、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分布等因素,提出了學生資助比例,在此基礎上,由各市彙總確定本市的學生資助比例。
二是在其他教育階段推行“一地一比例”。今年8月我廳聯合省財政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精準資助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縣(市、區)參照義務教育階段做法重新確定享受學前教育、普通高中、中等職業教育助學金學生資助比例,確保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應助盡助”。
三是進一步提高資助資金分配精準度。自今年秋季學期起,聯合省財政廳以各地重新確定的學生資助比例和實際資助情況為主要依據,向各市、縣(市、區)分配補助資金,進一步提高學生資助資金分配精準度。同時,將學生資助資金納入財政直達資金管理,進一步加快資金撥付進度,確保及時足額保障到位。
三、辦好精準資助實事 確保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求學之路暢通
一是開學前,資助政策送上門。通過製作印發《致初中畢業生的一封信》《致高中畢業生的一封信》《高校學生資助政策簡介》、開通“一號、一網、一熱線”(即山東省學生資助微信公眾號、網站、熱線電話),幫助廣大學生和家長提前了解資助政策,解除後顧之憂。拿到大學錄取通知書後,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可以向戶籍地縣(市、區)學生資助機構申請辦理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用於繳納學費和住宿費,剩餘部分可用作生活費,解除經濟顧慮。截至目前,今年已有15.68萬人申請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申請金額13.1億元。
二是開學時,“綠色通道”領進門。各級各類學校(幼兒園)在新生報到現場醒目位置張貼、擺放學生資助政策展板,詳細解讀資助項目及辦理流程。各高校在新生報到現場開設“綠色通道”,考入省內高校的山東籍脫貧享受政策、邊緣易致貧等家庭學生可直接通過“綠色通道”辦理入學手續,其他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如果沒有籌齊學費,又沒來得及在家鄉辦理貸款,也可以通過“綠色通道”辦理入學手續。
三是開學後,資助服務敞開門。目前,我省已建立起“獎、貸、助、補、減、免、勤”的全方位資助政策體係,並完善了各項資助工作流程。學生入學後,各級各類學校(幼兒園)按規定組織開展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資助項目申請與評審、學費(保教費)減免和資助資金發放工作,確保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在校期間正常學習生活。據統計,2021年春季學期,全省各級各類學校(幼兒園)累計資助學生227.89萬人次,資助金額22.89億元。
四、辦好資助育人實事 確保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勵誌成長成才
資助是手段,育人是目的。我廳始終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嚴格落實立德樹人要求,堅持把促進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成長成才作為學生資助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積極構建資助育人質量提升體係,把“扶困”與“扶智”,“扶困”與“扶誌”結合起來,構建物質幫助、道德浸潤、能力拓展、精神激勵有效融合的資助育人長效機製,著力培養受助學生自立自強、誠實守信、知恩感恩、勇於擔當的良好品質。
一是在山東教育衛視打造《溫暖中國人》—“學生資助在身邊”係列節目,通過講好學生資助故事,切實引導受助學生感黨恩、跟黨走,今年已播出16期。
二是組織開展“愛心傳遞”資助育人活動,引領受助學生實現從“受助”到“自助”再到“助人”的良性循環,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三是組織開展“校縣結對”誌願服務活動,選拔優秀的大學生誌願者暑期返鄉開展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辦理服務工作,引導誌願者們在服務中堅定報國誌、厚植愛國情、實踐愛國行。今年有4500多名大學生報名參與誌願服務活動。
學生是家庭的寄托、國家的希望、民族的未來。“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是黨和政府的莊嚴承諾,是學生資助工作永恒的主題。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牢記初心使命,堅定理想信念,踐行黨的宗旨,永遠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係,進一步加強精準資助工作,助力學生成長成才,把黨和政府的溫暖傳遞給每一個家庭,讓每一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