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台市萊山區第二實驗小學:以集團化辦學聯盟校,搭建擴優提質發展新平台
近年來,集團化辦學已成為萊山教育的“新風尚”。為充分發揮優質教育資源的輻射引領作用,促進區域教育優質均衡發展,萊山區區教育體育局確定了“教研先行、師資互通、集團化辦學”三步走的戰略,構建聯盟型教育學校發展共同體。2021年,在區教體局的統籌安排下,組建了以萊山二實小為核心校,以萊山四實小、萊山三實小、萊山八小為成員校的集團化聯盟校。一年多來,四所聯盟校立足“管理聯通、教研聯動、隊伍聯建、賽評聯合”四大聯盟點,積極探尋集團化辦學的科學發展、特色發展、品質發展,已初見成效。
一、以“管理聯通”為先導,實現辦學理念融合共育
集團化聯盟校的發展,應在遵循教育規律和辦學規律,著眼學生發展的基礎上,明確辦學目標,製定發展規劃,實施管理思想與文化的聯通。
(一)思想聯通,彙聚辦學發展智慧
聯盟校成立後,作為核心校的萊山二實小主動邀約成員校,以“共商、共建、共享、共贏”為前提,共同製定集團化辦學發展規劃,建立各項管理製度,完善議事規則和決策程序。各聯盟校秉承“校際聯盟協作發展、先進辦學理念輻射、科學管理製度共建、教育教學資源共享”的工作思路,在學校品牌、管理理念、製度建設、教師研訓、主題活動等方麵開展項目化合作,打破校際壁壘,促進校際合作,探索教育教學管理的有效策略,全麵推動學校間優勢互補和發展互促,實現學校各具特色的協同發展。
(二)文化聯通,融合育人共同願景
文化聯通是推動集團化辦學,提升集團聯盟校凝聚力的關鍵所在。四所聯盟校秉承“以文化人,和而不同,共美共生”的理念,正視教師能力差異,尊重教師個性特長,讓他們在適合的崗位自覺自尊地工作,努力構建風清氣正、簡單和諧的同事關係,構建人文氣息濃鬱的校園。作為核心校的二實小,尊重每一所成員校的文化傳統和辦學特色,注重優質學校文化的培植和發展,做到共同文化與個性文化的有機結合,引領成員校打造“一校一品”文化特色。二實小的“潤心”文化,四實小的“ 打造科技校園 ”文化,三實小的“竹”文化,八小的“幸福教育”文化,各美其美,美美與共,以多元特色文化的創建引領集團聯盟校的創新發展。
二、以“教研聯動”為依托,締結教學科研發展聯盟
依托區“三三”教研體係,四所聯盟校組建了教科研智囊團隊,多校共線,聯動共進,不斷提升教研品質,提升育人實效。
(一)校本聯動,打造教研共同體
四所聯盟校以學科組為單位,成立校本教研領導小組,並按照每學期的校本教研計劃,分學科、分主題開展係列校本教研活動達30餘次:語文組先後開展了“幼小課堂銜接”“寫字課例研究”“整本書閱讀”“古文教學模式研討”等專題教研活動;數學組開展“小學數學空間圖形課堂係列研討活動”“小學數學思想方法在課堂教學中的研究”“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學模型思想的融入”等專題教研活動;英語組開展“基於大觀念的單元整體設計思路和教學評一致性”“單元主題拓展微閱讀課例研究”“說文解詞活動推進”等專題教研活動。聯盟校間通過校本教研的橫向聯合、輻射帶動,探索形成了校本聯動教研的基本模式:承辦校根據計劃製定活動初步方案→與聯盟校協商活動細節→承辦校修訂完善活動方案→聯盟校合力組織活動實施→承辦校負責資料的收集、整理、歸檔、宣傳,有效促進了集團辦學教研水平的均衡化發展。
(二)課題聯動,組建科研智囊團
四所聯盟校立足校情學情,以課題聯動為抓手,分學科組建科研智囊團隊,探索構建教科研工作新機製,以此推進課堂改革,促進教師專業成長,聚力實施“科研興校”戰略。立足雙減背景,協同開展“雙減下的語數英作業改革”微課題研究,聯盟校12名教師合力完成的英語作業設計和數學作業設計分獲省、市一等獎,多名教師獲區一等獎,2位教師在區作業改革經驗會上做分享交流;立足學科素養,協同申報的《小學數學思想方法在課堂教學中的研究》《核心素養下的兒童詩創寫策略研究》等多項市級課題獲批立項在研,多項“十三五”市級課題順利結題。為有效提升課題研究能力,作為核心校的二實小,會定期邀請聯盟校骨幹教師入校聆聽課題研究講座、舉行課題研討會和成果彙報會等形式,在課題聯動中引領帶動集團教科研整體發展。我校2位教師在市級“十四五”課題彙報會上做專題交流,多人被評為煙台市教育科研先進個人。
三、以“隊伍聯建”為抓手,助推教師團隊專業成長
集團化辦學的動力資源是教師。優質教師隊伍建設是聯盟校辦學品質提升的根本保障。我校作為聯盟校的核心校,積極引領三所成員校,以隊伍聯通、互通共享助力教師的專業成長和職業發展。
(一)師訓聯建,激發教師成長內驅力
四所聯盟校積極搭建專家聯合培訓、名師走課培訓等師訓平台,采用多地、多校、多學科教師線上線下同步研討、同步培訓的模式,提升教師培訓的精準性和實效性。先後邀請市教科院趙霞副院長入校開展綜合實踐和勞動教育講座,邀請全國班主任成長研究會專家馬邦勇老師開展家校共育專題報告會,邀請青島李曙光班主任工作室優秀教師進行在線兒童閱讀指導,組織教師聆聽崔成林教授《基於深度學習的教學評一體化設計》講座,通過專題化師訓聯建,促使各學科各領域在集團內形成骨幹教師引領團隊,激發了教師成長的內驅力,使師資優化的“軟實力”成為聯盟校發展的驅動力。我校徐曉彤老師作為全國班主任成長研究會核心成員、新教育網絡師範學院專家團成員,應邀在全國各地做班級管理、兒童閱讀、教師成長、家庭教育等專題報告已百餘場。2022年受邀山東教育電視台“同一堂課”欄目做閱讀推廣,大獲好評。
(二)讀學聯建,實現教師生命互助成長
作為國家級信息化教學實驗區試點校和煙台市信息技術2.0試點校,我校成立“簡雨信息化工作室”,定期組織信息化專題培訓、信息化課堂融合比賽等活動,以此引領教師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融合提升。作為市信息技術2.0指導專家的李雨老師,先後多次參加至善學院、市教育局的線上公益講座,分享信息技術2.0融合極簡技術運用新技巧,讓信息技術真正為學科教學賦能助力。
在區教研室引領下,依托我校“曉彤閱讀工作坊”,開展“閱讀共享、成長分享”讀學聯建係列活動。利用每周閱讀日,引領教師閱讀《給教師的100條新建議》、《核心素養導向的課堂教學》、《小學數學與數學思想方法》、《教師如何快速成長》等教育書籍,堅持撰寫讀書心得,並通過閱讀分享會學習先進教育理念、教學方式和科研方法,針對教育教學的困惑點、疑難點進行互助式剖析,在分享交流中豐盈教育智慧,悅納更新思想,助推教師生命成長。我校閱讀工作坊成員教師已共讀書目6本,閱讀打卡2千餘次,撰寫隨筆40餘萬字,彙編閱讀成果集2本,《“三位一體化”閱讀推進書香校園建設策略的研究》獲評煙台市首批學校建設類教研基地,學校獲評煙台市書香校園。
四、以“賽評聯合”為抓手,搭建學生素養提升平台
著眼“五育並舉”,通過優化育人方式和評價方式,落實“雙減”政策促共學共建,精細“五項管理”使人人出彩,讓聯盟互助、協同育人優勢更加凸顯。
(一)考核聯評,促教學質量同提高
為切實提升學科素養,全麵優化教學質量,每學期末的質量檢測前,聯盟校間會統一複習進度,共研複習重點,共享複習題樣;檢測當天,聯盟校間會互換考點監考,互派監考員巡考,對考務工作進行交叉督查、巡視、指導;檢測後,各學科教研組會統一閱卷標準,統一評價等級,並召開質量分析報告會,以“聚焦大數據,力促精準教學,引領教改方向”為中心,通過橫向對比,縱向分析,真實科學地反饋各校抽考學科質量情況,提出具體精準的改進建議。通過“考核聯評”係列舉措,促進聯盟校的良性競爭,推動集團教育教學質量邁上新台階。
(二)體藝聯賽,促學生素養共提升
各聯盟校充分挖掘和創造優質資源,通過體藝聯賽為學生搭建全麵發展的平台,提升學生體藝素養。萊山二實小作為全國校園大課間啦啦操推廣實施單位、全國啦啦操二星級俱樂部,2019年將啦啦操作為學校特色大課間活動亮點項目,在全校推廣實施。我校的啦啦操社團連續兩屆在中國少兒啦啦操精英賽暨中國啦啦操挑戰賽喜獲十個不同組別、不同項目的冠軍,2021年煙台市全民運動會開幕式,全校200多名學生進行了啦啦操團體展演,廣獲好評。2022年作為聯盟校的三實小也將啦啦操列入學校特色體藝項目,在全校推廣普及;同為全國足球特色校的萊山二實小和四實小,將足球課程納入校本特色課程中,並組建足球社團,建設足球梯隊。依托“校長杯”足球賽,我校定期與成員校三實小、八小舉行足球教練交流賽、足球隊員友誼賽,以賽促教,以體育德,共育成長。2021年我校的足球特色經驗在國家級刊物《校園足球》上發表。
萊山區的集團化辦學聯盟,不是簡單化的品牌輸出和辦學行為的複製黏貼,其核心是共建共享、雙向流動、多元混合發展,是喚醒各聯盟校的再生能力。萊山二實小作為集團化辦學聯盟核心校,在對成員校的文化引領和協作管理中,努力追求核心理念、教師培養、育人目標、課程建設的深度融合,探尋追求聯盟校各自的辦學特色,實現互惠互助,共同成長,也為區域內優質教育均衡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煙台市萊山區第二實驗小學 周振祥)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